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301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18:32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取精选、清水洗净的制附子、制川乌、制乳香、生姜混合均匀,粉碎成100~120的药粉,灭菌消毒,制得散剂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祛风通络,温经散寒的功效,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尤其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
技术介绍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如治疗不当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人们的形象。目前,对面神经麻痹西医主要通过使用脱水、消肿、营养神经的西药进行治疗,但是病人痛苦大,费用高;中医主要通过针灸和口服中药进行治疗,但是见效慢、治疗繁琐; 或使用一些现代理疗设备进行治疗,但是相对费用高、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该药物以祛风通络,温经散寒为原则治疗,治疗效果好,费用低。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制附子8 10 制川乌 8 10 制乳香5 7 生姜2 4。上述各组份的药物可以制成膏剂、搽剂、散剂等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外用剂型,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剂型是散剂。本专利技术药物散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按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勻,粉碎成100 120目的药粉,灭菌消毒制得散剂产品。本专利技术散剂的使用方法散剂用开水调成糊状,药敷患侧,以外耳道为中心,上下各3公分,宽3公分的长条状。本专利技术组方中,制附子散寒止痛;制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制乳香活血止痛;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诸药合用,可以起到祛风通络,温经散寒的功效,对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并且价格低廉。为进一步考察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选择6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把63例病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3人。全部病例均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中的主要诊断依据1、起病突然;2、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3、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确诊为面神经麻痹。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注射250毫升,地塞米松10毫克,每日静滴1次,一周为一疗程; 治疗组采用本专利技术散剂药物,每日外用涂抹1次,一周为一疗程。 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面神经麻痹患者实验室数据见表1 : 表1面神经麻痹患者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 制附子8 10 制川乌 8 10 制乳香5 7 生姜 2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制成散全文摘要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取精选、清水洗净的制附子、制川乌、制乳香、生姜混合均匀,粉碎成100~120的药粉,灭菌消毒,制得散剂产品。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祛风通络,温经散寒的功效,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文档编号A61P25/02GK102512650SQ20111045440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吕建英, 王六贵, 马海军 申请人:山西振东开元制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军王六贵吕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振东开元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