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石负氧离子净化汽车尾气PM2.5颗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92642 阅读:5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石负氧离子净化汽车尾气PM2.5颗粒装置,它包括设置于汽车排气管上的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所述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设有进水管、进电气石管、排渣管和负氧离子出口,所述负氧离子出口与所述汽车排气管连通,以使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进入汽车排气管中与带正电的PM2.5颗粒中和,从而使PM2.5颗粒凝聚沉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进入汽车排气管中与带正电的PM2.5颗粒中和,从而使PM2.5颗粒凝聚沉淀,有效除去汽车尾气中的PM2.5颗粒,包括1微米的微粒,净化空气,减少PM2.5颗粒对人体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电气石负氧离子净化汽车尾气PM2. 5颗粒 装直。
技术介绍
ΡΜ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ΡΜ2. 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ΡΜ2. 5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ΡΜ2. 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ΡΜ2. 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工业生产、火电厂烟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适用范围广的电气石负氧离子净化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儿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