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0479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03:12
一种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1a、1b、1c、1d),包括盒状本体(2a、2b、2c、2d),该盒状本体在其内界定至少一个热交换室(3、13、23)并具有用于供燃烧产物沿较佳路径穿过热交换室(3、13、23)的至少一个入口(4)和至少一个出口(5)。更具体地,盒状本体(2a、2b、2c、2d)在其侧壁内至少部分地限定用于馈送待加热流体的至少一个管道,在热交换室(3、13、23)内设有热交换构件(7),热交换构件(7)与供给管道关联以增加热交换器(1a、1b、1c、1d)的热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性在于其包括相互互连以限定盒状本体(2a、2b、2c、2d)的多个不同的模块化构件(8a、8b、8c、8d、9a、9b、9c、9d)。有利地是,每个模块化构件(8a、8b、8c、8d、9a、9b、9c、9d)包括热交换构件(7)的至少一个部分、供给管道的至少一个部分以及热交换室(3、13、23)的至少一个部分,以根据要求获得不同尺寸和技术特性的热交换器(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已知用在锅炉中的现有热交换器设计成加热通常由水和导热油构成的流体。这些热交换器通常由单体式盒状结构构成,该单体式盒状结构通常由铝制成并在其内限定至少一个热交换室,热燃烧气体可穿过该至少一个热交换室。用于馈送待加热的流体的管道设置在这种盒状结构的内壁内,该待加热的流体通过对流和传导吸收由燃烧气体携带的热量。为了改进这些热交换器的热效率,已知在热交换室内提供多个实心销,这些实心销与盒状结构为一体并适于增加燃烧的气体与盒状结构的内壁之间的热交换表面。这些实心销的已知改进在于使它们形成为中空且使待加热的流体穿过它们。最后一个方案使得进一步增加交换器的热效率,但缺点在于,为了设置中空销,这些销必须具有大的横截面以允许待加热的流体在其内部循环。该情况致使一个销与下一销之间空间尺寸的增加,由此使得燃烧气体会穿过热交换室而没有充分地流过燃烧室内存在的销。实践中,这种尺寸上的增加不允许最佳地利用在热交换器内循环的燃烧气体的热量。在将热交换器用在冷凝式气体锅炉中的特定情况下,交换器设有位于热交换器的上部头部处的燃烧器,且燃烧产物被输送到从交换器的头部向底部延伸的空间的一部分内,用于排放至烟道的管道设置在该底部。这些常规热交换器难免有缺点,这些缺点包括根据设计规格,且因此根据在其中进行安装的锅炉,它们必须被适当地设定尺寸并通过对制造的每类热交换器提供专用制造工艺来得到,有明显的经济方面的影响。更具体的,当制造期间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性时,即,当所要制造的热交换器数量限于几个单元时,且尤其是当设计规格具有特定的非标要求时,会更强烈地感觉到该缺点。在热交换器设计期间所要考虑的变量中,除了与空间占据和锅炉内可利用空间相关的简单的尺寸因素以及所要交换的热功率之外,所需的燃烧器数量和热交换室数量会是尤其重要的,例如如果希望获得具有可变的可互换热功率的热交换器。常规交换器的另一缺点在于,由于它们通常通过由铸造而获得的单体式结构来提供,所以设置内部中空销是执行起来困难且昂贵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分别解决和克服了常规热交换器的上述缺点和限制。在该目标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由于其特定结构特征,能够在使用时给予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最大保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仅从经济观点来说就是有竞争力的。该目标以及将在下文中变得更加明显的这些和其它目的通过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来实现,该热交换器包括盒状本体,所述盒状本体在它的内部界定至少一个热交换室并具有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该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用于供燃烧产物沿较佳路径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热交换室,所述盒状本体在它的侧壁中至少部分地限定用于馈送待加热流体的至少一个管道,且在所述至少一个热交换室内设有热交换构件,且所述热交换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供给管道相关联,以增加所述热交换器的热效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个不同的模块化构件,所述多个不同的模块化构件相互互连,以限定出所述盒状本体,所述模块化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所述热交换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供给管道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热交换室的至少一部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会从在附图中以非限制示例方式示出的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的四个较佳但非排他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更好地显现出来,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I所示热交换器的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部件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5是从上方看的图I所示热交换器的平面图;图6是图5所示热交换器沿着线VI-VI所截取的剖视图;图7是图5所示热交换器沿着线VII-VII所截取的剖视图;图8是对图5所示热交换器的变型的沿着线VI-VI所截取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图9所示热交换器的部件的立体图;图12是从上方看的图9所示热交换器的部件的平面图;图13是图12所示热交换器沿着线XIII-XIII所截取的剖视图;图14是图12所示热交换器沿着线XIV-XIV所截取的剖视图;图15是对图12所示热交换器的变型的沿着线XIV-XIV所截取的剖视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从上方看的图16所示热交换器的平面图;图18是图17所示热交换器沿着线XVIII-XVIII所截取的剖视图;图19是图17所示热交换器沿着线XIX-XIX所截取的剖视图;图2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两个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1是从上方看的图20所示热交换器的平面图;图22是图21所示的两个热交换器之一的沿着线XXII-XXII所截取的剖视图23是图21所示两个热交换器沿着线XXIII-XXIII所截取的剖视图;图24和2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诸如图20所示且组装在一起的多个热交换器的两个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用法高度灵活的热交换器在四个实施例中总体由附图标记I后跟后缀 “a”、“b”、“c”和“d”来标示,从而顺次表示四个所提出的实施例,该热交换器总体上包括盒状本体2a、2b、2c和2d,各盒状本体2a、2b、2c和2d在其内部界定至少一个热交换室3并具有至少一个入口 4和至少一个出口 5,该至少一个入口 4和至少一个出口 5用于燃烧产物沿较佳路径穿过热交换室3,一旦安装好,该较佳路径基本上且较佳地平行于竖直方向。更详细地,如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每个盒状本体2a、2b、2c和2d在其侧壁内限定用于馈送待加热流体的至少一个管道,且在热交换室3内设有热交换构件7,热交换构件7 与供给管道相关联,以通过增加热交换表面来增加热交换器la、lb、Ic或Id的热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有多个不同的模块化构件,这些模块化构件相互互连以限定盒状本体 2a、2b、2c 和 2d。参照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如图I至8和图9至15分别所示,热交换器Ia和Ib包括相互不同且能相互关联的两个模块化端部件8a或Sb。更具体地,附加模块化构件9a或9b介于每对模块化端部件8a或8b之间。根据设计规格,例如根据热交换器所要求的热功率和所要占据的空间,能够提供多个附加模块化构件9a或%,这些附加模块化构件9a或9b因此介于模块化端部件8a或 8b中的一个与另一模块化构件9a或9b之间或介于两个其它附加模块化构件9a或9b之间。此外,为了简化用于形成所述模块化构件的操作,每个模块化构件由两个不同且相互互连的半部件提供。参照第一实施例,热交换器Ia的附加模块化构件9a不具有分隔件,从而与模块化端部件8a —起限定出单个热交换室3,单个热交换室3具有单个入口和终止于出口 5的单个排出管道。不同的是,在第二实施例中,热交换器Ib的每个附加模块化构件9b具有分隔件 10,该分隔件10使得将热交换器Ib的内部体积分成多个热交换室3,每对模块化构件有一个热交换室。更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每个热交换室3独立于另一热交换室3,其侧向地由一对模块化构件界定,并具有专用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L·安基奥利尼
申请(专利权)人:优尼蔻空气间隙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