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国家研究院专利>正文

用于选择性浮选铅锌矿的促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51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选择性浮选铅锌矿的有机离子促集剂具有以下通式:其中的符号具有下列意义:可以相互间相同或不相同的R和R1代表了H,含有不超过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一个烷氧基烷基或羟氧基:X代表了H、Cl、Br、I、F、CN、CONH-[2]、NO-[2]、SO-[2]NH-[2];m代表了H、Na、K、Li、Cs.(*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用于选择性浮选铅锌金属矿的有机离子促集剂。 正如在已有技术中所熟知的,目前已知的或被使用的促集剂可分为两类离子的和非离子的促集剂。中性的或油类促集剂的应用通常被局限于浮选非极性矿物,在这类矿物上,所述的促集剂被物理型力或范德瓦斯(Van der Waals)力吸附,而电离的化学促集剂则可被应用于所有其它的矿物类,在这些矿物类的表面,所说的促集剂被主要是化学型的键(结合)吸附。化学吸附确实比物理吸附更具有选择性,但是人们注意到离子促集剂对一些十分明确的矿物类(例如硫化物)也是具有活性的,但所说的离子剂对单一的矿物类不显示出任何选择能力。 于是,就有必要使用一些改性剂化合物,目的在于从属于一定种类的矿物混合物中对某种矿物实行浮选,而所说的改性剂使得促集剂的作用更专一(正如已经熟知的)。 然而,这类试剂的使用时常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并且每次总得不到所期望的结果,尤其是当这类试剂被用于复杂化学组成并且其表面性质不是被充分了解的矿物时更是如此。 于是,这就很显然,即使用一类能与一些确定的矿物按选择途径进行结合的促集剂之可能性是非常有用的。这种可能性意味着,在所述促集剂的结构内存在着对一些确定的、作为矿物表面特征的阳离子具有特殊亲合力的活性基团。 假定在涉及实际化学反应的溶液内所发生的现象发生与发生在矿物表面上的现象之间存在一种密切的相关性,那么就能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把一些离子有机试剂(在目前阶段仍以日益增长的兴趣被用在分析化学中)用于浮选过程而估计出上述可能性,这是因为它们的特征是对一些给定的无机离子尤其是金属离子具有特殊的或高的选择作用。 这些试剂在分析化学上都是被称为“螯合剂”。它们是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种有机化合物能够随着一环或多环(能给该化合物以很高的稳定性)的形成环接其分子的若干位置上的一些确定的金属离子。 关于浮选过程中这种试剂的应用,只有很少且很一般的报道,而且这种报道在多数情况下只来自许多年以前的技术文件或操作上。例如,盖泽(Gutzeit)在对氧化的铁矿石作阴离子浮选时把螯合剂用作金属离子的多价螯合剂,为的是防止石英浮起。在这些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要获得要被优先浮起的矿物粒子的憎水特性的问题,其途径是把作为官能团的碳氢基团引入某些种类的将被用为浮选过程的促集剂的有机螯合剂。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类在铅锌矿的浮选中具有选择性并具有如下通式的离子有机促集剂 其中的符号具有下列意义 可以互相间相同或不相同的R和R1代表了H、含有不超过12个碳原子的一个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一个烷氧基烷基或羟烷基, X代表了H、Cl、Br、I、F、CN、CONH2、No2、SO2NH2、 m代表了H、Na、K、Li、Cs。 本专利技术的促集剂尤其适用于白铅矿、方铅矿、菱锌矿、异极矿和闪锌矿等的浮选。 在这之前还没有公开过这类用于浮选的选择性促集剂,这里所说的促集剂具有通式(Ⅰ),它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尽管一些化合物,例如2-巯基苯并噻唑的衍生物是已知的,但它们作为分析试剂或橡胶硫化的促集剂有着一些受限制的应用。而且,在目前还不可能得到一种资料它是涉及相当于通式(Ⅰ)的化合物的应用(在对铅锌矿进行浮选的选择性促集剂这一领域中)的。 人工合成在选择性浮选铅锌过程中具有显著特征的离子促集剂(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通式(Ⅰ)的促集剂)之可能性对本领域技术的熟练技术人员来说是很难预见的,这一点从以上所述的事实来看是显然的。 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可通过通式(Ⅰ)的化合物的途径来达到。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说的化合物可通过下列方法来获得,在该方法中,使通式为 [其中,X具有如上所给出的相同意义,可以是相互间相同或不相同的Y和Z代表了H、-OH、-CHO]的衍生物与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囟进行反应,从而获得了通式为 [其中X、R和R1具有如上所给出的相同意义]的化合物,然后该化合物受到多硫化钠的处理从而使得上述物质转化成邻-氨基-巯基-衍生物和二硫化碳,目的在于通过环化作用把它转化成具有如通式(Ⅰ)所示的取代基团的X、R1和R2的2-巯基苯并噻唑。 应该注意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艺中所考虑的用于浮选过程的促集剂仅仅是那些能够与金属形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的促集剂。在所说的化合物中,金属离子通过离子键以及供体型键与有机分子相结合;金属与促集剂之间发生缔合作用以致配位数和金属的电荷就分别因供体基团的总数和促集剂(金属与之结合的)离子电荷的总数而得到平衡。 于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一点就非常清楚,即,就常用的促集剂性质而言,这里所讨论的试剂的性质为更好,这些性质不同于常用促集剂尤其是表现在它们对金属离子具有高的专一性,也表现在它们的非极性部分的结构差异上。 因此,本专利技术就允许获得改进了的、用作选择性浮选金属矿物,尤其是结构上复杂矿物(例如会给选择性浮选带来一些困难的铅锌矿)的有机离子促集剂。 从实践的观点和从经济的观点来看,这类促集剂是具有非常重要之意义的。 更具体地讲,对用于每一种矿物类型的促集剂的选择是由获得螯合化合物(与阳离子形成矿物本身组成的一部分,它们是难溶的)的能力来决定的。 为了获得本专利技术所应有的一切数据(根据分析化学的原理)进行了试验,因而就测试了当所述铅锌矿的浮选过程给出满意结果时的PH值和促集剂浓度。 接着,在整个PH值范围内就每一种回收的矿物研究了其变化,在这过程中仍然把促集剂浓度维持在以上所述实验所达到的值上。 通过这种途径,用于浮选操作的最佳PH值就能以一个很高的精确度被确定下来。 于是,用于所有矿物的浮选条件被确定了,在这些条件下由于该促集剂的存在可以获得很完全的回收。 这类条件类同于根据分析化学原理实行阳离子的定量沉淀的条件。 所有这些再次表明了把控制溶液中反应的原理转用到表面所发生现象的可能性,另外,所有这些还证实了形成本专利技术程序之基础的假说的有效性。 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发现,当含有不超过12个碳原子的一个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憎水链、一个烷基或羟基烷基团被引入到在“β”位置上含有二个螯合官能团(-N二和Sm)的、具有成盐螯合活性和一些其他取代基团的芳烃分子中去时,所说的芳烃分子其本身就给出了由螯合剂和油剂分别给出的特征。 本专利技术将通过所述促集剂的应用及制备的实施例而在下文予以公开,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作为说明性例子而给出的,因此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围的限制。 在以下给出的实施例中所使用和例举的用于浮选试验的一般条件如下 研磨一批重900克的样品从来自硫酸铅矿(Sardinia)的粗矿石中被取出,然后被捣碎并粒化成尺寸为小于3毫米的粒状,接着所说的样品被放置在实验室的棒磨机上,再加上900克的自来水,然后一起受到足够时间的研磨,从而使该样品中的90%成为尺寸小于100微米的颗粒,最后用3升水进行提取和稀释。 旋风分离器处理采用具有1.5毫米顶点孔的莱费诺(Raffinot)微型旋风分离器在1个大气压下对来自研磨阶段的样品进行加工处理。这一操作除去的一部分占样品量的大约15%(其中的90%所具有的颗粒尺寸在12微米以下)。其中有80%的颗粒尺寸在10~100微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用于选择性浮选铅锌矿的离子有机促集剂的方法,其特征是通式为:***〔其中X代表H、Cl、Br、I、F、CN、CONH↓〔2〕、NO↓〔2〕、SO↓〔2〕NH↓〔2〕可以是相互间相同或不相同的Y和Z代表了H、-OH、-CHO〕 的化合物与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卤进行反应从而获得化学式为:***〔其中X具有如上所给出的相同意义,可以是相互间相同或不相同的R和R↓〔1〕代表了H、含有不超过12个碳原子的一个直链或支链烷基、烷氧基烷基或羟烷基〕的化合物,然后用多硫化钠 对该化合物进行处理,从而使它转化成邻-氨基-巯基-衍生物和二硫化碳以便通过环化作用把它转化成最终的通式为:***〔其中R、R↓〔1〕和X具有如上所给出的相同意义,而m代表了H、Na、K、Li、Cs〕的2-巯基苯并噻唑。

【技术特征摘要】
IT 1985-4-30 48019-A/851、一种制造用于选择性浮选铅锌矿的离子有机促集剂的方法,其特征是通式为[其中X代表H、Cl、Br、I、F、CN、CONH2、NO2、SO2NH2,可以是相互间相同或不相同的Y和Z代表了H、-OH、-CHO]的化合物与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卤进行反应从而获得化学式为[其中X具有如上所给出的相同意义,可以是相互间相同或不相同的R和R1代表了H、含有不超过12个碳原子的一个直链或支链烷基、烷氧基烷基或羟烷基]的化合物,然后用多硫化钠对该化合物进行处理,从而使它转化成邻-氨基-巯基-衍生物和二硫化碳以便通过环化作用把它转化成最终的通式为[其中R、R1和X具有如上所给出的相同意义,而m代表了H、Na、K、Li、Cs]的2-巯基苯并噻唑。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吉保奈高菲利蒲马丽卡利尼安娜马丽马拉比尼维脱丽爱丽斯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