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154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30 0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包括一透光管体、一荧光粉层及一基板。荧光粉层涂布于透光管体表面,荧光粉层厚度为10-100μm。基板设置于透光管体内,以承载多个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与透光管体的距离为H,每两个前述发光二极管间的设置位置距离为P;H/P不低于0.134,且H为9.5-38mm。藉此,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可以在光源的均匀度上有所提升,而又不失却其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初时多用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随着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出现,也被用作照明。它是21世纪的新型光源,具有效率高、寿命长、 不易破损等传统光源无法与的比较的优点。加正向电压时,发光二极管能发出单色、不连续的光,这是电致发光效应的一种。改变所采用的半导体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使发光二极管发出在近紫外线、可见光或红外线的光。然而,日光灯管的规格已被延用多年;因此,为了配合日光灯管周边产业的需求, 遂有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的问世。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虽沿袭了照明用的发光二极管的诸般优势,但若只是单纯地将发光二极管置入一般透光管体内,会因为发光二极管本身是点光源,而出现诸如眩光或照度分布不均等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在不减少照度的前提下,使光源均勻而无亮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包括一透光管体;一荧光粉层,涂布于该透光管体表面, 该荧光粉层厚度为10-100μπι;以及一基板,设置于该透光管体内,以承载多个发光二极管,该些发光二极管与该透光管体的距离为H,每两该些发光二极管的设置位置距离为P, Η/Ρ 不低于 0. 134,且 H 为 9. 5-38mm。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中所述的透光管体为一玻璃管。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于其中所述的荧光粉层内部的荧光粉粒子的粒径为 1-40 μ m,且粒径小于荧光粉层厚度。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中所述的荧光粉层内部的荧光粉粒子的粒径为 5-20 μ m0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中所述的荧光粉层激发波长为300-500nm,且发射波长为 400-700nm。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波长为300-700nm。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出光角度最大为 110-140 度。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出光角度最大为 110-180 度。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中所述的透光管体长度为200-1500mm。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还包括两封盖,分别位于该透光管体的两端,以密 封该基板于该透光管体内。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中该透光管体与该两封盖构成一密封空间,且填 充有非活性气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 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可以 提供照明白光而兼顾照度与均匀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包括一透光管体、ー荧光粉层及一基板。 突光粉层涂布于透光管体表面,突光粉层厚度为10-100 lim。基板设置于透光管体内,以承 载多个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与透光管体的距离为H,每两个前述发光二极管间的设 置位置距离为P ;H/P不低于0. 134,且H为9. 5-38mm。藉此,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可 以在光源的均匀度上有所提升,而又不失却其照度。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 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是本掲示内容ー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100的剖面图。图3是图I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100的剖面图。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I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100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6是图I的发光二极管131的光照强度/视角关是图。图7是图6的发光二极管131出光角度极限的示意图。100: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 110:透光管体 120:荧光粉层121荧光粉粒子130:基板131:发光二极管140:封盖150:散热板151:散热体200:电源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1是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100包括一透光管体110、一荧光粉层120及一基板130。荧光粉层120涂布于透光管体110表面,荧光粉层120厚度为10-100 μ m。基板130设置于透光管体110内,以承载多个发光二极管131。本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100是用以提供一照明光源;举例来说,发光二极管131可发蓝光,而荧光粉层120可为黄色荧光粉。散热板150表面贴合基板130以帮助发光二极管131散热。举例来说,散热板150可以一面贴合基板130,贴合处还可以涂上散热膏,散热板150另一面则可以设计一些增加表面积的散热体151,例如散热鳍片。请复参阅图2,图2是图1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100的剖面图。为方便解释,图 2中更绘示一电源200,电源200电性连接至基板130,以提供电力予发光二极管131。透光管体110可为一玻璃管,其长度为200-1500mm ;举例来说,玻璃管主要成分是硅,可参杂诸如钾、钠、硼等成分。另一方面,透光管体110更包括两封盖140,分别位于透光管体110的两端,以密封基板130于透光管体110内。当然,在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更进一步的做法中,透光管体110与两封盖140所密封的空间内可以抽真空或填入非活性气体,例如等氩、 氖气体,以阻绝水气、氧气等危害管内产品的气体物质,进而达到防潮的效果。在荧光粉的采用上,荧光粉粒子121的粒径为1-40 μ m,且粒径小于荧光粉层120 厚度;特别是,荧光粉层120内部的荧光粉粒子121的粒径可以进一步控制在5-20 μ m。举例来说,荧光粉层120采10 μ m的膜厚可搭配荧光粉粒子121采5 μ m粒径的荧光粉。更进一步的说,荧光粉层激发波长为300-500nm,且发射波长为400-700nm,而发光二极管波长则为 300-700nm。在工法上,荧光粉层120是被以常温工艺,用水或溶剂在常温下,涂布于透光管体 110表面。举例而言,使用常温下的水涂法所制备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管100在工艺上有加工容易,可快速制作的优势。而且,发光二极管131产生的光在透光管体110内经多次反射再出光,其光均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桦林志豪陈柏璋洪政暐林彦良庄棋煌
申请(专利权)人:威力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