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丸包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734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9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丸包衣机,包括滚筒,滚筒后端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支承于轴承上,轴承与机架活动连接,转动轴的后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造丸包衣机的滚筒后端固定转动轴,转动轴与机架活动连接,转动轴的后端连接可驱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因此在操作该造丸包衣机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转动轴,进而由转动轴带动滚筒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丸体在滚筒内翻滚,由于丸体在翻滚的过程中不会触碰搅拌桨等尖锐物体,因此丸体不会轻易被损伤,从而使造丸的成品率更高,而且包覆的丸体外层更加均匀。另外,转动轴所支承的轴承与机架活动连接,因此转动轴能够带动滚筒相对机架进行摆动,从而可以调节滚筒的倾斜角度,在调节倾斜角度的过程中实现造丸的最佳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造丸包衣机,尤其包裹是药丸外层的包衣机械。
技术介绍
传统造丸包衣机一般包括滚筒,滚筒后端固定有转动轴,通过驱动转动轴进而驱动滚筒内的搅拌桨,通过搅拌桨的搅拌使药丸的外层均勻附上包覆层。但是搅拌桨在搅拌过程中容易损伤药丸,而且其搅拌也不是很非常均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丸包衣机,该包衣机在包覆丸体外层时不会轻易损伤丸体,而且包覆后丸体外层相对更加均勻。为此,本技术提供的造丸包衣机,包括滚筒,滚筒后端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支承于轴承上,轴承与机架活动连接,转动轴的后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由于本技术提供的造丸包衣机的滚筒后端固定转动轴,转动轴与机架活动连接,转动轴的后端连接可驱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因此在操作该造丸包衣机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转动轴,进而由转动轴带动滚筒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丸体在滚筒内翻滚,在翻滚的过程中丸体包覆上喷入的粉末形成的外层,由于丸体在翻滚的过程中不会触碰搅拌桨等尖锐物体,因此丸体不会轻易被损伤,从而使造丸的成品率更高,而且包覆的丸体外层更加均勻。另外,转动轴所支承的轴承与机架活动连接,因此转动轴能够带动滚筒相对机架进行摆动,从而可以调节滚筒的倾斜角度,在调节倾斜角度的过程中实现造丸的最佳效率。附图说明图中为本技术提供的造丸包衣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局部为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造丸包衣机,包括滚筒1,滚筒1后端固定有转动轴 2,滚筒1包括外筒IA和内筒1B,内筒IB设置于外筒IA底部,一般造丸材料置入内筒IB内, 转动轴2支承于轴承4上,轴承4与机架活动连接,转动轴2的后端与第一驱动电机6连接, 第一驱动电机6 —般配置减速机,通过CPU电子化统筹控制,在此第一驱动电机6与轴承4 固定一起。在本实施例中轴承4与转动轴2的结构关系以及轴承4与机架的结构关系具体如下转动轴2穿过球形件3,转动轴2支承在球形件3内的轴承4上,球形件3设置于安装座5内,安装座5固定于机架上,安装座5包裹球形件3,球形件3可在安装座5内转动, 球形件3可以如同万向节一样转动连接,这种结构使转动轴2既能够转动又可以摆动,而且结构极为牢固。如图所示,为了便于控制转动轴2的摆动,转动轴2的球形件后侧的部分转动连接有摆动控制机构,摆动控制机构控制转动轴2的上、下摆动,摆动控制机构包括升降筒7和升降杆8,升降杆8插入升降筒7内,升降杆8与升降筒7螺纹配合,升降杆8与固定在转动轴2上的支架9铰接,升降筒7配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电机10 —般配置减速机,通过CPU电子化统筹控制,第二驱动电机10的驱动轴11与升降筒7铰接,第二驱动电机10控制驱动轴11转动,在第二驱动电机10驱动驱动轴11转动时,驱动轴11又带动升降筒7转动,升降筒7与升降杆8螺纹连接部分顺着螺纹走势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升降杆 8上升时就向上撑起转动轴2,升降杆8下降时就向下拉动转动轴2,由此实现转动轴2的摆动控制。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11与升降筒7通过中间连接件12连接,中间连接件12的上端与升降筒7铰接,中间连接件12的下端与驱动轴11铰接,中间连接件12的上端相对升降筒7摆动轨迹所处平面与支架9相对升降杆8摆动轨迹所处平面相同,中间连接件12 的上端相对升降筒7摆动轨迹所处平面与驱动轴11相对中间连接件12摆动轨迹所处平面垂直。权利要求1.一种造丸包衣机,包括滚筒(1),滚筒(1)后端固定有转动轴O),其特征是转动轴 (2)支承于轴承(4)上,轴承(4)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O)的后端与第一驱动电机 (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丸包衣机,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轴O)穿过球形件(3),转动轴(2)支承在球形件(3)内的轴承(4)上,球形件(3)设置于安装座(5)内,安装座(5) 固定于机架上,安装座(5)包裹球形件(3),所述球形件(3)可在安装座(5)内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丸包衣机,其特征是所述滚筒(1)包括外筒(IA)和内筒(IB),内筒(IB)设置于外筒(IA)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丸包衣机,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轴O)的球形件C3)后侧的部分转动连接有摆动控制机构,摆动控制机构控制转动轴O)的上、下摆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丸包衣机,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轴O)的球形件C3)后侧的部分转动连接有摆动控制机构,摆动控制机构控制转动轴O)的上、下摆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丸包衣机,其特征是所述摆动控制机构包括升降筒(7) 和升降杆(8),升降杆(8)插入升降筒(7)内,升降杆(8)与升降筒(7)螺纹配合,所述升降杆(8)与固定在转动轴( 上的支架(9)铰接,所述升降筒(7)配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0), 第二驱动电机(10)的驱动轴(11)与升降筒(7)铰接,第二驱动电机(10)控制驱动轴(11) 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丸包衣机,其特征是所述摆动控制机构包括升降筒(7) 和升降杆(8),升降杆(8)插入升降筒(7)内,升降杆(8)与升降筒(7)螺纹配合,所述升降杆(8)与固定在转动轴( 上的支架(9)铰接,所述升降筒(7)配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0), 第二驱动电机(10)的驱动轴(11)与升降筒(7)铰接,第二驱动电机(10)控制驱动轴(11)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丸包衣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轴(11)与升降筒(7)通过中间连接件(12)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12)的上端与升降筒(7)铰接,中间连接件(12) 的下端与驱动轴(11)铰接,中间连接件(1 的上端相对升降筒(7)摆动轨迹所处平面与支架(9)相对升降杆(8)摆动轨迹所处平面相同,中间连接件(1 的上端相对升降筒(7) 摆动轨迹所处平面与驱动轴(11)相对中间连接件(1 摆动轨迹所处平面垂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丸包衣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轴(11)与升降筒(7)通过中间连接件(12)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12)的上端与升降筒(7)铰接,中间连接件(12) 的下端与驱动轴(11)铰接,中间连接件(1 的上端相对升降筒(7)摆动轨迹所处平面与支架(9)相对升降杆(8)摆动轨迹所处平面相同,中间连接件(1 的上端相对升降筒(7) 摆动轨迹所处平面与驱动轴(11)相对中间连接件(1 摆动轨迹所处平面垂直。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丸包衣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与轴承 (4)固定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造丸包衣机,包括滚筒,滚筒后端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支承于轴承上,轴承与机架活动连接,转动轴的后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由于本技术提供的造丸包衣机的滚筒后端固定转动轴,转动轴与机架活动连接,转动轴的后端连接可驱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因此在操作该造丸包衣机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转动轴,进而由转动轴带动滚筒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丸体在滚筒内翻滚,由于丸体在翻滚的过程中不会触碰搅拌桨等尖锐物体,因此丸体不会轻易被损伤,从而使造丸的成品率更高,而且包覆的丸体外层更加均匀。另外,转动轴所支承的轴承与机架活动连接,因此转动轴能够带动滚筒相对机架进行摆动,从而可以调节滚筒的倾斜角度,在调节倾斜角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爵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健牌药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