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及其生产方法,每立方米混凝土原材料用量为:水285kg,5mm~10mm粒径的再生粗骨料1200kg,0.15mm~5mm粒径的再生细骨料301kg,P.O42.5水泥270kg,活性化尾矿微粉115kg,粉煤灰95kg,玻化微珠450kg。该砌块使用全再生混凝土和尾矿微粉,多渠道实现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和尾矿资源化利用,通过合理的配比和砌块孔型设计,使其达到节能50%以上要求,且节能环保,造价低廉,重量较轻,易于砌筑施工,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对不同形式保温体系提出了迫切需求,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成为结构体系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方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不仅丰富了建筑结构体系,也较好地解决了保温体系与建筑的同寿命问题,在抗震、安全等性能方面得到了加强,也推动了墙体材料的革新。自保温混凝土砌块(以下简称自保温砌块)作为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结构体系的主要墙体材料,近年来发展很快。通过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普通混凝土砌块的热工性能,使普通混凝土砌块由单一的结构材料转变为结构和节能一体化保温砌块,用其砌筑的建筑墙体热工指标可满足我国不同气候地区的建筑节能标准。研制、推广和应用自保温砌块将会推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和技术经济优势。自保温砌块作为一种新型多功能墙体材料,耐久性好,防火,施工方便,综合成本低,与建筑物同寿命,因此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是我国建筑砌块领域今后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及其生产方法,该砌块使用全再生混凝土和尾矿微粉,多渠道实现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和尾矿资源化利用,通过合理的配比和砌块孔型设计,使其达到节能50%以上要求,且节能环保,造价低廉,重量较轻,易于砌筑施工,使用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每立方米混凝土原材料用量为:水285 kg, 5 mm~10 mm粒径的再生粗骨料1200 kg,0.15 mm~5 mm粒径的再生细骨料301 kg,P.042.5水泥270 kg,活性化尾矿微粉115 kg,粉煤灰95 kg,玻化微珠450 kg。所述的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包括矩状砌块,其孔型布局如下:所述砌块沿宽度方向间隔布设有若干排矩形孔槽,位于中部一排的矩形孔槽的宽度小于位于两旁侧的矩形孔槽的宽度,所述砌块两端部沿宽度方向还分别布设有若干个矩形槽口。相邻两排矩形孔槽的间距为20mm,同一排的两相邻矩形孔槽的间距为20mm。所述矩形孔槽的长宽尺寸为80~100mmX10~15mm,所述矩形槽口的长宽尺寸为25mm X 10mm 或 65mm X 1 5mm η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废旧混凝土块进行二次破碎并筛分出5mm~10 mm粒径的再生粗骨料和0.15mm~5mm粒径的再生细骨料; (2)将水、P.042.5水泥、再生细骨料、活性化尾矿微粉和粉煤灰混合搅拌30s,加入再生粗骨料和玻化微珠,继续搅拌90s,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安装好既定孔型的钢模板中,用2MPa的压力压铸成型,养护28 d之后得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在于: (I)原材料使用100%再生粗骨料和100%再生细骨料,并在水泥中掺入30%的活性化尾矿微粉,最大限度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加入玻化微珠,使混凝土的密度达到1000 kg/m3~1500 kg/m3,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降低到0.4 ff/(m*K)以下,标准试块的28 d抗压强度为16.3 MPa。通过如图1所示的多排孔孔型设计,达到改砌块墙体节能50%以上的效果。(3)该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的孔型布局见图1,采取5排孔布置方案,空心率为30.1%,该孔型设计延长了再生混凝土材料的热传导线路,充分利用空气导热系数小的特点,有利于砌块节能效果的提升;同时,改孔型布置可以根据节能需要灵活采取在空气间层加入I排~5排聚苯板、泡沫水泥、膨胀珍珠岩等导热系数小的材料,通过复合自保温使砌块达到65%或80%以上的节能效果。(4)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空心率为30.1%,热阻值超过0.77 m2.K/W,抗压强度不低于5 MPa0砌块墙体本身即可达到节能50%要求;结合墙体装饰做法,则可达到节能65%要求;如在空气间层加入聚苯板或泡沫水泥等材料实现复合自保温,则能满足节能80%以上要求。因此,其生产应用有利于建筑墙体保温节會K。【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的俯视图; 图中:1_砌块,11-矩形孔槽,12-矩形槽口,13-相邻两排矩形孔槽的间距,14-同一排的两相邻矩形孔槽的间距。【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每立方米混凝土原材料用量为:水285 kg,5 mm~10 mm粒径的再生粗骨料1200 kg,0.15 mm~5 mm粒径的再生细骨料301 kg,P.042.5水泥270 kg,活性化尾矿微粉115 kg,粉煤灰95 kg,玻化微珠450 kg。所述的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包括矩状砌块,其孔型布局如下:所述砌块沿宽度方向间隔布设有若干排矩形孔槽,位于中部一排的矩形孔槽的宽度小于位于两旁侧的矩形孔槽的宽度,所述砌块两端部沿宽度方向还分别布设有若干个矩形槽口。相邻两排矩形孔槽的间距为20臟,同一排的两相邻矩形孔槽的间距为20mm。所述矩形孔槽的长宽尺寸为80~100mmX10~15mm,所述矩形槽口的长宽尺寸为25mm X 10mm 或 65mm X 1 5mm η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废旧混凝土块进行二次破碎并筛分出5mm~10 mm粒径的再生粗骨料和0.15mm~5mm粒径的再生细骨料; (2)将水、P.042.5水泥、再生细骨料、活性化尾矿微粉和粉煤灰混合搅拌30s,加入再生粗骨料和玻化微珠,继续搅拌90s,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安装好既定孔型的钢模板中,用2MPa的压力压铸成型,养护28 d之后得产品。参考图1 一种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包括由水、水泥、再生细骨料、活性化尾矿微粉、粉煤灰及再生粗骨料经压铸成型的矩状砌块1,所述砌块沿宽度方向自上而下间隔布设有a、b、C、d、e五排矩形孔槽11,矩形孔槽的长宽尺寸为80~100mmX 10~15mm ;其中,a、b、d、e排矩形孔槽的长宽尺寸为100_X15mm,位于中部的c排矩形孔槽的宽度小于位于两旁侧的矩形孔槽的宽度,c排矩形孔槽的长宽尺寸为SOmmX 1mm或10mmX 1mm ;所述砌块两端部沿宽度方向还分别布设有3个矩形槽口 12,所述矩形槽口的长宽尺寸为25mmX 1mm或65mmX 15mm,以便施工时相邻两块砌块之间对接。采用该种孔型的布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空气导热系数小的特点,有效提升砌块的节能效果。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排矩形孔槽的间距13为20mm,同一排的两相邻矩形孔槽的间距14为20_。同时,位于两旁侧的a、b、d及e排矩形孔槽关于位于中部的c排矩形孔槽对称设置,a、e排的矩形孔槽上分别设置有3个矩形孔槽。本实施例中,3个矩形槽口分别与b、c、d排矩形孔槽相对齐且位于砌块宽度方向的端部,三个矩形槽口的长宽尺寸分别为65_X 15mm、25mmX 1mm及65_X 15mm。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环保型多排孔自保温全再生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混凝土原材料用量为:水285 kg,5 mm~10 mm粒径的再生粗骨料1200 kg,0.15 mm~5 mm粒径的再生细骨料301 kg,P.O42.5水泥270 kg,活性化尾矿微粉115 kg,粉煤灰95 kg,玻化微珠450 k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纪峰,张会芝,李生钉,崔秀琴,连跃宗,林生利,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