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的定位回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2166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30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轨的定位回归装置,其包含: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内设有槽沟,该槽沟一侧设有缺口部,该缺口部设有抛弧面;一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与固定座相穿设,该滑动机构设有滑动轴,又该滑动机构设有释放爪,该释放爪一端与该滑动轴相轴接,该释放爪另一端设有一被动件;一拨片,该拨片置设于该固定座其槽沟上,该拨片设有凹口部,该拨片其凹口部卡抵该释放爪其被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需利用该拨片其凹口部的水平移位,即可较滑顺地带动该释放爪其被动件在相同的水平面上转动移位,同时可简化结构并降低模具制作的公差与精密度要求,进而可达到简化结构、提升产品可靠度及节省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轨的定位回归装置,尤其是一种可避免或减少该拨片其凹口部与释放爪其被动件两者产生碰撞或动作不顺的滑轨定位回归装置。技术背景一般的滑轨回归装置,如台湾专利申请案号第100214460号「滑轨的定位回归装置」,请参阅第一图所示,其包含一固定座11,该固定座11可供设置于滑轨机构2其外滑轨21内,其中该滑轨机构2尚可包含有一中滑轨22与一内滑轨23,由于该滑轨机构2的细部结构与动作原理均为所属
中具备通常知识者所熟知,于此不再详加赘述;一滑动机构12,该滑动机构12与该固定座11相穿设,该滑动机构12设有旋转轴13,又该旋转轴13设有凸块14 ;一拨片15,该拨片15置设于该固定座11上,该拨片15与该滑轨机构 2其内滑轨23相固设,又该拨片15设有凹口部16,该拨片15其凹口部16卡抵该滑动机构 12其旋转轴13的凸块14 ;其原理系利用该拨片15的水平移位而可带动该旋转轴13其凸块14转动移位,而可控制切换该拨片15与该旋转轴13其凸块14的分离或结合卡抵,因而可切换该滑动机构12的拉伸定位或回归复位,进而可达到使滑轨可自动定位回归的目的。该「滑轨的定位回归装置」,其虽可达到使滑轨可自动定位回归的目的,但该拨片 15其凹口部16带动该旋转轴13其凸块14转动移位时,该凸块14其移位轨迹与拨片5其凹口部16的移位轨迹分别处于不同的水平面,此种动作方式对于两者的间的角度与位置的精密度要求较高,因此两者容易因角度或位置偏差而产生碰撞或动作不顺的情形,而导致机件的磨损,进而造成机构动作不顺与产品寿命的降低;此外,如欲减少此一动作不顺的情况,则必须于该凸块14上设有导角,且该拨片15其凹口部16也须设有相对应的斜面 (角)抵部,致使其加工程序较为复杂且模具制作的公差与精密度要求较高,因而会造成产品成本的提闻,故实有改进的必要。因此,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的滑轨回归装置,其整体结构复杂、产品动作可靠度较差且制造成本昂贵,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的定位回归装置,藉由本技术仅需利用该拨片其凹口部的水平移位即可带动该释放爪其被动件两者在相同的水平面上转动移位,而可避免或减少该拨片其凹口部与释放爪其被动件两者产生碰撞或动作不顺的情形, 同时可简化结构并降低模具制作的公差与精密度要求,进而可使本技术可达到简化结构、提升产品可靠度及节省成本的目的。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技术系提供一种滑轨的定位回归装置,其包含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两侧设有第一固定部,该固定座内设有槽沟,该槽沟一侧设有缺口部,该固定座两侧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一端固定于固定座其第一固定部;一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与固定座相穿设,该滑动机构设有从动件,该从动件两侧 设有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与固定座其弾性件另一端相固定,该滑动机构设有滑动轴, 又该滑动机构设有释放爪,该释放爪一端与该滑动轴相轴接,该释放爪另一端设有ー被动 件;一拨片,该拨片置设于该固定座其槽沟上,该拨片设有凹ロ部,该拨片其凹ロ部卡 抵该释放爪其被动件。本技术仅需利用该拨片其凹ロ部的水平移位即可带动该释放爪其被动件两 者在相同的水平面上转动移位,而可避免或减少该拨片其凹ロ部与释放爪其被动件两者产 生碰撞或动作不順的情形,同时可简化结构并降低模具制作的公差与精密度要求,进而可 使本技术可达到简化结构、提升产品可靠度及节省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通常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于滑轨拉伸时的动作前示意图。图6为图5的动作中示意图。图7为图5的动作后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于滑轨回归复位时的动作前示意图。图9为图8的动作后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其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11…固定座12…滑动机构13…旋转轴14…凸块15…拨片16…凹ロ部2…滑轨机构21…外滑轨22...中滑轨23...内滑轨3…固定座31…第一固定部32…收纳部33…槽沟;34…缺ロ部341…抛弧面35…弹性件4…滑动机构41…从动件411…第二固定部42…滑动轴421…被结合部43…释放爪431…结合部432…被动件44…缓冲机构5…拨片51…第二螺孔52...凹ロ部521…第一斜面部522…第二斜面部53…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简捷了解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现将本技术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技术系提供一种滑轨的定位回归装置,其包含一固定座3,该固定座3可供设置于滑轨机构其外滑轨内,其中该滑轨机构尚可包含有一中滑轨与一内滑轨,该内滑轨设有一第一螺孔,该滑轨机构其细部构造及其与本技术的组构方式暨动作原理系属先前技术且非本案技术特征,故在此不予详述,该固定座3两侧设有第一固定部31,又该固定座3内尚包含有一收纳部32,该固定座3内设有槽沟33,该槽沟33设于收纳部32 —侧,又该槽沟33 —侧设有缺口部34,该缺口部34设有抛弧面341,该固定座3两侧设有弹性件35,该弹性件35 —端固定于固定座3其第一固定部 31,该弹性件35可为弹簧;一滑动机构4,该滑动机构4与固定座3相穿设,该滑动机构4设有从动件41,该从动件41两侧设有第二固定部411,该第二固定部411与固定座3其弹性件35另一端相固定,该滑动机构4设有滑动轴42,该滑动轴42 —端与从动件41相接设,在本实施例中该滑动轴42与该从动件41系一体成形,该滑动轴42另一端穿设于固定座3其槽沟33内,又该滑动轴42设有一被结合部421,该被结合部421可为凹孔或为凸块,该滑动机构4设有释放爪43,该释放爪43 —端设有一结合部431,该释放爪43其结合部431与该滑动轴42其被结合部421相轴接,该结合部431可为凸块或为凹孔,又该释放爪43另一端设有一被动件 432,该被动件432可为轴棒,又该滑动机构4尚可包含有一缓冲机构44,该缓冲机构44可设于该滑动轴42 —侧,或请再参阅第十图所示,该缓冲机构44也可延伸设于滑动轴42 — 端,在本实施例中该缓冲机构44系设于该滑动轴42 —侧,该缓冲机构44 一端与该从动件 41相固定,该缓冲机构44另一端则穿设于固定座3其收纳部32内,又该缓冲机构44可为缓冲棒,该缓冲机构44的内部结构系属先前技术且非本案技术特征,故在此不予详述,藉由该滑动机构4尚包含有一缓冲机构44,而可于该滑轨机构回归复位时,达到缓冲与减低碰撞及噪音声响的效果,进而使本技术兼具可降低噪音与提高组件寿命的功效;—拨片5,该拨片5置设于该固定座3其槽沟33上,该拨片5可设有一第二螺孔 51,且该第二螺孔51与滑轨机构其内滑轨的第一螺孔相对应,俾使该拨片5可与内滑轨相固设,又该拨片5设有凹口部52,请再配合参阅第三图所示,该拨片5其凹口部52系卡抵该滑动机构4其释放爪43的被动件432,另该凹口部52尚包含有第一斜面部521与第二斜面部522,该第一斜面部521可与该释放爪43其被动件432相抵顶触接,或该第二斜面部522 也可与该释放爪43其被动件432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瑞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