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90度上下旋转的信号传输线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6290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90度上下旋转的信号传输线插头,包括:一前外壳、一后外壳、一电连接器及一传输导线。该前外壳上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上具有一穿孔。该后外壳上具有一枢接轴与该枢接部枢接。该电连接器系配置于该前外壳中,其上一端外露于该前外壳外部。该传输导线配置于该后外壳上,该传输导线组接于该后外壳,该传输导线的芯线由后外壳穿至该前外壳,并与该前外壳组接的电连接器电连接。由于传输导线的外被及屏蔽材料剥离较短,可增强其抗干扰能力,而且传输导线使用线径较小线材,易适于内部线材活动空间,不会影响到高频特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线,尤其涉及一种可以90度上下旋转的信号传输线插头
技术介绍
两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传递,是通过信号传输线来连接,例如,HDMI或USB的信号传输线。如图ι所示,当信号传输线10的插头101插接于该电子装置20的后面板201时, 在该电子装置20的后面板201较接近墙壁30,将导致该电子装置20的后面板201及墙壁 30之间挤压信号传输线10的插头101。由于此种信号传输线10的插头101不可旋转,而且插头长度较长,虽然有铁壳抗干扰,但是使用上却受到贴墙限制,因此在信号传输线10的插头101与该电子装置20的后面板201与墙壁30之间需要一适当距离。近年由于多媒体科技不断进步,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将信号传输线插头制作成可90度上下旋转。但现有技术的信号传输线是使用线径较大的线材,导致内部线材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且插头长度略小于不可旋转的传输线插头,此种可90度上下旋转的信号传输线的外被及屏蔽材料剥离长度太长时会影响高频特性,在进行高频特性测试时,将无法通过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可90度上下旋转的信号传输线插头重新设计,使得改良后的可90度上下旋转机构在转动上更加灵活方便,而且传输导线的外被及屏蔽材料剥离较短,可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再加上使用线径较小线材,易适于内部线材活动空间,不会影响到高频特性,在高频测试时,能符合高频需求。为达上述之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90度上下旋转的信号传输线插头,包括一前外壳,由二壳体组成,该二壳体之间具有一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的前侧具有一缺口,该二壳体的该第一空间两侧具有呈倒勾状的一第一接合部及柱状的一第二接合部,该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以组接于该呈凹状的一第一组合部及呈盲孔状的一第二组合部上;另,于该二壳体的该第一空间后侧延伸有一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的一侧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上具有一穿孔;又,于二壳体之间的第二空间后侧具有一组接孔及凸块组接;—后外壳,由二盖体组成,该二盖体之间上具有一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后侧具有一凹口,该二盖体之间的第一凹槽两侧边具有呈倒勾状的一第一安装部及呈柱状的一第二安装部,该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以组接于该呈凹陷状的一第一组装部及呈盲孔状的一第二组装部上;另,于该二盖体的该第一凹槽的前侧具有相通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一侧枢接轴,该枢接轴上具有一枢接该枢接部的枢接槽,以及一通道;又于该二盖体的第二凹槽前侧具有一组接孔及凸块组接。一种90度上下旋转的信号传输线插头,包括一前外壳,其上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上具有一穿孔;一后外壳,其上具有一枢接轴与该上述枢接部枢接,该枢接轴上具有一通道;一电连接器,配置于该前外壳中,其上一端外露于该前外壳外部;一传输导线,配置于该后外壳中,其上具有至少一芯线,该芯线由后外壳的枢接轴的通道穿过至该前外壳与该电连接器电连结。所述二盖体的第一凹槽的前侧具有相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供传输导线的芯线游走,穿过通道至该第二空间里。一电连接器,为 HDMI、USB 2. 0、USB 3. 0、D-SUB, IEEE1394、THUNDERBOLT、 DISPLAYP0RT或其它电连接器(在本技术中以HDMI为主),以配置于该前外壳的二壳体的第一空间中,该电连接器的一端由该二壳体之间的缺口延伸于前外壳的外部;一传输导线,上具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以连接于该二盖体之间的该第一凹槽,该传输导线的具有至少一芯线经过二盖体的第二凹槽穿过枢接轴的通道,再经过二壳体的该第二空间至该第一空间与该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信号传输线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线插头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线插头的部份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线插头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在5-5位置的断面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线插头的旋转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线插头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信号传输线10,插头101,电子装置20,后面板201,墙壁30,前外壳1,壳体 11、12,第一空间13,缺口 131,第一接合部14,第二接合部15,第一组合部141,第二组合部 151,第二空间16,枢接部17,穿孔171,组接孔18,凸块19,后外壳2,盖体21、22,第一凹槽 23,凹口 231,第一安装部24,第二安装部25,第一组装部M1,第二组装部251,第二凹槽 26,枢接轴27,枢接槽271,通道272,组接孔28,凸块29,电连接器3,传输导线4,连接头41, 芯线42,电子产品5,墙壁6。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参阅第2、3、4图,本技术之信号传输线插头的结构分解及部份组合与外观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之信号传输线插头,包括一前外壳1、一后外壳2、一电连接器3及一传输导线4。该前外壳1,由二壳体11、12组成,该二壳体11、12之间具有一容纳该电连接器3 的第一空间13,该第一空间13的前侧具有一供电连接器3外露的缺口 131,该二壳体11、12 的组装以该第一空间13两侧具有呈倒勾状的一第一接合部14及柱状的一第二接合部15,该第一及第二接合部14、15以组接于该呈凹状的一第一组合部141及呈盲孔状的一第二组合部151上。另,于该二壳体11、12的该第一空间13后侧延伸有一第二空间16,该第二空间16以供传输导线4的芯线42游走,该第二空间16的一侧具有一枢接部17,该枢接部17 上具有一供传输导线4的芯线42穿过的穿孔171。又,于二壳体11、12之间的第二空间17 后侧具有一组接孔18及凸块19组接,在二壳体11、12组装时,先将凸块19组接于该组接孔18中。该后外壳2,由二盖体21、22组成。该二盖体21、22之间上具有一组接传输导线4 的第一凹槽23,该第一凹槽23后侧具有一供传输导线4外露的凹口 231,该二盖体21、22的组装以第一凹槽23两侧边具有呈倒勾状的一第一安装部M及呈柱状的一第二安装部25, 该第一及第二安装部对、25以组接于该呈凹陷状的一第一组装部241及呈盲孔状的一第二组装部251上。另,于该二盖体21、22的该第一凹槽23的前侧具有相通的第二凹槽沈,该第二凹槽沈供传输导线4的芯线42游走,该第二凹槽沈一侧枢接轴27,该枢接轴27上具有一枢接该枢接部17的枢接槽271,以及一供传输导线4的芯线42穿过的通道272 ;又于该二盖体21、22的第二凹槽221前侧具有一组接孔28及凸块四组接,在二盖体21、22组装时,先将凸块四组接于该组接孔观中。该电连接器3,为 HDMI、USB 2. 0、USB 3. 0、D-SUB, IEEE1394、THUNDERBOLT、 DISPLAYP0RT之一或其它电连接器。以配置于该前外壳1的二壳体11、12的第一空间13 中,该电连接器3的一端由该二壳体11、12之间的缺口 14延伸于前外壳1的外部。该传输导线4,上具有一连接头41,该连接头41以连接于该二盖体21、22之间的该第一凹槽23,该传输导线4的芯线42经过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90度上下旋转的信号传输线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外壳(1),其上具有一枢接部(17),该枢接部上具有一穿孔(171);一后外壳(2),其上具有一枢接轴(27)与该上述枢接部(17)枢接,该枢接轴(27)上具有一通道(272);一电连接器(3),配置于该前外壳(1)中,其上一端外露于该前外壳(1)外部;一传输导线(4),配置于该后外壳(2)中,其上具有至少一芯线(42),该芯线(42)由后外壳(2)的枢接轴(1)的通道穿过至该前外壳与该电连接器(3)电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赐堂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万旭电子元件有限公司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