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型环式冷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488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0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烧结系统中的冷却设备,特别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环式冷却机。它包括机架,框架内设有台车,台车上方装有台车栏板,框架与风箱连接;框架呈环形回转体结构,框架与风箱设有滑动密封环,台车栏板上方连接有密封罩,密封罩及台车栏板两者的外部分别套装有隔热体,环形回转体框架分置成高温余热回收区和低温冷却区,置于相邻高温余热回收区和低温冷却区的密封罩之间装有分区隔断;相邻高温余热回收区和低温冷却区的风箱之间装有风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台车栏板与密封罩外都分别套装有隔热体,框架与风箱之间设有滑动密封环,能够保证风箱送到台车物料上的冷却风不泄露;可提高冷却效率40%以上,可节约大量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烧结系统中的冷却设备,特别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环式冷却机
技术介绍
环式冷却机是冶金烧结系统中主要冷却设备,并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提高,节能降耗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但是传统烧结系统中用的鼓风环式冷却机由于其高达50 60%的漏风率,造成供风系统效率低下,耗电量大,漏风带出大量烧结粉尘,造成环境污染。高漏风率造成环式冷却机余热无法有效回收。而且传统环式冷却机因其结构型式而无法有效解决高漏风率问题,基于以上原因,减少漏风率,提高环式冷却机烧结矿生产量及质量,一直成为钢铁行业不断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有效解决传统烧结环冷机的漏风问题,提高冷却效率的节能环保型环式冷却机。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型环式冷却机,包括机架,置于机架上的支承辊,所述支承辊上方支承有框架;该框架内均布设置有承载物料的扇形台车,该扇形台车上方装有台车栏板,所述框架底面与均布设置的风箱连接;所述框架呈环形回转体结构,所述框架底面与风箱之间设有滑动密封环,所述台车栏板上方连接有密封罩,该余热回收罩及台车栏板两者的外部分别套装有隔热体,所述环形回转体框架分置成高温余热回收区和低温冷却区,置于相邻高温余热回收区和低温冷却区的密封罩之间装有分区隔断;相邻高温余热回收区和低温冷却区的风箱之间装有风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台车栏板与密封罩外都分别套装有隔热体,防止热辐射损失;框架底面与风箱之间设有滑动密封环,能够保证风箱送到台车物料上的冷却风不泄露;高温余热回收区和低温余热回收区之间隔断和风阀,可实现分区的连通和阻断,能方便调整各冷却区进风量的大小;可提高环冷机的冷却效率40%以上,用电量仅是原同规格环冷机的60%左右,可节约大量电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台车栏板与密封罩之间设有密封体;所述密封体由隔热板和耐热橡胶板密封而成。防止热福射损失。所述滑动密封环设置为内、外两层;其中内层滑动密封环的一端与框架底面连接, 该内层滑动密封环的另一端与风箱的耳座相接触;其中外层滑动密封环的一端与风箱耳座连接,该外层滑动密封环的另一端与框架底面相接触。所述分区隔断由固定隔断和活动隔断构成,固定隔断与所述密封罩固接,所述固定隔断的一端与活动隔断铰接,活动隔断的另一自由端置于物料上方并与物料相接触。所述密封罩上设有余热回收接口。所述环形回转体框架外侧连接驱动装置;该环形回转体的内侧装有与所述台车连接的卸料装置。所述环形回转体框架通过销轴支承有所述承载物料的扇形台车;该销轴一端与所述卸料装置中拐臂的一端与销轴连接,拐臂的另一端与滚轮连接,该滚轮置于轨道的下方; 所述拐臂的下方装有与机架连接的顶杆;所述轨道置于卸矿排料口的上方部位设有曲线压轨,该曲线压轨高出轨道设置;所述卸矿排料口置于连接两支柱的支承梁上,该支承梁置于所述台车的下方。所述轨道置于支柱上,该支柱底端置于地基上,该支柱的上方通过横梁连接环形回转体外侧的另一支柱;该两支柱及横梁之间吊装有所述密封罩;所述相邻风箱之间通过风管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机架连接,该机架设有轴承座,该轴承座通过驱动轴装有驱动齿轮,与该驱动轮相啮合被动销齿轮;所述轴承座一侧的支架置于所述机架上,该支架上装有调节杆,该调节杆的一端连接有支座,该支座嵌装在与支承座连接的筒体内;在所述支座一侧的筒体内装有压缩部件。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图。图2是图I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台车与拐臂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曲线压轨与轨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隔断的断面图。图6是图I的展开图。图7是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一种节能环保型环式冷却机,参见附图I至附图6图中第一高温冷却区1,第二高温冷却区2,第一低温冷却区3,第二低温冷却区4 ;冷风机5,余热回收接口 6,隔断7,固定隔断71,活动隔断72,铰接轴73,密封罩8,隔热体9, 密封体10,台车栏板11 ;回转体框架12,机架13,支承辊14,外层滑动密封15,内层滑动密封16,风箱17,风管18 ;进风接口 19,扇形台车20,销轴21 ;侧挡辊22,轨道23,滚轮24,拐臂25,曲线压轨26,顶杆27,物料28,支承梁29,横梁30 ;地基31,卸矿排料口 32 ;风阀33 ; 支柱34。轴承座35、支架36、支承护套37、调节杆38、螺母39、驱动齿轮40、联轴器41、减速机42、电机43、筒体44、被动销齿轮45、限位装置46、弹簧47、支座48、调整指示装置49、驱动轴50。本实施例中,机架13上设有支承辊14,支承辊14上方支承有框架12 ;框架内均布设置有承载物料的扇形台车20,扇形台车20上方装有台车栏板11,框架底面与均布设置的风箱17连接;框架12呈环形回转体结构,框架12的底面与风箱17之间设有滑动密封环, 台车栏板11上方连接有密封罩8,密封罩8及台车栏板11两者的外部分别套装有隔热体 9,环形回转体框架12分置成高温余热回收区和低温冷却区,本实施例设置为四个,分别是第一高温冷却区1,第二高温冷却区2,第一低温冷却区3,第二低温冷却区4 ;置于相邻高温余热回收区和低温冷却区的密封罩之间装有分区隔断7 ;相邻高温余热回收区和低温冷却区的风箱17之间装有风阀33。用风阀33控制各区的联通和阻断,可根据余热回收温度和物料冷却温度合理调配各区风量,实现余热回收,节能的合理配置。台车栏板11与密封罩8之间设有密封体10。滑动密封环设置为内、外两层;其中内层滑动密封环16的一端与框架底面连接, 内层滑动密封环16的另一端与风箱17的耳座相接触;其中外层滑动密封环15的一端与风箱17的耳座连接,外层滑动密封环15的另一端与框架12的底面相接触。分区隔断7由固定隔断71和活动隔断72构成,固定隔断71与密封罩8的内壁固接;固定隔断71的一端与活动隔断72铰接,活动隔断72的另一自由端置于物料28上方并与物料28相接触。隔断7的作用是防止气体串通,活动隔断72的自由端可与物料的变化而摆动,防止产生卡死现象。密封罩8上设有余热回收接口 6 ;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余热回收接口 6,分别置于高温余热回收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在低温余热回收区上设置。环形回转体框架12外侧连接驱动装置;环形回转体框架12的内侧装有与台车20 连接的卸料装置。环形回转体框架12通过销轴21支承有承载物料的扇形台车20 ;销轴21 —端与卸料装置中拐25臂的一端与销轴21连接,拐臂25的另一端与滚轮24连接,滚轮24置于轨道23的下方;拐臂23的下方装有与机架13连接的顶杆27 ;轨道23置于卸矿排料口 32 的上方部位设有曲线压轨26,曲线压轨26高出轨道23设置;卸矿排料口 32置于连接两支柱34之间的支承梁29上,支承梁29置于台车20的下方。轨道23置于支柱34上,支柱34底端置于地基31上,支柱34的上方通过横梁30 连接环形回转体框架12外侧的另一支柱34 ;两支柱34及横梁30之间吊装有密封罩8 ;相邻风箱17之间通过风管18连接。风箱17上连接有进风接口 19,进风接口与冷风机 5连接。本实施例中冷风机5设置为五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茂禾张骥郑玉好侯天成崔金旗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重型装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