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秋生专利>正文

隐形防水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261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23:22
隐形防水剂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由酒石酸、氟化钠、硅溶胶、硅烷乳液和水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酒石酸15%~28%;氟化钠,8%~19%;硅溶胶2%~10%;硅烷乳液的固含量1%~10%;荷叶素1%~10%;水33%~7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配方比例称量各组分,然后依次将酒石酸、氟化钠、硅溶胶、硅烷乳液、荷叶素先后加入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在反应釜中将混合溶液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经过滤处理去除溶液中的杂质,过滤处理后的清液即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隐形防水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隐形防水剂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晶体产物,可密实防水作用,而硅烷乳液可进一步对混凝土基层表面起到憎水防水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形防水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大宗的建筑结构材料。混凝土劣化过程(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和钢筋或预应力钢筋发生劣化的主要原因有冻融循环、碱骨料反应、硫酸盐侵蚀、收缩开裂和钢筋锈蚀等。对上述任何一种劣化过程而言,膨胀和开裂的原因都与水有关,同时水也是侵蚀性介质(如氯盐、硫酸盐等)迁移进入混凝土内的载体。水既是破坏物质的传递介质,又是破坏发生的必要条件和许多失效机理与模型建立的基础。综合混凝土结构各种劣化机理, 可知,几乎所有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化学和物理过程都涉及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即水及其在混凝土孔隙和裂缝中的迁移。混凝土是一种多孔复合材料。在硬化混凝士中常存在孔径不同的孑L,如凝胶孔、 毛细孔、微细裂缝等。当这些孔形成连续不断和相互衔接的通路时,水分极易渗入。混凝土与环境间的水、热量和化学物质的复合迁移及控制这些迁移机理的参数构成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水或水分的存在是控制各种类型的劣化过程的一个单独且重要的因素。 研究新型防水材料、防止水分向混凝土内部渗透技术与方法对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唐秋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