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原章专利>正文

一种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5610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4:41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其包括选针座、总气管、汇流体、若干支气管、活塞、挡板以及鸟片;其中,所述选针座上设有若干孔组;所述汇流体一端连接所述总气管,另一端连接所述若干支气管;所述每一支气管通过一气管固定接头连接至每一孔组的底部;所述活塞收容于孔组内,活塞的顶部抵顶在鸟片上,并能推动鸟片转动;所述挡板调节控制活塞的上升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在电子气控控制下,可以进行无规则的选针,使机器的织物及织物花样更加多样化,并使选针快速、稳定、可靠且不受机头运行的影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套机的选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手套机的选针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手套机在针板下的铝滚筒不同位置上安装着的销子,随铝滚筒的转动而抬升相应位置上手套机的鸟片,从而达到选针的目的;另一种是提花手套机中靠安装在手套机机头里面的电子选针器(线包式)来选针的。然而,由于普通手套机铝滚筒的外径大小和所装空间有一定的限度,从而限制了铝滚筒外径上横槽的数量,也就限制了选针的排列数,织物的种类和织物的花样种数也受到了限制。现有靠安装在手套机机头里面的电子选针器来选针的提花手套机虽然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是,因机头来回运行的,机头里面的电子选针器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连接的电线等电子元件也不一定十分安全;机器的运行速度比较缓慢,影响了所生产织物的产量。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针快速、可靠且不影响机头运动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其包括选针座、总气管、汇流体、若干支气管、活塞、挡板以及鸟片;其中,所述选针座上设有若干孔组;所述汇流体一端连接所述总气管,另一端连接所述若干支气管;所述每一支气管通过一气管固定接头连接至每一孔组的底部;所述活塞收容于孔组内,其顶部抵顶在所述鸟片上,并能推动鸟片转动;所述挡板固定在选针座上,其能调节活塞的上升高度。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选针座包括第一座体部以及第二座体部;其中,所述第一座体部和第二座体部为一体式结构;于所述第一座体部和第二座体部上分别设有所述孔组;所述第一座体部的孔组和第二座体部的孔组相互交错对应,且所述第一座体部的孔组的轴线和第二座体部的孔组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 ;每一孔组包括自上而下连通设置的活塞孔、通气孔、间隙孔以及气管固定安装孔;所述活塞孔延伸出第一座体部和第二座体部的上表面;所述气管固定安装孔延伸出第一座体部和第二座体部的下表面。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孔的孔径大于通气孔的孔径;所述气管固定安装孔的孔径大于间隙孔的孔径。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第一座体部以及第二座体部上表面设有若干挡板孔;于所述第一座体部以及第二座体部的侧面设有若干固定孔。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汇流体上进一步设有若干电磁阀。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还可设置为于所述气管固定接头和活塞上分别设有一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在电子气控控制下,可以进行无规则的选针,使机器的织物及织物花样更加多样化,并使选针快速、稳定、可靠且不受机头运行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的选针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选针座的剖面图。图4是图2的另一选针座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的在选针时的一种选针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的未选针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其由选针座1、总气管2、汇流体3、若干支气管4、活塞5、挡板51以及鸟片6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选针座1包括第一座体部11以及第二座体部12两部分组成。该第一座体部11以及第二座体部12为一体式结构。于该选针座1上设有若干孔组13,具体的说, 若干孔组13系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座体部11和第二座体部12上。所述各孔组13与针板部件上的一鸟片6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座体部11的孔组13和第二座体部12的孔组13 相互交错对应。且所述第一座体部11的孔组13的轴线111和第二座体部12的孔组13的轴线112之间的夹角a不大于45° (如附图3所示);当夹角a为0°时,第一座体部11和第二座体部12为同一平面。进一步的,每一孔组13包括自上而下连通设置的活塞孔131、通气孔132、间隙孔 133以及气管固定安装孔134。其中,所述活塞孔131内用于收容所述活塞5,该活塞孔131 延伸出第一座体部11和第二座体部12的上表面。所述气管固定安装孔134用来固定支气管4,其延伸出第一座体部11和第二座体部12的下表面,从而便于和支气管4连接。所述活塞孔131的孔径大于通气孔132的孔径;所述气管固定安装孔134的孔径大于间隙孔133 的孔径。所述活塞孔131、通气孔132的轴线和间隙孔133、气管固定安装孔134轴线可以有一定的夹角b ;如附图3所示,所述活塞孔131、通气孔132、间隙孔133以及气管固定安装孔134为同轴结构;如附图4所示,所述活塞孔131、通气孔132和间隙孔133、气管固定安装孔134之间垂直结构。于所述第一座体部11以及第二座体部12上表面设有若干挡板孔14。于所述第一座体部11以及第二座体部12的表面设有若干固定孔15,通过该等固定孔15而将该选针座 1固定安装。所述汇流体3 —端连接所述总气管2,另一端连接所述若干支气管4 ;所述每一支气管4通过一气管固定接头8连接至每一孔组13的底部。于所述汇流体3上进一步设有若干电磁阀31,从而来控制汇流体3中的气体是否流入支气管4中。于所述活塞5的顶部抵顶在鸟片6上,并能推动鸟片6转动进行有效稳定地选针; 所述挡板51固定在选针座1上,其能调节活塞5的上升高度。于所述气管固定接头8和活塞5上分别设有一密封圈7,从而增强了孔组13内的气密性。本技术的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选针时,气体经总气管2进入汇流体3,在电控控制下打开电磁阀31,气体从汇流体3流出支气管4并从气管固定安装孔134处进入,经过间隙孔133、通气孔132进入活塞孔131内,在活塞孔131中推动带密封圈7的活塞5,使活塞5向上运动,用挡板51来调节活塞5的上升高度,活塞5 头部抵顶鸟片6,使鸟片6有效稳定地向上转动,如图5所示,从而抬升相应鸟片6上的针板部件61上的针脚62,达到选针的效果。回复过程为电控控制下关闭电磁阀31,支气管4中的气体可以从电磁阀31的直通孔流出,活塞5没有受到气体的推动,这时候,在安装在鸟片6上的回复弹簧63的回复作用下,鸟片6向下转动,如图6所示,鸟片6的圆弧传动点顶着活塞5头部槽内向下作用,使活塞5向下运动,使活塞5和针脚62回到不选针位置,这样就完成整个回复过程。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手套机电子气控式活塞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选针座、总气管、汇流体、若干支气管、活塞、挡板以及鸟片;其中,所述选针座上设有若干孔组;所述汇流体一端连接所述总气管,另一端连接所述若干支气管;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原章
申请(专利权)人:丁原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