【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由于对石油、天然气、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及使用,资源紧缺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天然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生物降解材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天然多糖类如淀粉、纤维素、甲壳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与动物体内,是无毒、可降解的绿色产品。 多糖类颗粒,随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而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使其吸附性、凝集性、化学活性等理化性质增强,因而多糖纳米颗粒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冶金、日用化工等行业。通常制备纳米多糖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机械球磨,气流粉碎,超声波处理,压力法等,通过物理法制备的多糖颗粒粒度较大,且粒径分布不均一。 通过酸,碱水解的化学法,如硫酸或盐酸水解蜡质玉米淀粉制备淀粉纳米晶,虽能得到相对粒径尺寸小,分布均一的多糖纳米颗粒,但水解时间较长(通常7天以上),产率低(6%以下),对多糖的来源有局限性,仅限于支链含量高的多糖,而且水解催化用的硫酸和盐酸是液体不便于运输、储存。利用生物酶水解的水解法,是近几年新开发的制备多糖纳米颗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张喆,赵紫薇,吴晓伟,王晓红,庄秀丽,陈学思,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