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铸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7932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铸件机械性能好的铝合金铸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熔化、保温、浇铸、修整、热处理、喷砂。将干燥的氮气通过碳棒吹入铝合金液中,氮气直接进入铝合金液中,可以更好地带走铝合金液的气体,去除铝合金液中的气体杂质,降低了制造出的铸件出现气孔的可能性;保温炉能够控制合金液的温度保持稳定,进而使合金液的浇铸温度保持稳定,避免了因浇铸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导致制作出的铸件出现气孔、缩孔、浇不足或外形轮廓不清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铸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铝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较好的延伸率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耐腐蚀性和低成本等优点,其铸件在机械、通讯等行业使用广泛。随着人们对铝合金铸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能制造出性能优良的铝合金铸件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专利CN 101966575A “铝合金车轮铸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采用了熔化、浇铸成型、热处理等步骤, 有效解决铸件氧化夹杂、气孔、缩孔、疏松等问题。但是熔化过程中铝合金液的温度不易精确控制,浇铸过程中铝合金液的温度又会随浇铸过程的进行而逐渐降低,这就导致了浇铸温度的不稳定。浇铸温度过高,由于金属液析出气体量和收缩增大,易使铸件产生气孔、缩孔,甚至裂纹,同时也会缩短金属寿命,浇铸温度过低,会使铸件产生冷隔、浇不足或外形轮廓不清等缺陷,导致不合格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且现在的热处理过程每次处理的铸件数量有限,难以一次性处理大量产品,工作效率不高,处理的时间及温度需要人工统计,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另外,铸件的机械性能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铸件机械性能好的铝合金铸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熔化将预处理过的铝合金放入焦煤炉,加热至720_740°C,待其熔化后,加入清渣覆盖剂,滤掉杂质;保温将合金液倒入保温炉,温度维持在720_740°C,通过合金液中的碳棒将干燥的氮气吹入合金液中,吹气时间为9-12分钟,去除合金液中的气体;浇铸将洁净的金属模预热至190_220°C,在其内壁均匀喷涂耐火涂料,将合金液倒入金属模内,待合金液冷却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修整切掉与所述铸件相连的浇口,再去除所述铸件的毛边,将所述铸件修理整热处理将所述铸件放入井式炉的金属篮内,进行淬火处理,处理温度为 505-525°C,处理时间为8-10小时,再将所述铸件放入水中,水温为70_90°C,处理时间为 9-12分钟,完成后将所述铸件放入回火炉内,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190-210°C, 时效处理时间为8-10小时;喷砂将所述铸件放入喷砂机,喷砂12-18分钟,得到成品。所述井式炉和所述回火炉具有记录时间和炉内温度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干燥的氮气通过碳棒吹入铝合金液中,氮气直接进入铝合金液中,可以更好地带走铝合金液的气体,去除铝合金液中的气体杂质,降低了制造出的铸件出现气孔的可能性;保温炉能够控制合金液的温度保持稳定,进而使合金液的浇铸温度保持稳定,避免了因浇铸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导致制作出的铸件出现气孔、缩孔、浇不足或外形轮廓不清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采用井式炉处理铸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使用回火炉,一次可处理大量产品,提高了处理效率,井式炉和回火炉可以记录时间和温度,便于人工控制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喷砂,提高了铸件表面的光洁度,改善了铸件表面的机械性能,提高了铸件的抗疲劳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熔化将预处理过的表面干净的铝合金放入焦煤炉,加热至720°C,铝合金完全熔化后,加入清渣覆盖剂,会产生固体杂质,杂质会漂浮在铝合金液的表面,滤掉杂质;保温将合金液倒入保温炉中,保温炉温度维持在720°C,通过合金液中的碳棒将干燥的氮气吹入合金液中,吹气时间为9分钟,去除合金液中的气体;浇铸将内壁洁净的金属模预热至190°C,在其内壁均匀喷涂耐火涂料,再将合金液倒入金属模内,待合金液自然冷却、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修整切掉与铸件相连的浇口,再对铸件进行去除毛边、修理整齐的处理;热处理将铸件放入井式炉的金属篮内,进行淬火处理,处理温度为505°C,处理时间为8小时,再将铸件放入水中,水温为70 0C,处理时间为9分钟,然后将铸件放入回火炉内,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190°C,时效处理时间为8小时;喷砂将铸件放入喷砂机,喷砂12分钟,得到成品。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熔化将预处理过的表面干净的铝合金放入焦煤炉,加热至740°C,铝合金完全熔化后,加入清渣覆盖剂,会产生固体杂质,杂质会漂浮在铝合金液的表面,滤掉杂质;保温将合金液倒入保温炉中,保温炉温度维持在740°C,通过合金液中的碳棒将干燥的氮气吹入合金液中,吹气时间为12分钟,去除合金液中的气体;浇铸将内壁洁净的金属模预热至220°C,在其内壁均匀喷涂耐火涂料,再将合金液倒入金属模内,待合金液自然冷却、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修整切掉与铸件相连的浇口,再对铸件进行去除毛边、修理整齐的处理;热处理将铸件放入井式炉的金属篮内,进行淬火处理,处理温度为525°C,处理时间为10小时,再将铸件放入水中,水温为90 V,处理时间为12分钟,然后将铸件放入回火炉内,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210°C,时效处理时间为10小时;喷砂将铸件放入喷砂机,喷砂18分钟,得到成品。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熔化将预处理过的表面干净的铝合金放入焦煤炉,加热至730°C,铝合金完全熔化后,加入清渣覆盖剂,会产生固体杂质,杂质会漂浮在铝合金液的表面,滤掉杂质;保温将合金液倒入保温炉中,保温炉温度维持在730°C,通过合金液中的碳棒将干燥的氮气吹入合金液中,吹气时间为10分钟,去除合金液中的气体;浇铸将内壁洁净的金属模预热至210°C,在其内壁均匀喷涂耐火涂料,再将合金液倒入金属模内,待合金液自然冷却、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修整切掉与铸件相连的浇口,再对铸件进行去除毛边、修理整齐的处理;热处理将铸件放入井式炉的金属篮内,进行淬火处理,处理温度为510°C,处理时间为9小时,再将铸件放入水中,水温为75°C,处理时间为10分钟,然后将铸件放入回火炉内,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200°C,时效处理时间为9小时;喷砂将铸件放入喷砂机,喷砂15分钟,得到成品。权利要求1.一种铝合金铸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预处理过的铝合金放入焦煤炉,加热至720-740°C,待其熔化后,加入清渣覆盖剂,滤掉杂质;将合金液倒入保温炉,温度维持在720-740°C,通过合金液中的碳棒将干燥的氮气吹入合金液中,吹气时间为9-12分钟,去除合金液中的气体;将洁净的金属模预热至190-220°C,在其内壁均匀喷涂耐火涂料,将合金液倒入金属模内,待合金液冷却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切掉与所述铸件相连的浇口,再去除所述铸件的毛边,将所述铸件修理整齐;将所述铸件放入井式炉的金属篮内,进行淬火处理,处理温度为505-525°C,处理时间为8-10小时,再将所述铸件放入水中,水温为70-90°C,处理时间为9-12分钟,完成后将所述铸件放入回火炉内,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190-210°C,时效处理时间为8-10小时;将所述铸件放入喷砂机,喷砂12-18分钟,得到成品。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铸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式炉和所述回火炉具有记录时间和炉内温度的功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铸件机械性能好的铝合金铸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熔化、保温、浇铸、修整、热处理、喷砂。将干燥的氮气通过碳棒吹入铝合金液中,氮气直接进入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千鑫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