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先余专利>正文

一种加筋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965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筋伞杆,包括外杆(1)、大中杆(2)、小中杆(3)和内杆(4);所述的伞杆是由外杆(1)、大中杆(2)、小中杆(3)和内杆(4)依次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大风让雨伞产生扭转、摇晃的现象,增加挡雨的效率;同时在撑伞与收伞时端面头颈处电镀层不易划伤,增加了雨伞的使用寿命;并且收缩轻巧,便于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杆,尤其涉及一种加筋伞杆
技术介绍
雨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具有很大的应用面。而伞杆决定了雨伞的很多性能。现有的伞杆能起到挡雨的作用,但是在风较大的雨天,大风会让雨伞产生扭转、摇晃的现象,降低挡雨的效率;同时在撑伞与收伞时端面头颈处电镀层易划伤,使得伞杆生锈速度加快,影响雨伞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筋伞杆。该伞杆能够减少大风让雨伞产生扭转、摇晃的现象,增加挡雨的效率;同时在撑伞与收伞时端面头颈处电镀层不易划伤,增加了雨伞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筋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杆、大中杆、小中杆和内杆;所述的伞杆是由外杆、大中杆、小中杆和内杆依次连接构成。前述的加筋伞杆中,所述的外杆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外杆的上表面设有背筋。前述的加筋伞杆中,所述的背筋凸出外杆表面且背筋的中空与外杆的中空合为一体;背筋沿着外杆纵向设置,背筋的长度小于外杆的长度。前述的加筋伞杆中,所述的大中杆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大中杆的上表面靠近顶端处设有凹槽A。前述的加筋伞杆中,所述的小中杆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小中杆的上表面设有凹槽B和凹槽C;凹槽B沿着小中杆纵向设置,长度小于小中杆的长度;凹槽C设于小中杆的上表面靠近顶端处,凹槽C的深度大于凹槽B。前述的加筋伞杆中,所述的内杆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内杆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沿着内杆纵向设置,长度等于内杆长度。前述的加筋伞杆中,所述的外杆、大中杆、小中杆和内杆采用铝型材制品或铁制PΡΠ O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大风让雨伞产生扭转、摇晃的现象,增加挡雨的效率;同时在撑伞与收伞时端面头颈处电镀层不易划伤,增加了雨伞的使用寿命;并且收缩轻巧,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大中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小中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内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杆,2-大中杆,3-小中杆,4-内杆,5-背筋,6-凹槽A,7-凹槽B,8-凹槽C。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加筋伞杆,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外杆1、大中杆2、 小中杆3和内杆4 ;所述的伞杆是由外杆1、大中杆2、小中杆3和内杆4依次连接构成。外杆1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外杆1的上表面设有背筋5。所述的背筋5 凸出外杆1表面且背筋5的中空与外杆1的中空合为一体;背筋5沿着外杆1纵向设置,背筋5的长度小于外杆1的长度。大中杆2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大中杆 2的上表面靠近顶端处设有凹槽A6。小中杆3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小中杆3的上表面设有凹槽B7和凹槽C8 ;凹槽B7沿着小中杆3纵向设置,长度小于小中杆 3的长度;凹槽C8设于小中杆3的上表面靠近顶端处,凹槽C8的深度大于凹槽B7。内杆4 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内杆4上表面设有凹槽8 ;凹槽8沿着内杆1纵向设置,长度等于内杆1长度。本实施例中,外杆1,大中杆2、小中杆3和内杆4采用铝型材制品,也可采用铁制PΡΠ O使用时,在遇到风较大的雨天,由于外杆1,大中杆2、小中杆3和内杆4呈方形使得整个伞杆不易产生扭动和摇晃,增加了挡雨的效率;由于伞杆采用了背筋加凹槽的设计, 在撑伞与收伞时端面头颈处电镀层不易划伤,增加了雨伞的使用寿命,同时,收缩轻巧,便于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加筋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杆⑴、大中杆O)、小中杆⑶和内杆⑷;所述的伞杆是由外杆(1)、大中杆O)、小中杆⑶和内杆⑷依次连接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杆(1)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外杆(1)的上表面设有背筋(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筋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筋(5)凸出外杆⑴表面且背筋(5)的中空与外杆(1)的中空合为一体;背筋(5)沿着外杆(1)纵向设置,背筋(5)的长度小于外杆(1)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中杆( 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大中杆O)的上表面靠近顶端处设有凹槽A(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中杆C3)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小中杆⑶的上表面设有凹槽B(7)和凹槽C(8);凹槽B(7)沿着小中杆⑶纵向设置,长度小于小中杆⑶的长度;凹槽C(8)设于小中杆(3)的上表面靠近顶端处,凹槽C (8)的深度大于凹槽B (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杆(4)呈方形,四角上的倒角为圆角,内部中空;内杆⑷上表面设有凹槽⑶;凹槽⑶沿着内杆⑴纵向设置,长度等于内杆⑴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杆(1)、大中杆O)、小中杆(3)和内杆(4)采用铝型材制品或铁制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筋伞杆,包括外杆(1)、大中杆(2)、小中杆(3)和内杆(4);所述的伞杆是由外杆(1)、大中杆(2)、小中杆(3)和内杆(4)依次连接构成。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大风让雨伞产生扭转、摇晃的现象,增加挡雨的效率;同时在撑伞与收伞时端面头颈处电镀层不易划伤,增加了雨伞的使用寿命;并且收缩轻巧,便于使用。文档编号A45B7/00GK202311604SQ201120471608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先余 申请人:王先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余
申请(专利权)人:王先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