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守法专利>正文

无烟环保型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898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烟道的无烟环保型锅炉,包括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的炉体以及设置于炉体内的水套体,水套体内部为换热腔,炉体与水套体之间形成储水腔,炉体上设置有与储水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第一燃烧室的上方为火罩,下方为上部炉排;第二燃烧室的下方设置有下部炉排;火罩的两侧为连通于第二燃烧室与换热腔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燃烧产生的可燃气体和微粒的进一步燃烧,有效提高了燃烧效率;第二燃烧室可单独放置燃料进行燃烧。还可设置增加燃烧后烟气在炉体的流经路径和逗留时间的烟道,最大限度地将热量传递给循环水和实现烟尘沉降。具有结构新颖、有益效果佳以及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烟环保型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烟环保型锅炉,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两个燃烧室并可设置延长烟气流经路径的烟道的无烟环保型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作为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具有一定热能的高温水、高温蒸汽或其它高温热载体的设备,在各行各业倡导能源节约和积极将能源节约付诸于行动的前提下,锅炉行业也不例外;这就对锅炉的转化效率、无污染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锅炉的制造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和加快科研步伐,来研发和制造出转化效率高、废弃废物产生少的锅炉产品,以便满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现有燃煤立式热水锅炉存在两个较大的缺点,一是燃料的燃烧效率不高。燃烧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因为作为固体燃料的煤等物质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了可燃气体和固体颗粒,如C0,这些可燃气体和固体颗粒会随着燃烧产生的气体排出,而没有进一步燃烧,这就使得燃料的燃烧效率较低。二是燃烧后的热量转化为水的热能的效率不高。这与现有的锅炉的排气结构有关,现有锅炉的排气烟筒都设置在锅炉的顶部,经过水套空腔内部的气体从顶部的烟筒排出的过程中会带走较大部分的热量,使得热量没有充分转化为水的热能,造成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设置有两个燃烧室并可设置延长烟气流经路径的烟道的无烟环保型锅炉。本技术的无烟环保型锅炉,包括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的炉体以及设置于炉体内的水套体,所述水套体内部为换热腔,炉体与水套体之间形成储水腔,炉体上设置有与储水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炉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燃烧室和位于第一燃烧室下方的第二燃烧室;第一燃烧室的上方为火罩,下方为上部炉排;第二燃烧室的下方设置有下部炉排;火罩的两侧为连通于第二燃烧室与换热腔的通道,所述第一燃烧室通过设置于炉体上的上炉口和上部炉排分别与外界和第二燃烧室相连通。炉体起固定和支撑作用,水套体设置于炉体的内部;炉体与水套体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储水腔,带加热的水进入到储水腔之后与燃烧形成的热量进行交换,进而实现对水加热的目的。第一燃烧室上方的火罩可有效限制燃烧产生可燃气体和可燃微粒直接进入水套体的换热腔中,而是使其具有穿过上部炉排并进入第二燃烧室的趋势;上炉口用于提供燃烧需要的空气;第一燃烧室中的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穿过上部炉排,经第二燃烧室后由火罩两侧的通道进入到水套体的换热腔中,以便将热量传递给待加热的循环水。第二燃烧室可令由第一燃烧室落下的未燃烧充分的物质进一步燃烧;同时,在需要的热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第二燃烧室中也可存放燃烧物质并进行燃烧,以保证水温符合要求。可知,第一燃烧室燃烧产生的可燃气体3和可燃微粒在经过或将要进过上部炉排的过程中,会被进一步燃烧殆尽,实现了燃料充分燃烧的目的;第二燃烧室可对物质进一步燃烧,使得整个锅炉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本技术的无烟环保型锅炉,在炉体体壁与水套体体壁之间设置有与储水腔不相连通的烟道,该烟道通过设置于水套体上部的出烟口与换热腔相连通,通过设置于炉体中下部的排烟管与外界相连通。排烟管不是设置在锅炉的上方,也不是直接与水套体的换热腔相连通,而是在炉体内设置了烟道,有效地增加了燃烧后的烟气在炉体内的流通路径, 有利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较为完全地传递给循环水,燃烧后的热量转化为水的热能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设置了与换热腔相连通的烟道还有益于烟尘的沉降,避免了较多烟尘进过烟道,达到了无烟的目的。本技术的无烟环保型锅炉,所述排烟管上设置有起抽气作用的鼓风机。通过对鼓风机抽气速度快慢的控制,可对由上炉口进入到第一燃烧室的空气的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燃料燃烧速度的控制。本技术的无烟环保型锅炉,所述下部炉排的下方设置有存储燃烧残留物的灰室,该灰室通过设置于炉体上的出灰口与外界相通;所述下部炉排的密度大于上部炉排的密度。下部炉排的密度大于上部炉排,有利于下部炉排承载住由上部炉排落下的体积较小的燃烧物,以便较小的燃烧物进一步燃烧。本技术的无烟环保型锅炉,所述炉体上设置有使第二燃烧室与外界相通的下炉口。如果第二燃烧室中也放置有燃烧物质,可以打开下炉口,以便第二燃烧室中的物质充分燃烧。但一般情况下,下炉口处于密封状态。本技术的无烟环保型锅炉,所述水套体上设置有若干两端均与储水腔相通的换热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并在第一燃烧室的顶部设置火罩,有效地实现了第一燃烧室中产生的可燃气体和可燃微粒的进一步燃烧,使得燃料燃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第二燃烧室即可对第一燃烧室落下的物质进一步燃烧,也可单独放置燃料进行燃烧,使得燃料燃烧更加充分。通过设置与水套体的换热腔相通的烟道,改变了以往水套体的换热腔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形式,增加了燃烧后烟气在炉体的流经路径和逗留时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热量传递给循环水以及有利于燃烧所产生烟尘的沉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烟环保型锅炉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无烟环保型锅炉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面视图;图4为A-A向剖面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B-B向剖面视图;图6为图5中C-C向剖面视图。图中1炉体,2水套体,3进水管,4出水管,5储水腔,6火罩,7第一燃烧室,8上部炉排,9第二燃烧室,10下部炉排,11灰室,12换热管,13出烟口,14上炉口,15下炉口,16 出灰口,17排烟管,18烟道,19换热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给出了本技术的无烟环保型锅炉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图2中A-A向剖面视图以及A-A向剖面视图的局部放大图;所示的本技术的无烟环保型锅炉包括炉体1、水套体2、进水管3、出水管4、储水腔5、火罩6、 第一燃烧室7、上部炉排8、第二燃烧室9、下部炉排10、灰室11、换热管12、出烟口 13、上炉口 14、下炉口 15、出灰口 16、排烟管17、换热腔19。所示的炉体1和水套体2均为圆柱体形状,且水套体2的横截面直径小于炉体1横截面的直径,水套体2设置在炉体1的内部,水套体2与炉体1之间形成了储水腔5。储水腔5的下部和上部分别与进水管3和出水管4 相连通,以便实现循环水的流入和流出。水套体2的内部为换热腔19,在该换热腔19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换热管12,以便将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循环水;换热管12的两端均与储水腔5相连通,以便循环水被加热后流出。在水套体2的换热空腔19的下部设置有第一燃烧室7和第二燃烧室9,第二燃烧室9位于第一燃烧室7的下方。第一燃烧室7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为火罩6和上部炉排8, 火罩6固定设置在炉体1的内壁上,上部炉排8与火罩6相固定。上部炉排8的下方为第二燃烧室9,第二燃烧室9的下方为固定于炉体1内壁上的下部炉排10。火罩6的两侧为连通于第二燃烧室9与换热腔19的通道,第一燃烧室7通过上部炉排8与第二燃烧室9相通。下部炉排10的下方为灰室11,第二燃烧室9通过下部炉排10与灰室11相连通。上炉口 14、下炉口 15和出灰口 16均设置在炉体1上,分别与第一燃烧室7、第二燃烧室9和灰室11相连通且位置相对应。在使用时上炉口 14处于开启状态,以便向第一燃烧室7中供送空气;下炉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法
申请(专利权)人:张守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