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施工辅助构件、混凝土板及路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0036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面施工辅助构件、混凝土板和路面施工方法,其中,路面施工辅助构件包括:筒体、底板和调平螺栓;所述筒体包括相连接且相通的第一筒体部和第二筒体部,所述第一筒体部设置有吊具安装件和浆料入口,所述第二筒体部的底部连接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筒体部的内腔连通的螺栓伸出孔和浆料流出孔;所述调平螺栓包括螺栓头部和螺杆,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螺栓伸出孔中,所述螺栓头部位于所述第二筒体部内,且所述螺栓头部小于所述第二筒体部的内径。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路面预制拼装施工的效率和路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道路路面修复施工结束后能够快速通车,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中采用了一项快速养护技术,即预制拼装快速修复技术,该技术是在后场的预制阶段制造混凝土板,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板的各板块的拼装和处理。具体的,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板块拼装后的路面平整度,首先对需要修复的路面进行破除开挖,再对清理后的路面区域进行整平;通常采用基层调平方法,例如,常用的基层调平方法主要有干拌砂浆调平、自流平砂浆调平、浙青冷补料调平等,即利用这些材料的塑性性质来实现开挖后的路面基层平整。在基层调平之后,利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好的混凝土板吊装到上述已经整平的路面开挖区域,完成路面的施工。但是,上述的路面施工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一方面,为了保证拼装后的路面平整度,需要对调平基层进行反复调整,增加了施工困难性且效率很低;另一方面调平后的开挖区域仍然可能存在与拼装板结合不紧密的地方,致使拼装后的混凝土板的底部存在脱空区域,造成路面耐久性差。综上,现有技术的路面施工方法效率低且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路面施工辅助构件,以提高路面施工的速度和质量。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波傅琴陈志杰谢晋德彭鹏袁祖光付智罗翥刘英侯荣国王大鹏王稷良孙宏峰莫秀雄何哲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科路泰技术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