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106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5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导电线、金属外壳及接地线,各导电端子彼此相互平行的被固定在绝缘本体上;每一导电线对应于一导电端子作电性连接;金属外壳罩盖在绝缘本体外部,在金属外壳的一侧边设有一凹槽;接地线的一端固定在凹槽中且与金属外壳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妥善地配置固定接地线,可避免接地线与各导电线间的讯号干扰,而确保各导电线之讯号传输的稳定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在生活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部份的电子产品均要通过一连接器来进行电力的补充,或是用于资料的传输。常用的连接器,主要包括由绝缘本体和各导电端子等所组成的一插接座、以及分别对应各导电端子作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电线,在这些导电线中具有一接地线,该接地线跨设在各导电线之中,且接地线的一端是以不定点的方式搭接在插接座上,这样组合成一连接器结构。然而,常用的连接器,虽然具有电力的补充和资料传输的功能,但是其接地线是以不定点方式连接在插接座上,不仅将使接地线跨设在各导电线之中,以使各导电线的电性阻抗被改变,且伴随着各连接器之接地线跨接方式的不同,而使制造出的各连接器的电气特性相差甚远。另外此接地线是以寄放方式连接在插接座上,在对连接器进行多次的插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脱落现象,影响连接器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能妥善地配置固定接地线,避免其与各导电线间的讯号干扰,并能使连接器的额结构更牢固可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若干导电线、一金属外壳和一接地线;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彼此相互平行的被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每一所述的导电线电性连接一个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外壳罩盖在所述绝缘本体外部,在所述金属外壳的一侧边设有一凹槽;所述接地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中,且与所述金属外壳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线配置在所述若干导电线的一侧边且平行于所述的各根导电线。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基板和自该基板的端面延伸的一固定条,所述导电端子固定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固定条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条的两侧分别成型有一限位块,所述金属外壳包含一上壳板和一下壳板,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共同夹掣在该限位块上。进一步的,所述每一导电端子上具有一插接段和一焊接段,所述插接段形成在该固定条的前方,所述焊接段形成在所述固定条的后方。进一步的,所述每一导电线的一端裸露有一连接段,每一所述连接段与一导电端子的焊接段固定在一起,可以采用焊接或黏着等方式。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包含一上壳板,所述上壳板的一侧边向外凸伸一延伸臂, 并在该延伸臂的中间部份向下设有所述凹槽。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包含一上壳板,所述上壳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向外凸伸一延伸臂,并在各延伸臂的中间部份向下设有一凹槽。进一步的,所述上壳板远离所述延伸臂的一端成型有一上补强条。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还包括对应所述上壳板组接的一下壳板,所述下壳板对应所述上壳板的上补强条位置成型有一下补强条。本技术的优点是本连接器结构妥善地配置固定接地线,避免其与各导电线间的讯号干扰,从而提高了各导电线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另外,由于接地线的固定位置被定型化设计,可加速接地线和金属外壳组装速度。由于接地线的固定位置是以焊接方式连接, 可增加接地线和金属外壳结合强度,且经由多次对连接器进行插拔后,仍能保有接地线和金属外壳结合型态而不脱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I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各导电线和各导电端子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金属外壳和接地线焊接前组合示意图;图5为图4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金属外壳和接地线焊接后组合示意图。其中10绝缘本体;11基板;12固定条;13限位块;20导电端子;21插接段;22焊接段;30导电线;31连接段;40金属外壳;41上壳板;411延伸臂;412凹槽;413上补强条; 42下壳板;421承接臂;422下补强条;50接地线;51裸露段。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如图I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一绝缘本体10、若干导电端子20、若干导电线30、一金属外壳40和一接地线50。绝缘本体10用塑胶等绝缘材料制成,其具有一基板11及自基板11的一端面向上延伸的一固定条12,并在固定条12两侧分别成型有一矩形限位块13。各导电端子20用铜等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各导电端子20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被固定在绝缘本体10的基板11和固定条12之间。在每一导电端子20上具有一插接段21 和一焊接段22,插接段21形成于固定条12的前方,焊接段22则形成于固定条12的后方。 此外,前述的绝缘本体10和各导电端子20系可以如本实施例以射出包覆方式来成型。各导电线30为包覆有绝缘材料的线材,每一导电线30的末端裸露有一连接段31, 每一连接段31是以焊接或黏着等方式固定在每一导电端子20的焊接段22,从而使导电线 30和导电端子20电性连接。金属外壳40亦以铜等导电性良好的材料所制成,本实施例的金属外壳40是由一上壳板41和一下壳板42所组合而成,上壳板41、下壳板42大致皆呈一长矩形状,在上壳板 41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向外凸伸一延伸臂411,并在各延伸臂411的中间部份向下设一凹槽 412 ;另在上壳板41远离延伸臂411的一端成型一上补强条413。下壳板42对应前述延伸臂411位置分别成型一承接臂421,令在对应前述上补强条413位置分别成型有一下补强条422。组合时是将上壳板41、下壳板42罩盖绝缘本体10外部,而且是对应于各导电端子20 的焊接段22及各导电线30的连接段31来配置。接地线50是平行于各导电线30的方式来配置,在接地线50的一端具有一裸露段 51,此裸露段51是固定在前述凹槽412中且与金属外壳40的上壳板41电性连接。图6所示,在接地线50和金属外壳40进行结合时,是先将接地线50的裸露段51 搭接在上壳板41的凹槽412内,再以焊料以焊接方式将裸露段51焊固在延伸臂411上,如此,以达成接地线50和金属外壳40的稳固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变换,皆应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10)、若干导电端子(20)、若干导电线(30)、一金属外壳(40)和一接地线(50);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0)彼此相互平行的被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每一所述的导电线(30)电性连接一个导电端子(20);所述金属外壳(40)罩盖在所述绝缘本体(10)外部,在所述金属外壳(40)的一侧边设有一凹槽(412); 所述接地线(5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412)中,且与所述金属外壳(40)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50)配置在所述若干导电线(30 )的一侧边且平行于所述的各根导电线(30 )。3.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0)具有一基板(11)和自该基板(11)的端面延伸的一固定条(12),所述导电端子(20)固定在所述基板(11)和所述固定条(1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12)的两侧分别成型有一限位块(13),所述金属外壳包含一上壳板(41)和一下壳板(42),所述上壳板(41)和下壳板(42)共同夹掣在所述限位块(13)上。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万旭电子元件有限公司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