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中,预制梁施工均采用固定台座和底模,内膜和侧模为移动式,并周转使用。这种预制梁工艺存在以下几方面缺点1、临时用地采用混凝土硬化面积大,复耕难;2、预制区域不能实现工厂化作业,自动化程度低,不利于专业化施工和管理;3、不易采取保温和蒸汽养护措施,单片梁生产周期长;4、底座和侧模投入大,且底座一次性投入过大,不经济、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通过流水线的预制梁施工方法,实现工厂化操作、专业化施工和管理;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施工工效,减少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保证施工质量。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将预制梁施工按工序分段在沿生产线布置的处在不同区域中的各工位上完成,设置可沿生产线移动的底模台车,制梁底模固定设置在底模台车上,由底模台车在沿生产线上各工位之间的移动形成预制梁随底模台车在各工位上的流水线作业。本专利技术,其特征也在于所述处在不同区域中的各工位沿生产线依次为模板清理工位、钢筋安装工位、混凝土浇筑工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爱军,查小林,鲍俊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