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778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2:01
一种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制造方法,包括轮辐成型过程和车轮整合焊接过程、切削轮辐坯的压延余量时在可利用压延余量上以端面与外侧面形成一个夹角θ的方案;通过旋压、冲压、切削加工,将轮辐的材料成型为可利用压延余量型的轮辐,不但能保持原有轮辐周缘的设计宽度,而且能以减少可利用压延余量的宽度减少轮辐的取材量;通过确定可利用压延余量的夹角θ≤90°,且由焊接部和可利用压延余量结合为合成焊接部,就能使可利用压延余量的外侧面和胎圈座的内壁面快速接受焊接热而相互熔接、提高浸润性,就能增加可利用压延余量与焊接部的焊接面积。从而,能达到节约生产材料及能源、增加轮辐与轮辋间的焊接牢度和车轮美观度、提高车轮耐久性的目的。该技术方案,为商用车轮,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升了技术层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一车轮,尤其钢制的商用车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钢制的商用车轮,包括设有中孔、风孔、螺孔的轮辐和设有气门孔的轮辋,轮辐以周缘的外侧面与轮辋的胎圈座的内壁面连接且用焊接金属焊接形成。现有钢制的商用车轮的轮辐的生产过程大致分为取料、旋压成型、冲压螺孔和中孔、冲压风孔、切削加工。而且,轮辐的用料是按轮辐的实际用量割取的,经旋压成型后,在其周缘会产生压延余量,需要经过切削加工把产生在周缘上的压延余量除去。这样,既切削量大、浪费工时,又浪费了原材料,增加了轮辐及车轮的生产成本。将轮辐与轮辋经整合焊接后形成商用车轮,其焊接部熔接于轮辋的内壁面和轮辐周缘的端面。这样,一方面,焊接部与轮辐周缘的端面熔接的面积极为有限,虽然车辆在正常路面上行驶时其焊接牢度不受大的影响,或者说,能达到商用车轮的焊接牢度标准,但绝对不是最大的焊接牢度,另一方面,轮辋的胎圈座、环状的焊接部、轮辐周缘三位焊接后的轮廓非常明显,对焊接部及商用车轮成品的美观度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节约轮辐的生产材料、增加轮辐与轮辋间的焊接牢度和车轮美观度、提高车轮的耐久性为目的,提供一种。在所述中,提出了包括轮辐成型过程和车轮整合焊接过程的方案其中的轮辐成型过程的步骤,第一步,取轮辐的材料,按半径减去可利用压延余量的宽度割取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轮辐的圆形材料;第二步,旋压成型,在轮辐旋压成型设备上,通过旋压加工,将轮辐的外观圈部位和周缘部位逐渐压簿达到其设计厚度的要求,且与安装圈部位的厚度相比有明显的厚度差,在周缘部位与外观圈部位之间、外观圈部位与安装圈部位之间,分别呈折弯状态,至周缘部位的外侧面跟安装圈部位的安装平面交成直角,将轮辐的圆形材料成型为设有安装圈、外观圈、端面产生了压延余量的周缘的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轮辐坯;第三步,冲孔,在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轮辐坯的安装圈、 外观圈上,用冲压设备分别冲出螺孔和中孔、风孔;第四步,处理压延余量,在切削设备上, 将产生在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轮辐坯的周缘上的压延余量,除去多余量至切削面位置, 成为留在轮辐的周缘上的、以切削面为可利用压延余量的端面的可利用压延余量,将轮辐坯成型为可利用压延余量型的轮辐;其中的车轮整合焊接过程的步骤,第五步,轮辐与轮辋整合,以轮辐的周缘和可利用压延余量的外侧面与轮辋的胎圈座的内壁面连接,将可利用压延余量型的轮辐放入仍用常规轮辋加工设备及工艺成型的设有气门孔的轮辋内;第六步,轮辐与轮辋焊接,在轮辐的可利用压延余量与轮辋的胎圈座连接的部位上施加焊接热, 至可利用压延余量的外侧面与胎圈座的内壁面相互渗透熔接,并在可利用压延余量下面的轮辋的胎圈座的内壁面和可利用压延余量的端面上进行焊接,至焊接金属充分熔入胎圈座和可利用压延余量形成环状的焊接部,且由环状的焊接部与可利用压延余量结合为合成焊接部,以此,将可利用压延余量型的轮辐焊接于轮辋内成为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整体。在所述中,还提出了切削轮辐坯的压延余量时在可利用压延余量上以端面与外侧面形成一个夹角Θ的方案在满足轮辐的周缘保持原有商用车轮的设计宽度条件时,应在轮辐的周缘上,保留夹角Θ <90°的、从轮辐的周缘的端面至顶边的间距为宽度的可利用压延余量,以此进行切削加工;在满足可利用压延余量能与轮辋的胎圈座有效熔接的条件时,由相互垂直的以轮辐周缘的端面所显示的轮辐周缘的厚度跟可利用压延余量的宽度的比值,确定夹角Θ的大小。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通过将轮辐在旋压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压延余量,经切削加工,成为轮辐的可利用压延余量,不但能保持原有轮辐周缘的设计宽度,而且能以减少可利用压延余量的宽度减少轮辐的取材量;通过以可利用压延余量的端面与焊接金属焊接,就能以可利用压延余量的端面远远大于原有结构中周缘的端面,大大增加了焊接面积及焊接牢度;通过将可利用压延余量加工成由其端面与外侧面形成夹角Θ的状态,且确定夹角 Θ <90°,就能使夹角部位的可利用压延余量和胎圈座快速接受焊接热而相互熔接、提高其浸润性;通过由焊接部和可利用压延余量结合为合成焊接部,就能以减小焊接部的坡度使焊接部位的轮廓线更平滑。从而,达到了节约车轮生产材料及能源、增加轮辐与轮辋间的焊接牢度和车轮美观度、提高车轮耐久性的目的。该技术方案,不但,降低了商用车轮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提升了商用车轮产品的技术层面。附图说明图1,是有局部放大标记A的、用经旋压和冲压加工成型的在周缘上产生了压延余量的轮辐坯纵剖示意图;图2,是图I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用再经切削加工成型的可利用压延余量型的轮辐纵剖示意图;图4,是有局部放大标记B的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的1、周缘2、外观圈3、安装圈4、端面5、压延余量6、中孔7、螺孔8、轮辐坯/轮辐9、风孔10、切削面/端面11、外侧面12、可利用压延余量13、多余量 14、轮辋15、顶边16、焊接部17、胎圈座18、内壁面19、气门孔图I中的A及虚线圆,表示为该部位的放大标记;图I中的两条虚线,分别是相互交成直角的安装圈3的安装平面的延长线和周缘I的在图2中所示的外侧面11的延长线; 图2、图3、图4、图5中的L,代表可利用压延余量12的宽度,也代表焊接部15与可利用压延余量12的端面10焊接的范围;图4、图5中的D,代表由可利用压延余量12和焊接部16 结合形成的合成焊接部的宽度,也代表焊接部16的焊接范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所述中,如图I及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提出了包括轮辐加工成型过程和车轮整合焊接过程的方案。其中的轮辐成型过程的步骤第一步,取轮辐的材料,按半径减去如图3、图4及图5中所示的可利用压延余量 12的宽度割取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如图I及图2中所示的轮辐8的圆形材料。第二步,旋压成型,在轮辐旋压成型设备上,通过旋压加工,将轮辐8的外观圈2部位和周缘I部位逐渐压簿达到其设计厚度的要求,且与安装圈3部位的厚度相比有明显的厚度差;在周缘I部位与外观圈2部位之间、外观圈2部位与安装圈3部位之间,分别呈折弯状态,如图I中所示,至周缘I部位的外侧面11跟安装圈3部位的安装平面交成直角;将轮辐8的圆形材料成型为如图I及图2所示的设有安装圈3、外观圈2、端面4产生了压延余量5的周缘I的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轮辐坯8。第三步,冲孔,在如图I及图2所示的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轮辐坯8的安装圈3、 外观圈2上,用冲压设备分别冲出螺孔7和中孔6、风孔9。第四步,处理压延余量5,在切削设备上,将产生在如图I及图2所示的合成焊接型商用车轮的轮辐坯8的周缘I上的压延余量5,除去多余量13至切削面10位置,成为留在轮辐8的周缘I上的、以切削面10为可利用压延余量12的端面10的如图3、图4及图5 中所示的可利用压延余量12,将如图I及图2所示的轮福还8成型为如图3所示或如图4 中所示的可利用压延余量型的轮辐8。其中的车轮整合焊接过程的步骤第五步,轮辐8与轮辋14整合,以轮辐8的周缘I和可利用压延余量12的外侧面 11与轮辋14的胎圈座17的内壁面18连接,将可利用压延余量型的轮辐8放入仍用常规轮辋加工设备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锋峰倪小飞徐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