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轴铣削键槽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0633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从动轴铣削键槽定位工装,它包括支撑座和压盖,支撑座包括本体A(1),本体A(1)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面A(2),定位面A(2)为一下凹形圆弧面,定位面A(2)两侧的本体A(1)上各设有一个螺栓孔(3);压盖包括本体B(4),本体B(4)的下表面设有定位面B(5),定位面B(5)为与定位面A(2)相配合的上凹形圆弧面,定位面B(5)两侧的本体B(4)上各设有一个通孔B(6);压盖设于支撑座之上,螺杆(7)穿过通孔B(6),安装于螺栓孔(3)内,螺杆(7)上端部安装有螺帽(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夹稳定、定位牢固、具有轴向定位功能,提高了从动轴键槽的加工效率和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类装夹定位
,特别涉及一种从动轴铣削键槽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从动轴上需要加工多个键槽,其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高。目前加工时多采用传统V 型定位块,此类定位块存在着无轴向定位功能,轴的定位面积小,定位不牢固,易发生转动、 轴向窜动等问题,增大了键槽加工难度,影响键槽加工质量,制约了加工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装夹稳定、定位牢固、具有轴向定位功能的从动轴铣削键槽定位工装。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从动轴铣削键槽定位工装,它包括支撑座和压盖,支撑座包括本体A,本体A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面A,定位面A为一下凹形圆弧面,定位面A两侧的本体A上各设有一个螺栓孔;压盖包括本体B,本体B的下表面设有定位面B,定位面B为一个与定位面A相配合的上凹形圆弧面,定位面B两侧的本体B上各设有一个通孔B ;压盖设于支撑座之上,螺杆穿过通孔B,安装于螺栓孔内,螺杆上端部安装有螺帽。所述的定位面A下方的本体A上设有两个水平凸板,水平凸板上设有通孔A。所述的本体A下表面还设有一个半圆头平键。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圆弧形定位面代替原有V形定位面,增大了定位工装与轴的接触面积,且设有锁紧螺杆结构,使定位工装与轴接触更紧密,约束力大大提高,使得定位工装装夹稳定,定位牢固;定位工装的支撑座下表面设有与机床工作台上T型槽配合的半圆头平键,使得从动轴上位于同一直线的数个键槽能够一次性被加工完成,且能保证这些键槽位于同一直线上。因此本技术既提高了从动轴键槽的加工效率,也提高了键槽的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加工定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A,2-定位面A,3-螺栓孔,4_本体B,5_定位面B,6_通孔B,7_螺杆, 8-螺帽,9-水平凸板,10-通孔A,11-半圆头平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从动轴铣削键槽定位工装包括支撑座和压盖,压盖通过螺杆7和螺帽 8与支撑座压紧配合,支撑座包括本体Al,本体Al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面A2,定位面A2为一下凹形圆弧面,定位面A2两侧的本体Al上各设有一个螺栓孔3,如图2所示,定位面A2下方的本体Al上设有两个水平凸板9,每个水平凸板9上设有一个通孔A10,本体Al下表面还设有一个半圆头平键11。如图1所示,压盖包括本体B4,本体B4的下表面设有定位面B5,定位面B5为一个与定位面A2相配合的上凹形圆弧面,定位面B5两侧的本体B4上各设有一个通孔B6 ;压盖设于支撑座之上,通孔B6与螺栓孔3相对应,螺杆7穿过通孔B6,安装于螺栓孔3内,压盖由安装于螺杆7上的螺帽8压紧固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两个支撑座放在机床工作台上,将半圆头平键11 卡入机床工作台地T型槽内,用螺栓穿过通孔A10,将支撑座压紧在机床工作台上,然后将被加工件放入定位面A2内,再将压盖放到被加工件的上方,如图3所示,定位面B5压紧被加工件,螺杆7穿过通孔B6,拧紧于螺栓孔3内,再将螺帽8安装于螺杆7上并拧紧,完成定位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从动轴铣削键槽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座和压盖,支撑座包括本体A (1),本体A (1)的上表面设有定位面A (2),定位面A (2)为一下凹形圆弧面,定位面A (2) 两侧的本体A (1)上各设有一个螺栓孔(3);压盖包括本体B (4),本体B (4)的下表面设有定位面B (5),定位面B (5)为一个与定位面A (2)相配合的上凹形圆弧面,定位面B (5)两侧的本体B (4)上各设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鑫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