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惯性弯道的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136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惯性弯道的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它包括旋风器进口管道、筒体、锥体、灰斗、排气芯管,其特点是:还包括惯性弯道,惯性弯道的进口与旋风器进口管道的出口相连、出口与筒体的蜗壳式进口相连、并且惯性弯道的整体与筒体外侧切连。采用惯性弯道,并由该惯性弯道作为预分离空间,其结果是该惯性弯道内的固相颗粒在进入旋风分离器分离空间筒体和锥体内以前,其浓度场在惯性离心力场作用下发生改变,形成外浓内淡的富集效应,一方面可减少进入分离空间后由于短路流裹挟而导致的颗粒穿透量;另一方面可使固相颗粒向捕集壁面运动距离或时间缩短,从而有效提高了气固两相的分离能力和分离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固两相分离和工业除尘领域,它涉及一种蜗壳 式旋风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风分离器(简称旋风器)结构如图1, 2所示,它由进 口0、筒体2、锥体3、灰斗4、排气芯管5构成。当气固两相流(稀 相或浓相)进入旋风分离器的内部空间,在离心力作用下使固相颗粒 向边壁运动,同时螺旋运动向下流入旋风器下部,到达自然旋风长度 后反转向上,从而使气固两相得以分离。被分离的固相颗粒沿筒体2 和锥体3壁面落入灰斗,清洁气流由排气芯管5排出。这种旋风分离器不理想之处在于(1)气固两相流直接进入旋风 器,进口垂直方向纵截面上各位置固相颗粒浓度相同,由于短路流裹 挟等原因造成穿透至排气芯管的颗粒量增加从而导致分离效率下降。 (2)现有旋风器进口管道为直管,颗粒不易向外捕集壁面方向富集, 固相颗粒向捕集壁面运动距离或时间长,增加了分离难度,同样有导 致分离效率下降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现有旋风分离器的气流截面上各位置浓度相同导致固相颗粒穿透量大和分离难度大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具有 惯性弯道的蜗壳式旋风分离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惯性弯道的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惯性弯道的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它包括旋风器进口管道(0)、筒体(2)、锥体(3)、灰斗(4)、排气芯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惯性弯道(1),惯性弯道(1)的进口与旋风器进口管道(0)的出口相连、出口与筒体(2)的蜗壳式进口相连、并且惯性弯道(1)的整体与筒体(2)外侧切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兵涛张忠孝金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