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6305 阅读:6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其包括双撑架和焊接固定于双撑架的单撑架,所述双撑架顶部焊接连接片,两端设有支撑脚,所述双撑架上与单撑架同侧的支撑脚为活动支撑脚,所述双撑架上铰接活动支撑脚的一端焊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内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上套有压缩簧,所述两侧板上开设有销轴孔,所述铰接座上通过销轴铰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底部焊接有活动支撑脚,所述双撑架上铰接活动支撑脚的一端的内侧焊接设置有扭簧支架,所述扭簧支架上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于双撑架顶部上,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支撑脚上。上述省力支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支撑稳固以及易于实施双撑驻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附属部件,尤其涉及ー种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车、摩托车已成为ー种被多数人认可并使用的代步及载物工具,其具有轻巧、方便速度较快等优点,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生活的不断提高,电动车以其零排放的特点更成为人们十分青睐的交通工具。众所周知,支撑结构是两轮车必备的ー个附属部件,一般分为单腿支撑和双腿支撑,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单腿支撑方便省力,但是使用时车身处于倾斜状态,通过前、后轮和支撑脚的三点来稳定车身,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容易倾倒导致车辆损坏;而双腿支撑虽然比单腿支撑稳固,但是由于电动车、摩托车的车身比较重,造成力气小的人尤其是女同志不容易支起来,驻车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支撑稳固以及易于实施双撑驻车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摩托车的支撑结构存在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ー种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其包括弓形的双撑架和焊接固定于双撑架的单撑架,所述双撑架顶部焊接连接片,两端设有支撑脚,所述单撑架位于双撑脚的ー侧, 其上焊接有拉簧钩,所述双撑架上与单撑架同侧的支撑脚为活动支撑脚,所述活动支撑脚铰接于双撑架的一端,双撑架的另一端的支撑脚为与双撑架一体的固定支撑脚,其中,所述双撑架上铰接活动支撑脚的一端焊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是由底板和两侧板的U型结构,且所述底板上延伸有压缩簧座,所述压缩簧座内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上套有压缩簧, 所述两侧板上开设有销轴孔,所述铰接座上通过销轴铰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包括连接板和与连接板一体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长圆形的通孔且其一角为弧形结构,销轴穿过销轴孔、通孔连接铰接座和旋转块,所述连接座的底部焊接有活动支撑脚,所述双撑架上铰接活动支撑脚的一端的内侧焊接设置有扭簧支架,所述扭簧支架上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于双撑架顶部上,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支撑脚上。特別地,所述铰接座的两侧板配合连接座向下延伸有挡块,活动支撑脚在转动吋, 挡块对其限位。特別地,所述扭簧支架为中空结构,于其中部形成注油道,通过注油道对旋转块和铰接座进行注油润滑。特別地,所述单撑架为L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与现有的支撑结构相比,不仅结构简单、既能单脚支撑又能双脚支撑;单脚支撑时,整个车身与地面多点接触,支撑更加稳固,而且在实施双撑时,在扭簧的作用下转动活动支撑脚,使驻车省力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2图3结构示意图4结构示意图。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I 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提供的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的铰接座的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的旋转块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I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包括弓形的双撑架I和焊接固定于双撑架I的L型的单撑架2,所述双撑架I顶部焊接连接片4, 两端设有支撑脚,所述单撑架2位于双撑脚的一侧,其上焊接有拉簧钩3,所述双撑架I上与单撑架2同侧的支撑脚为活动支撑脚5,所述活动支撑脚5铰接于双撑架I的一端,双撑架 I的另一端的支撑脚为与双撑架I 一体的固定支撑脚6,所述双撑架I上铰接活动支撑脚5 的一端焊接有铰接座7,所述铰接座7是由底板和两侧板70组成的U型结构,且所述底板上延伸有压缩簧座73,所述压缩簧座73内设置有顶柱9,所述顶柱9上套有压缩簧10,所述两侧板70上开设有销轴孔,所述铰接座7上通过销轴14铰接有旋转块8,所述旋转块8包括连接板80和与连接板80 —体连接的连接座82,所述连接板80上开设有长圆形的通孔81 且其一角为弧形结构,销轴14穿过销轴孔、通孔81连接铰接座7和旋转块8,所述连接座8 的底部焊接有活动支撑脚5,所述双撑架I上铰接活动支撑脚5的一端的内侧焊接设置有扭簧支架11,所述扭簧支架11上安装有扭簧12,所述扭簧12的一端连接于双撑架I顶部上, 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支撑脚5上。所述铰接座7的两侧板70配合连接座82向下延伸有挡块72,活动支撑脚5在转动时,挡块72对其限位。所述扭簧支架11为中空结构,于其中部形成注油道13,通过注油道13对旋转块8 和铰接座7进行注油润滑。具体在驻车时,当使用单撑时,车身不仅由前、后轮,L型结构的单撑架2进行支撑,而且扭簧12对活动支撑脚5的作用,此时活动支撑脚5也抵靠在地面上,支撑更加稳定可靠,当使用双撑时,支撑结构的固定支撑脚6为支撑点,将车身稍微向固定支撑脚6的一侧倾斜,使活动支撑脚5与地面产生一定的距离,此时活动支撑脚5在扭簧12以及压缩簧 10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支撑脚5旋转将双撑支起,驻车省力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其包括弓形的双撑架和焊接固定于双撑架的单撑架,所述双撑架顶部焊接连接片,两端设有支撑脚,所述单撑架位于双撑脚的一侧,其上焊接有拉簧钩,所述双撑架上与单撑架同侧的支撑脚为活动支撑脚,所述活动支撑脚铰接于双撑架的一端,双撑架的另一端的支撑脚为与双撑架一体的固定支撑脚,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撑架上铰接活动支撑脚的一端焊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是由底板和两侧板的U型结构,且所述底板上延伸有压缩簧座,所述压缩簧座内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上套有压缩簧,所述两侧板上开设有销轴孔,所述铰接座上通过销轴铰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包括连接板和与连接板一体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长圆形的通孔且其一角为弧形结构,销轴穿过销轴孔、通孔连接铰接座和旋转块,所述连接座的底部焊接有活动支撑脚,所述双撑架上铰接活动支撑脚的一端的内侧焊接设置有扭簧支架,所述扭簧支架上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于双撑架顶部上,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支撑脚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的两侧板配合连接座向下延伸有挡块。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支架为中空结构,于其中部形成注油道。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撑架为 L型结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摩托车用省力支撑结构,其包括双撑架和焊接固定于双撑架的单撑架,所述双撑架顶部焊接连接片,两端设有支撑脚,所述双撑架上与单撑架同侧的支撑脚为活动支撑脚,所述双撑架上铰接活动支撑脚的一端焊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内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上套有压缩簧,所述两侧板上开设有销轴孔,所述铰接座上通过销轴铰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底部焊接有活动支撑脚,所述双撑架上铰接活动支撑脚的一端的内侧焊接设置有扭簧支架,所述扭簧支架上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于双撑架顶部上,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支撑脚上。上述省力支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支撑稳固以及易于实施双撑驻车的优点。文档编号B62H1/02GK102530127SQ20121002287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日专利技术者姚维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维荣王源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年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