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微生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760572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微生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由红色诺卡氏菌ATCC11653和珊瑚色诺卡氏菌ACCC40100组成混合菌,采用氮源、碳源及无机盐组成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在发酵培养完成后,加工成固体粉剂。具有降低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中的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含量,拮抗罗非鱼链球菌病病原,减少养殖中后期有害物质的积累,提高罗非鱼机体的免疫力,达到生物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目的,减轻病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罗非鱼的养殖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制剂使用方便,使用量小,使用后效果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微生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为内陆热带性鱼类,隶属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由于罗非鱼具有生长快、杂食性、病害少、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使罗非鱼成为国际上被引种养殖最广泛的鱼种。中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引进罗非鱼后,罗非鱼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08年我国罗非鱼的养殖产量达120万吨,占世界60%,成为我国主要创汇的出口鱼类品种之一。 随着我国罗非鱼养殖密度的增大,养殖环境质量的下降,罗非鱼病害不断发生,且发病情况日趋严重。链球菌病是罗非鱼易患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致病菌为海豚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国内研究者从患病罗非鱼中分离到的链球菌多被鉴定为海豚链球菌,近几年来所引发罗非鱼病害发生率不断增高,发病范围也逐渐扩大。尤其在2009年,我国华南地区大规模暴发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我国罗非鱼产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而,罗非鱼链球菌病已成为制约罗非鱼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主要方法有化学防治、免疫防治和生态防治(微生态制剂)等。在防治水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陈家长瞿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