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289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06:44
一种变压器骨架,设置有第一主绕线骨架、第二主绕线骨架、连接盖、上铁芯和下铁芯;第一主绕线骨架和第二主绕线骨架装配于连接盖的左右两端,上铁芯从上侧卡入第一主绕线骨架和第二主绕线骨架,下铁芯从下侧卡入第一主绕线骨架和第二主绕线骨架。连接盖设置为一工型腔,工型腔内固定设置有一隔壁。第一主绕线骨架设置有第一引脚端、第一槽孔及第一插入端。第二主绕线骨架设置有第二引脚端、第二槽孔及第二插入端。上铁芯设置有上基板、第一上卡脚和第二上卡脚,下铁芯设置有下基板、第一下卡脚和第二下卡脚。该变压器骨架的爬电距离符合安规要求,且具有体积小、铜线用量少、成本低廉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骨架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骨架。技术背景变压器是现代社会电子设备不可缺少的器件之一,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功能化,变压器的体积相对减小,由此导致变压器的安全性能要求也随之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变压器技术中,要求其必须符合安全爬电距离标准,即线圈与铁芯间在一定耐压要求下具有一定的爬电距离,以防空间耐压击穿。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爬电距离的需要,变压器骨架往往设置得比较厚,导致变压器整体体积较大,且存在浪费铜线、成本较高等缺陷。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爬电距离符合安规要求、体积小、铜线用量少、 成本低廉的变压器骨架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变压器骨架,该变压器骨架的爬电距离符合安规要求,且具有体积小、铜线用量少、成本低廉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本技术的一种变压器骨架,设置有第一主绕线骨架、第二主绕线骨架、连接盖、上铁芯和下铁芯;所述第一主绕线骨架和所述第二主绕线骨架装配于所述连接盖的左右两端,所述上铁芯从上侧卡入所述第一主绕线骨架和所述第二主绕线骨架,所述下铁芯从下侧卡入所述第一主绕线骨架和所述第二主绕线骨架,所述上铁芯与所述下铁芯卡入所述第一主绕线骨架和所述第二主绕线骨架的部分分别对应相抵接。上述连接盖设置为一工型腔,所述工型腔内固定设置有一隔壁。上述隔壁设置于所述工型腔中部。上述隔壁与所述工型腔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第一主绕线骨架设置有第一引脚端、第一槽孔以及与所述连接盖的左端装配的第一插入端,所述第一槽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引脚端和所述第一插入端之间,所述第一插入端与所述连接盖的工型腔相匹配。上述第二主绕线骨架设置有第二引脚端、第二槽孔以及与所述连接盖的右端装配的第二插入端,所述第二槽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引脚端和所述第二插入端之间,所述第二插入端与所述连接盖的工型腔相匹配。上述上铁芯设置有上基板、第一上卡脚和第二上卡脚,所述第一上卡脚和所述第二上卡脚固定设置于所述基板两端,所述第一上卡脚从上侧卡入所述第一槽孔,所述第二上卡脚从上侧卡入所述第二槽孔。上述下铁芯设置有下基板、第一下卡脚和第二下卡脚,所述第一下卡脚和所述第二下卡脚固定设置于所述基板两端,所述第一下卡脚从下侧卡入所述第一槽孔,所述第二下卡脚从下侧卡入所述第二槽孔,所述第一下卡脚与所述第一上卡脚抵接,所述第二下卡脚与所述第二上卡脚抵接。上述第一上卡脚、所述第二上卡脚与所述上基板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下卡脚、所述第二下卡脚与所述下基板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第一槽孔设置为矩形槽孔,所述第二槽孔设置为矩形槽孔,所述第一上卡脚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槽孔相匹配的矩形第一上卡脚,所述第二上卡脚设置为与所述第二槽孔相匹配的矩形第二上卡脚,所述第一下卡脚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槽孔相匹配的矩形第一下卡脚,所述第二下卡脚设置为与所述第二槽孔相匹配的矩形第二下卡脚。本技术的一种变压器骨架,设置有第一主绕线骨架、第二主绕线骨架、连接盖、上铁芯和下铁芯;所述第一主绕线骨架和所述第二主绕线骨架装配于所述连接盖的左右两端,所述上铁芯从上侧卡入所述第一主绕线骨架和所述第二主绕线骨架,所述下铁芯从下侧卡入所述第一主绕线骨架和所述第二主绕线骨架,所述上铁芯与所述下铁芯卡入所述第一主绕线骨架和所述第二主绕线骨架的部分分别对应相抵接。该变压器骨架通过连接盖左右两端组装第一主绕线骨架、第二主绕线骨架,并通过上铁芯和下铁芯分别从上侧、下侧卡入第一主绕线骨架和第二主绕线骨架,增加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得该变压器骨架符合安规要求,能够缩小产品体积,具有绕线用量少,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变压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图2的爆炸图。图4是图1的另一角度爆炸图。在图1至图4中,包括第一主绕线骨架100、第一引脚端110、第一槽孔120、第一插入端130、第二主绕线骨架200、第二引脚端210、第二槽孔220、第二插入端230、连接盖300、工型腔310、隔壁 320、上铁芯400、上基板410、4第一上卡脚420、第二上卡脚430、下铁芯500、下基板510、第一下卡脚520、第二下卡脚530、引脚60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变压器骨架,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设置有第一主绕线骨架100、第二主绕线骨架200、连接盖300、上铁芯400和下铁芯500。第一主绕线骨架100和第二主绕线骨架200装配于连接盖300的左右两端,上铁芯400从上侧卡入第一主绕线骨架100和第二主绕线骨架200,下铁芯500从下侧卡入第一主绕线骨架100和第二主绕线骨架200,上铁芯400与下铁芯500卡入第一主绕线骨架100 和第二主绕线骨架200的部分分别对应相抵接。第一主绕线骨架100和第二主绕线骨架200可以用作缠绕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 连接盖300两端将第一主绕线骨架100和第二主绕线骨架200装配,可以增加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爬电距离,便于其符合安规要求。连接盖300设置为一工型腔310,工型腔310内固定设置有一隔壁320,隔壁320 将工型腔310分隔为左右两个部分,左侧部分用于与第一主绕线骨架100装配,右侧部分用于与第二主绕线骨架200装配。隔壁320设置于工型腔310中部,不仅便于装配,而且成品变压器的性能更优良。优选将隔壁320与工型腔310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具有加工方便的特点。第一主绕线骨架100设置有第一引脚端110、第一槽孔120以及与连接盖300的左端装配的第一插入端130。第一槽孔120设置于第一引脚端110和第一插入端130之间,第一插入端130与连接盖300的工型腔310相匹配。第二主绕线骨架200设置有第二引脚端210、第二槽孔220以及与连接盖300的右端装配的第二插入端230,第二槽孔220设置于第二引脚端210和第二插入端230之间,第二插入端230与连接盖300的工型腔310相匹配。第一引脚端110、第二引脚端210分别设置有多个引脚600,引脚600可以设置为板上式或者破孔板式引脚。板上式和破孔板式引脚结构是本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第一插入端130插入工型腔310的左端,第二插入端230插入工型腔310的右端。 第一槽孔120和第二槽孔220用于装配所述上铁芯400和下铁芯500。上铁芯400设置有上基板410、第一上卡脚420和第二上卡脚430,第一上卡脚420 和第二上卡脚430固定设置于上基板410两端,第一上卡脚420从上侧卡入第一槽孔120, 第二上卡脚430从上侧卡入第二槽孔220。下铁芯500设置有下基板510、第一下卡脚520和第二下卡脚530,第一下卡脚520和第二下卡脚530固定设置于下基板510两端,第一下卡脚520从下侧卡入第一槽孔120, 第二下卡脚530从下侧卡入第二槽孔220,第一下卡脚520与第一上卡脚420抵接,第二下卡脚530与第二上卡脚430抵接。具体的,第一槽孔120设置为矩形槽孔,第二槽孔220设置为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浩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创慈磁性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