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媒量控制装置和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空调机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媒量控制装置,包括冷媒转移罐,冷媒转移罐具有进液口,进液口通过进液阀与空调机组的气液分离器相连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组,具有前述的冷媒量控制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媒量控制方法包括:开启进液阀,将气液分离器中的冷媒转移至冷媒转移罐;开启压力平衡阀,使得冷媒转移罐的压力平衡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进液阀将气液分离器的低压冷媒转移到冷媒转移罐,降低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液态冷媒液位,达到对气液分离器以及冷媒转移罐等中间过渡容器的状态控制,从而保证空调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冷媒循环量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冷媒量控制装置和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机组广泛应用于我们工作、生活的各种场合,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随着人们对空调系统运行范围的要求日趋提高,传统的空调机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空调机组的可靠性。普通的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高温热源换热器、节流部件、低温热源换热器和配管系统,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可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当运行条件超过一定范围时,由于系统循环冷媒量调节能力有限则无法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当系统停止运行时,如果流入气液分离器的液态冷媒过多,会造成液态冷媒回流至压缩机,引起压缩机液击而损坏,影响系统的安全性。正常运行时,如果系统内循环的冷媒不足,则会造成制冷能力不足,制冷效果不佳,大大降低了空调机制冷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系统的液态冷媒量、确保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冷媒量控制装置和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空调机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媒量控制装置,包括冷媒转移罐,冷媒转移罐具有进液口,进液口通过进液阀与空调机组的气液分离器相连通。进一步地,冷媒量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力平衡阀,压力平衡阀的一端与冷媒转移罐的压力平衡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相连通。进一步地,冷媒量控制装置还包括排液阀,排液阀的一端与冷媒转移罐的出液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空调机组的中压管路段相连通。进一步地,冷媒量控制装置还包括加压阀,加压阀的一端与冷媒转移罐相连通,其另一端与空调机组的高压管路段相连通。进一步地,冷媒量控制装置中的阀门均为电磁阀。进一步地,压力平衡阀通过压力平衡管道与压力平衡口相连通,压力平衡口设置于冷媒转移罐的下端,压力平衡管道穿过压力平衡口并向上延伸,压力平衡管道的出口高于进液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具有前述的冷媒量控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媒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开启进液阀,将气液分离器中的冷媒转移至冷媒转移罐;开启压力平衡阀,使得冷媒转移罐的压力平衡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通。进一步地,冷媒量控制方法在空调机组停止运行时使用。3进一步地,在空调机组正常运行时,冷媒量控制方法还包括关闭进液阀和压力平衡阀,开启加压阀;开启排液阀,将冷媒转移罐中的冷媒转移到空调机组的中压管路段。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冷媒量控制装置和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空调机组,通过进液阀将气液分离器的低压冷媒转移到冷媒转移罐,降低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液态冷媒液位,防止了液态冷媒回流至压缩机,而使压缩机因液击而损坏,确保了压缩机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冷媒量控制装置的空调机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媒量控制装置,包括冷媒转移罐20,冷媒转移罐20具有进液口,进液口通过进液阀22与空调机组的气液分离器11相连通。如图1所示,由于冷媒转移罐20通过进液阀22与气液分离器11相连通,因此,当气液分离器11中的液位过高时,打开进液阀22,将气液分离器11中的低压冷媒转移到冷媒转移罐20,达到对气液分离器11的液位状态的控制,从而保证空调机组运行冷媒循环量的有效性,同时确保压缩机运行的安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空调机组停止运行时,通过进液阀22可以将气液分离器11中的液态冷媒转移至冷媒转移罐20,从而有效降低气液分离器11中的液位高度,确保系统再次启动时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优选地,冷媒量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力平衡阀21,压力平衡阀21的一端与冷媒转移罐20的压力平衡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11相连通。压力平衡阀通过压力平衡管道与压力平衡口相连通,压力平衡口设置于冷媒转移罐20的下端,压力平衡管道穿过压力平衡口并向上延伸,压力平衡管道的出口高于进液口。在本实施例中,在打开进液阀22时,打开压力平衡阀21,使得气液分离器11和冷媒转移罐20保持气压平衡,确保气液分离器11中的冷媒可以流入冷媒转移罐20。另外,压力平衡管道穿过压力平衡口伸入到冷媒转移罐20内,并向上延伸至冷媒转移罐20的出液口的上方,从而可以防止冷媒转移罐20中的冷媒过多而通过该管道回流到气液分离器11或压缩机10中。优选地,冷媒量控制装置还包括加压阀23,加压阀23的一端与冷媒转移罐20相连通,其另一端与空调机组的高压管路段13相连通。冷媒量控制装置还包括排液阀M,排液阀M的一端与冷媒转移罐20的出液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空调机组的中压管路段17相连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空调系统运行时检测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参数,如果系统循环冷媒不足,则通过控制释放冷媒转移罐20中的液态冷媒,将其转移至系统的中压管路段17,这样就可以确保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如图1所示,系统正常运行时,分三步实现冷媒的转移。首先,关闭加压阀23和排液阀M,然后开启冷媒转移罐20的压力平衡阀21和进液阀22,将气液分离器11中的低压冷媒转移到冷媒转移罐20中。其次,关闭压力平衡阀21和进液阀22,开启加压阀23和排液阀24,由于加压阀23与高压管路段13相连通,在高压管路段13的压力作用下,冷媒转移罐20中的冷媒通过排液阀M转移到空调机组的中压管路段17,使冷媒补充到冷媒循环系统的运行中。最后,当补入的冷媒使系统中循环的冷媒量足够时,关闭加压阀23和排液阀M,冷媒转移罐20恢复到初始状态。优选地,冷媒量控制装置中的阀门均为电磁阀。具体的说,进液阀22、压力平衡阀21、加压阀23以及排液阀M均为电磁阀,以达到对通过这些阀门的冷媒流量的精确控制,同时也有利于系统对这些阀门的迅速和准确控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具有前述的冷媒量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除了包括前述的冷媒量控制装置之外,空调机组还包括压缩机10、室内换热器19、室外换热器15以及四通阀14等常规部件,在此不再详述。空调机组通过冷媒量控制装置,确保了空调机组的有效循环冷媒量和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冷媒量控制方法,包括开启进液阀22,将气液分离器11中的冷媒转移至冷媒转移罐20 ;开启压力平衡阀21,使得冷媒转移罐20的压力平衡口与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相连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冷媒量控制方法在空调机组停止运行时使用。在空调机组停止运行时,通过开启进液阀22将气液分离器11中的冷媒转移到冷媒转移罐20,从而有效降低气液分离器11中的液位高度,以保证压缩机再启动时的安全性。压力平衡阀21使得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与冷媒转移罐20的出液口相连通,保持气液分离器11和冷媒转移罐20的压力平衡,使气液分离器11中的冷媒能顺利地转移至冷媒转移罐20。在空调机组正常运行时,还包括关闭进液阀22和压力平衡阀21,开启加压阀23 ;开启排液阀对,将冷媒转移罐20中的冷媒转移到空调机组的中压管路段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在空调机组正常运行时,如果检测到系统内循环的冷媒量不足,关闭进液阀22和压力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