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6923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30 16:14
一种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原料的用量有如下重量比例关系:聚苯胺:聚乙烯醇:N-甲基吡咯烷酮:去离子水=0.25~0.5:1~2.25:15~35:20~47.5;将聚乙烯醇溶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后,制成聚乙烯醇水溶液,将聚苯胺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溶液滴入上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70~85℃恒温水浴,充分搅拌,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将上述静电纺丝前驱液注入注射器中,使金属针头与高压电源相连,以接地的带有铝箔的平板作为接收装置,电压1-2万伏、接收距离10-2cm、流量55-125um/m进行纺丝,最后在干燥器中保存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制备出形貌可控的微纳米导电纤维,并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苯胺的出现虽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聚苯胺作为导电高分子的研究只是近20年的事情。在这期间,国内外相关研究者已对聚苯胺的结构、特性、合成、掺杂、改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对聚苯胺的应用研究的则较少。聚苯胺具有的种种特性使其在电池、防腐防污、抗静电、电子屏蔽、军事等领域具有极其诱人的应用前景,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认为聚苯胺是最有希望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导电高分子,因而近年来重新成为了研究热点。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各种环境对纤维的抗静电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于是出现了导电纤维,导电纤维不仅可以用来消除静电、吸收电磁波,而且在电信号响应方面有重要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设备和实验成本较低,纤维产率较高,制备出的纤维比表面积比较大,一般纤维直径在几十纳米到几个微米的范围内,并且适用于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静电纺丝的原理和设备非常简单,高压电源提供高压,正极接在纺丝喷头上,负极接地并接在铝箔上。实验时,将纺丝溶液装入带有纺丝喷头的容器内,并加上高压电场的作用,在喷头处形成“泰勒锥”;当电场力克服了溶液的表面张力时,就形成了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山张爽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