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列齐特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91952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0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格列齐特的制备方法,采用N-氨基-1,2-环戊二甲酰亚胺为原料,依次经过氢化还原、缩合和加成反应得到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条全新的合成路线,所用原料工艺成熟,市场供应充足且来源广泛,并且各步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氢化反应采用催化氢化,达到了绿色生产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磺酰脲类降糖药物的制备方法领域,确切地说是。
技术介绍
格列齐特(Gliclazide)作为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物,具有很好的降低血糖和改善凝血功能的双重作用,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作为富贵病的糖尿病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对降糖类药物的研究也是具有较重要的实际意义。格列齐特(Gliclazide)作为降糖药的一种,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各种亚型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并且副作用较小,但是生产工艺的陈旧导致成本较高,直接影响药品的受众面。目前对于格列齐特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路线1,日本专利(公开号JP05065270,JP06041073)中公开了一种采用邻戊二甲酰亚胺为原料经过还原、亚硝化和缩合等步骤得到目标产物,该方法是比较傲传统和经典的方法,但是其中亚酰胺的还原难度较大,并且还原剂氢化铝锂和硼烷等价格较为昂贵,并且容易引起爆炸,在运输和使用中都有较大的危险。2,中国专利(公开号101235011)中虽然也采用邻戊二甲酰亚胺为原料,但是先通过与肼的反应,得到N-氨基-1,2-环戊二甲酰亚胺,然后在通过还原,缩合等步骤得到目标,该方法避免了亚硝化的过程,但是在还原中还是需要用到硼氢化钾和路易斯酸等价格较为昂贵且有一定危险的还原试剂。3,文献(Tetrahedron 1991.47 (28),5161-5172)中采用了 N 取代的 3_ 氮杂双环 辛烷为原料,通过亚硝化、还原和缩合等步骤得到目标产物,该方法涉及的原料并非工业化产品,较为昂贵,暂时不具备工业化的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存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便于操作且无损环境的格列齐特的制备方法。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六氢环戍并批咯基-2-胺的制备在带有搅拌和加热装置的高压反应器中按重量份加入N-氨基-1,2-环戊二甲酰亚胺 I份,四氢呋喃8-12份和铜-锌氧化物催化剂O. I份左右,搅拌均匀后用氢气置换体系空气,再用氢气加压,在200-250°C、5-15MPa压力下搅拌反应4-10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催化剂,滤液蒸馏除去溶剂四氢呋喃,在去除溶剂后的剩余物中按重量份加入重量分数为10%左右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0份左右和二氯甲烷15份左右,搅拌10分钟左右,分液,有机相经过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得到黄色油状物,为六氢环戊并吡咯基-2-胺粗品,不需要进一步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B、八氢环戊并吡咯-2-异氰酸酯的制备在反应器中按重量份加入二(三氯甲基)碳酸酯O. 82-0. 95份和甲苯5-8份,搅拌均匀后用冰盐水浴降温至混合物温度为0-10°C之间,然后再滴加步骤A所得的六氢环戊并 吡咯基-2-胺I份左右和甲苯2-3份组成的混合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器内混合物温度不超过20°C,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水浴,2小时内逐渐升温至110°C,保持此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4-6小时,反应结束,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褐色油状物即为八氢环戊并 吡咯-2-异氰酸酯粗品,由于该八氢环戊并吡咯-2-异氰酸酯遇水容易分解,因此不作纯化须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C、格列齐特的制备在反应器中按重量份加入对甲基苯磺酰胺I. 18-1. 24份、碳酸钾O. 95-1. 01份和丙酮 10-15份,搅拌均匀后加热至回流状态,在此温度下,再滴加步骤B所得的八氢环戊并吡咯-2-异氰酸酯I份和丙酮3-5份组成的混合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在回流状态下搅拌反应3-6小时,反应结束后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丙酮,残余物倒入浓度为5%左右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调节PH至12左右,析出白色固体,过滤收集干燥后经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精品格列齐特。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锌氧化物催化剂中组分的重量配比为Cu0/Zn0=50/5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总结了一条全新的合成路线,采用催化氢化的方法实现二酰胺的还原,避免了使用价格昂贵的氢化铝锂等还原试剂,并且在后续步骤中先制备异氰酸酯类的化合物,使得最后的缩合反应选择性更好,收率更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其中(I)表示的格列齐特,(II)表示六氢环戊并 吡咯基-2-胺,(III)表示八氢环戊并吡咯-2-异氰酸酯。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A.六氢环戊并吡咯基-2-胺(II)的制备在带有搅拌和加热装置的高压反应器中加入N-氨基-1,2-环戊二甲酰亚胺(154g, Imol),四氢呋喃(1840g)和铜-锌氧化物催化剂(15. 4g)。搅拌均匀后用氢气置换体系,再用氢气加压,在250°C、15MPa压力下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催化剂,滤液蒸馏除去溶剂,残余物中加入重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540g)和二氯甲烷15倍(2310g),搅拌10分钟,分液,有机相经过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得到黄色油状物,为六氢环戊并吡咯基-2-胺(II)粗品,得到115. Ig, 收率约91. 3%,不需要进一步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其中铜-锌氧化物催化剂中组分为Cu0/Zn0=50/50 (重量比)六氢环戊并吡咯基-2-胺(II)粗品(IOg)溶于甲苯(30ml)中,搅拌下通入氯化氢气体,析出白色沉淀,过滤收集,干燥后得到六氢环戊并吡咯基-2-胺(II)的盐酸盐, 约 7.8g。IH NMR (CD30D,500MHz) δ :1.58-1.73 (6H,m),2.95 (4H,s),3.62 (2H,br t)。 FAB-MS(m/z) : 127 (M+H-HC1)。B.八氢环戊并吡咯-2-异氰酸酯(III)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二(三氯甲基)碳酸酯(119g,约0.4mol)和甲苯(lOOOg),搅拌均匀后用冰盐水浴降温至混合物温度为0-10°C之间,然后再滴加六氢环戊并吡咯基-2-胺(II)(126g,lmol)和甲苯(378g)组成的混合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器内混合物温度不超过20°C,滴加完毕后撤去冰浴,2小时内逐渐升温至110°C,保持此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褐色油状物为八氢环戊并吡咯-2-异氰酸酯(III)粗品,为145g,收率约95.4%。由于该异氰酸酯遇水容易分解,因此不作纯化须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C.格列齐特(I)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对甲基苯磺酰胺(188g,约I. lmol)、碳酸钾(152g,约I. Imol)和丙酮 (2280g),搅拌均匀后加热至回流状态,在此温度下,再滴加八氢环戊并吡咯-2-异氰酸酯(III)(152g,lm0l)和丙酮(760g)组成的混合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在回流状态下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蒸馏除去大部分溶剂丙酮,残余物倒入重量比为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调节PH至12,析出白色固体,过滤收集,干燥后经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精品格列齐特(I ),为 303. 8g,收率约 94. 1%。熔点179-18 τ\1Η NMR (CDC13, 500ΜΗζ) δ :1.35-1.54 (5H,m), I. 92-1. 96 (2H,d),2. 44 (3H, 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鼎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