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针接触件及使用该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173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30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针接触件及使用该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插针接触件包括管状的接触件基体及一体连接于接触件基体上的尾段,接触件基体包括从前向后依次同轴设置的引导段及接触段,接触段包括两条以上弹性接触带,各弹性接触带的一端连接于引导段上,另一端连接于的尾段上,各弹性接触带通过两端受压而形成沿接触件基体的径向向外鼓起的弧形;由于插针接触件采用管状的接触件基体且其各弹性接触带均呈沿接触件基体的径向向外鼓起的弧形,因此在插入对应的插孔接触件时,所述各弹性接触带顶压在插孔接触件的内壁面上,形成面-面接触,增加了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接触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的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的接触不可靠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元件,尤其是一种插针接触件及使用该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插针接触件及插孔接触件是连接器上常用的部件,现有的插针接触件大都包括一接线部分及一插接部分,其中插接部分采用针形柱,插孔接触件包括一插孔,插孔内设有弹性舌片;插孔接触件与插针接触件插接时,通过所述插孔接触件的插孔中的弹性舌片压紧所述的插针接触件,从而实现电气连接;具有上述结构的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在连接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插孔接触件结构的限制,设置于其插孔中的弹性舌片与插针接触件多位点接触或线接触,这则使得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接触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其次,由于所述插针接触件的插接部分为针形柱,因此必须在插孔接触件的插孔中设置接触舌片,而接触舌片往往是制造成型后装配于插孔接触件的插孔中的,因此制造过程复杂,增加了接触件的制造工序,从而增加了接触件及连接器的制造成本;另外,尤其是在连接器需要满足小型化的时候,弹性舌片与插孔接触件之间的装配则显得尤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针接触件,以解决现有的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在插接时由于是点接触或者线接触而引起的接触不可靠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插针接触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插针接触件,包括管状的接触件基体及一体连接于所述接触件基体上的尾段,所述接触件基体包括从前向后依次同轴设置的引导段及接触段,所述接触段包括两条以上弹性接触带,所述各弹性接触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引导段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尾段上,各弹性接触带通过两端受压而形成沿接触件基体的径向向外鼓起的弧形。所述接触段上设有两个以上长孔,各长孔的两窄侧分别延伸至所述引导段和尾段上,相邻两长孔之间形成所述的弹性接触带。所述各长孔绕接触件基体的轴线均布于所述的接触段上。所述尾段上同轴固连有接线端子。所述引导段的前端面上设有沿接触件基体的轴线向后凹陷的缺口,引导段的前端向接触件基体内弯折并形成弧面。所述电连接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及固定装配于所述绝缘体内的插针接触件,所述插针接触件包括管状的接触件基体及一体连接于所述接触件基体上的尾段,所述接触件基体包括从前向后依次同轴设置的引导段及接触段,所述接触段包括两条以上弹性接触带,所述各弹性接触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引导段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尾段上,各弹性接触带通过两端受压而形成沿接触件基体的径向向外鼓起的弧形。所述接触段上设有两个以上长孔,各长孔的两窄侧分别延伸至所述引导段和尾段上,相邻两长孔之间形成所述的弹性接触带。所述各长孔绕接触件基体的轴线均布于所述的接触段上。所述尾段上同轴固连有接线端子。所述引导段的前端面上设有沿接触件基体的轴线向后凹陷的缺口,引导段的前端向接触件基体内弯折并形成弧面。由于所述插针接触件采用所述管状的接触件基体且在所述接触件基体上设置有所述的引导段和接触段,所述接触段上具有两条以上所述的弹性接触带,所述各接触带均呈沿接触件基体的径向向外鼓起的弧形,因此在插入对应的插孔接触件时,所述各弹性接触带发生弹性形变并牢牢的顶压在插孔接触件的内壁面上,从而形成面_面接触,增加了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接触的可靠性,由于所述弹性接触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的引导段和尾段上,因此可适当的增加弹性接触带的长度而不会增加接触件的径向尺寸,这则增加了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接触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的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由于是点接触或者线接触而引起的接触不可靠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插针接触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图;图3是插针接触件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插针接触件的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具有管状的接触件基体1,接触件基体1采用铜管,接触件基体1具有位于前端的引导段1-1及位于后端的接触段1-2,引导段1-1和接触段1-2同轴设置,接触段1-2远离引导段的一端同轴一体设置有尾段2,尾段2呈管状, 本实施例中,尾段2为接触件基体1的一部分,尾段2用于与对应连接器的绝缘体配合以将所述插针接触件固定,引导段1-1的前端(远离接触段的一端)的(管壁的)端面上设有两个沿接触件基体1的轴线向后凹陷的缺口 1-3,从而使得可将引导段1-1的前端向接触件基体 1内翻折并形成一弧面,在与适配插孔接触件插接时,可通过所述弧面更好的引导插针接触件进入插孔接触件的插孔;接触段1-2的周向上设置有三个长孔1-4,三条长孔各自的两窄侧的边沿分别延伸至引导段和尾段上,另外三条长孔绕接触件基体1的轴线均布于接触件基体1的周向上,相邻两长孔之间的接触件基体的管壁形成弹性接触带1-5,各弹性接触带 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引导段和尾段上且经过沿接触件基体的轴线方向上的挤压而形成弧形,各弹性接触带形成的弧形均沿接触件基体的径向向外鼓起,当所述插针接触件与适配插孔接触件插接时,通过各弹性接触带与插孔接触件的内壁面贴合以传输电流或信号。本实施例中的插针接触件在使用时,通过各弹性接触带发生弹性形变并牢牢的顶压在插孔接触件的内壁面上,从而形成面_面接触,增加了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接触的可靠性,由于所述弹性接触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的引导段和尾段上,因此可适当的增加弹性接触带的长度而不会增加接触件的径向尺寸,这则增加了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接触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的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由于是点接触或者线接触而引起的接触不可靠的问题;另外,由于是采用一根铜管加工而成, 加工方便,可实现快速的批量化生产;有由于在使用时是通过所述的弹性接触带与适配插孔接触件电性接触,因此可不必在插孔接触件内装配弹性舌片,简化了适配插孔接触件的制造工序的同时也满足了其小型化的需求。插针接触件的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插针接触件的实施例I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的尾段2上同轴固连有接线端子3,具体地说,即接线端子的前端于外周面上设有环槽,接线端子的前端插装于尾段的后端,尾段经环压后形成向内凸起的凸环,所述凸环嵌入接线端子上的环槽内,从而使得二者固连。插针接触件的实施例I与实施例2中,所述的长孔还可以采用设置于所述接触段上的沿接触件基体轴向延伸的涨缩缝来代替;所述弹性接触带的条数为两条以上皆可;插针接触件的实施例2中,所述的接线端子在使用时还可以另设;所述的尾段还可以设为实体结构,从而可在尾段上直接加工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还可以与所述的尾段焊接。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如图4所示,具有壳体10,壳体上固定装配有插针接触件11, 所述插针接触件11与上述的插针接触件的实施例2中的插针接触件的结构相同,此处不予赘述。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中,所述的接线端子在使用时还可以另设;所述的尾段还可以设为实体结构,并在尾段上直接加工接线端子;所述的长孔还可以采用设置于所述接触段上的沿接触件基体轴向延伸的涨缩缝来代替;所述弹性接触带的条数为两条以上皆可。权利要求1 一种插针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的接触件基体及一体连接于所述接触件基体上的尾段,所述接触件基体包括从前向后依次同轴设置的引导段及接触段,所述接触段包括两条以上弹性接触带,所述各弹性接触带的一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