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585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属于功能纤维技术领域。它包括纤维实体(1),所述纤维实体(1)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所述纤维实体(1)中心具有圆形的空腔(2),纤维实体(1)外表面还复合有一层耐燃层(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其截面形状呈三角形,因此纤维能够保持一定的刚性,其纳污和抗压缩性较好,纤维实体具有多个反射面,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其着色后光亮度较好,纤维实体表面还复合一层耐燃层,其阻燃效果较好,提高了纤维作为汽车内饰材料的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属于功能纤维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化纤制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中空纤维就是其中一种。目前市场上的中空纤维其横截面均为圆形, 其刚性较差,内部中空区域容易受到压缩,因此这种短纤维用作室内装饰或汽车内饰材料时存在易沾污、不抗压缩的缺陷,而且其着色后色彩效果较差,阻燃性能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它能够保持一定的刚性,纤维纳污和抗压缩性能较好,而且纤维着色后光亮度较好,阻燃性能佳,使用安全性较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其特点是 它包括纤维实体,所述纤维实体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所述纤维实体中心具有圆形的空腔,纤维实体外表面还复合有一层耐燃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其截面形状呈三角形,因此纤维能够保持一定的刚性,其纳污和抗压缩性较好,纤维实体具有多个反射面,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其着色后光亮度较好,纤维实体表面还复合一层耐燃层,其阻燃效果较好,提高了纤维作为汽车内饰材料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纤维实体1空腔2耐燃层3。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它包括纤维实体1, 所述纤维实体1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所述纤维实体1中心具有圆形的空腔2,纤维实体1外表面还复合有一层耐燃层3。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纤维实体(1),所述纤维实体 (1)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所述纤维实体(1)中心具有圆形的空腔(2),纤维实体(1)外表面还复合有一层耐燃层(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属于功能纤维
它包括纤维实体(1),所述纤维实体(1)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所述纤维实体(1)中心具有圆形的空腔(2),纤维实体(1)外表面还复合有一层耐燃层(3)。本技术一种汽车内饰用阻燃再生短纤维,其截面形状呈三角形,因此纤维能够保持一定的刚性,其纳污和抗压缩性较好,纤维实体具有多个反射面,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其着色后光亮度较好,纤维实体表面还复合一层耐燃层,其阻燃效果较好,提高了纤维作为汽车内饰材料的使用安全性。文档编号D01D5/253GK202323147SQ201120485040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昌蒲, 戴泽新, 杨松林, 杨海涛, 沈琴珍, 苏金水, 蒲党锋, 贺春旺, 郑先明, 闫金朋 申请人:江阴市江河化纤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泽新苏金水郑先明蒲党锋杨松林沈琴珍吴昌蒲杨海涛贺春旺闫金朋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江河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