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氮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0176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氮无卤阻燃剂,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三聚氰胺、蜜白胺或蜜勒胺和尿素的混合水溶液均匀滴加到磷酸水溶液中,所述磷酸与三聚氰胺、磷酸与尿素的反应摩尔比分别为1∶0.5~4和1∶0.1~1,将反应产物干燥得到磷酸三聚氰胺和磷酸脲单体;(2)将磷酸三聚氰胺和磷酸脲单体粉碎后,在150℃~230℃进行预聚合,将预聚合产物与三聚氰胺按1∶0.01~0.3的质量比,在250℃~380℃进行二次聚合,得到产品磷-氮无卤阻燃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聚磷酸三聚氰胺的良好替代品,其性能远优于聚磷酸三聚氰胺,可应用于电子电器工业的玻纤增强PA66和以PBT为基的聚酯弹性体等多个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剂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材料的要求具有阻燃性能同时,绿色环保问题也被提上议程。卤系阻燃产品是否安全存在较大争议,因此环保型无卤阻燃剂成为阻燃剂研究与开发的热点。磷-氮系无卤阻燃剂是现代发展极快的一类环保型阻燃剂。其中聚磷酸三聚氰胺类无卤阻燃剂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类产品。但传统工艺生产的聚磷酸三聚氰胺具有热稳定性低,酸度高等缺点,应用到被阻燃高聚物时对材料的性能有影响。虽然人们一直在寻求改进聚磷酸三聚氰胺性能的方法,例如专利CN1733778A公开了一种通过加入金属离子进行改性的聚磷酸三聚氰胺盐,但引入的金属离子会对阻燃材料性能产生影响同时还造成操作复杂、成本增加等新问题;其它方法包括使用焦磷酸与三聚氰胺反应等制备的聚磷酸三聚氰胺,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聚磷酸三聚氰胺酸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稳定性好、水溶性低、耐候性好、酸度低的磷-氮无卤阻燃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稳定性好、水溶性低、耐候性好、酸度低的磷-氮无卤阻燃剂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磷-氮无卤阻燃剂,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氮无卤阻燃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氮无卤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剂在20°C的饱和水溶液PH值彡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氮无卤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n= 30 70、m = 5 50。4.制备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氮无卤阻燃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20°C 80°C,将三聚氰胺、蜜白胺或蜜勒胺和尿素的混合水溶液均勻滴加到磷酸水溶液中,所述磷酸与三聚氰胺、蜜白胺或蜜勒胺,磷酸与尿素的反应摩尔比分别为 1 0.5 4和1 0.1 1,且三聚氰胺、蜜白胺或蜜勒胺和尿素的总摩尔数与磷酸的摩尔比为0.8 4.1 1,将反应产物在50°C 150°C干燥6 30小时,得到三聚氰胺、蜜白胺或蜜勒胺的磷酸盐和磷酸脲单体的混合物;(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干燥后粉碎,在150°C 230°C进行预聚合,预聚合时间为2 8小时,将预聚合产物与三聚氰胺、蜜白胺或蜜勒胺按1 0.01 0.3的质量比,在 250°C 380°C进行二次聚合,二次聚合时间5 20小时,得到产品磷-氮无卤阻燃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磷-氮无卤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蜜白胺或蜜勒胺和尿素的混合水溶液滴加到磷酸水溶液中的滴加时间为1 10小时,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德洪丁忠锋王海涛陈磊冷爱荣
申请(专利权)人:寿光卫东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