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发光结构及其球泡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01586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多角度发光结构及其球泡灯结构,其一种多角度发光结构包含一外承接环、至少一第一光源、一内承接座、至少一第二光源及一光学件。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外承接环上。内承接座与外承接环同中心轴,且内承接座位于外承接环内侧。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内承接座上。光学件定位于外承接环与内承接座的交界处,且光学件向外承接环的外侧延伸,光学件的外侧用以使第一光源进行反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角度发光结构及其球泡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球泡灯装置。技术背景传统灯泡以钨丝作为发光源,其结构简单,安装、更换都相当方便。钨丝灯泡的结构通常在圆球状灯罩的尾端固接一转接头,转接头具有螺纹可供螺入一般灯泡座内。当导通电源时,灯罩内的钨丝会发热发光,进而达到照明的目的。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体积小、驱动电压低、 反应速率快、耐震、寿命长及符合环保等特性,继而取代传统的发光源。且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LED的发光效率不仅早已超越了钨丝灯泡(效能约为10-201m/W),目前也已凌驾在日光灯管(效能约为60-801m/W)之上。再加上目前电子元件越来越要求轻薄短小化, 使得球泡型发光二极管逐渐取代钨丝灯泡而成为大量且广泛应用的照明装置。一般来说,现有球泡型LED的发光角度约180度,换句话说,即现有球泡型LED的发光角度无法顾及超过180度的其它范围。如此,将造成现有球泡型LED在照明功能上有所限制的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照明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多角度发光结构及其球泡灯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照明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多角度发光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提供一种多角度发光结构及其球泡灯结构, 以克服上述球泡灯因发光角度有限,而造成照明功能有所限制的问题,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照明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其包含一灯座、至少一第一光源、至少一第二光源及一光学件。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灯座上。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灯座上,且第二光源相对第一光源位于内侧。光学件定位在第二光源与第一光源之间,且光学件用以使第一光源的光线经由光学件进行反射,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其包含一外承接环;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该外承接环上;一内承接座, 与该外承接环同中心轴,且该内承接座位于该外承接环内侧;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该内承接座上;以及一光学件,定位于该外承接环与该内承接座的交界处,且该光学件向该外承接环的外侧延伸,该光学件的外侧用以使该第一光源进行反射。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多角度发光结构,其中所述的该光学件为一分光镜。前述的多角度发光结构,其中所述的该内承接座突出于该外承接环,使该内承接座与该外承接环之间有一距离落差。前述的多角度发光结构,其中所述的该内承接座突出于该外承接环,使该内承接座与该外承接环之间有一距离落差。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其包含一灯座;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灯座上;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该灯座上,且该第二光源相对该第一光源位于内侧;以及一光学件,定位在该第二光源与该第一光源之间,且该光学件用以使该第一光源的光线经由该光学件进行反射。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其中所述的该光学件为一分光镜。前述的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其中所述的其更包含一外承接环,连接于该灯座的一端;多个第一光源,设置于该外承接环上;一内承接座,与该外承接环同中心轴,该内承接座突出于该外承接环,使该内承接座与该外承接环之间有一距离落差;以及多个第二光源,设置于该内承接座上。前述的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其中所述的该距离落差的范围为2公厘至8公厘之间。前述的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其中所述的该光学件环绕于该内承接座四周, 且该光学件与该外承接环夹一锐角。前述的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其中所述的该锐角的角度范围为25度至45度之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角度发光结构,其包含一外承接环、至少一第一光源、一内承接座、至少一第二光源及一光学件。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外承接环上。内承接座与外承接环同中心轴,且内承接座位于外承接环内侧。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内承接座上。光学件定位于外承接环与内承接座的交界处,且光学件向外承接环的外侧延伸,光学件的外侧用以使第一光源进行反射。更进一步的说,在本技术结构其它实施方式中,光学件可为一分光镜。另外,内承接座可突出于外承接环,使内承接座与外承接环之间有一距离落差。又前述的距离落差范围可在2公厘至8公厘之间。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在本技术结构光学件可为一分光镜。另外,也可更包含一外承接环、多个第一光源、一内承接座及多个第二光源;外承接环连接于灯座的一端。多个第一光源设置于外承接环上;内承接座与外承接环同中心轴,内承接座突出于外承接环,使内承接座与外承接环之间有一距离落差;多个第二光源设置于内承接座上。又前述距离落差的范围可在2公厘至8公厘之间。另外,光学件可环绕于内承接座四周,且光学件与外承接环夹一锐角。前述锐角的角度范围可在25度至45度之间。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多角度发光结构及其球泡灯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因此,上述诸多实施方式借由光学件的设计,让第一光源的光线经由特殊设计的光学件,在反射后产生与第一光源发光方向相反的光线,使本实施方式整体的发光角度达到近270度。如此一来,便可有效解决以往球泡灯发光角度仅有180度,而使得照明效果不佳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多角度发光结构及其球泡灯结构,其一种多角度发光结构包含一外承接环、至少一第一光源、一内承接座、至少一第二光源及一光学件。至少一第一光源设置于外承接环上。内承接座与外承接环同中心轴,且内承接座位于外承接环内侧。至少一第二光源设置于内承接座上。光学件定位于外承接环与内承接座的交界处,且光学件向外承接环的外侧延伸,光学件的外侧用以使第一光源进行反射。本技术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技术结构一实施方式的多角度发光结构的立体图。图2绘示图1的多角度发光结构的分解图。图3绘示图1的多角度发光结构的剖视图。图4绘示本技术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的立体图。图5绘示图4的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的剖视图。图6绘示图4的多角度发光的球泡灯结构的上视图。图7绘示本技术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威力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