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钒电池制造领域,具体为。
技术介绍
钒电池,全称为全钒离子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电池。其能量以正负极电解液的形式储存,正负极反应分别为正极反应V02++2H++e-— V02++H20 E0 = 1. OOV负极反应V3++e-— V2+E0 = -0. 26V钒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液分别是含有V( V )/V(IV)、V(III)/V( II )钒化合物的酸性溶液,其活性物质是以溶液形式分别存储于正负极储液罐中,正负极电解液由质子交换膜隔开,因此不会产生交叉污染,电极反应速度快且电池的功率、容量可调,有着广泛的用途。钒电池电堆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密封如何解决,在解决了密封以后,下一个问题才是性能,密封技术是困扰钒电池产业化的关键问题。目前,在燃料电池、氯碱、换热器等行业里面有很多成熟的密封方法和技术,按理说做钒电池的密封不难。但是,要把几十片面积上千平方厘米的单片电池集成到一起,确保不发生任何的泄漏,并且是在10年之内任何时间、任何场景下都不能漏,却是制约钒电池长期稳定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密封最大的问题是密封圈,采用的是橡胶圈密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绍宇,刘建国,严川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