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735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9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及其制备工艺,由聚丙烯复合材料98~99.5wt%与发泡剂0.5~2wt%混合均匀后,由注塑机将其与PVC在模腔内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聚丙烯56~98%、无机填料0~25%、增韧剂POE?0~15%、抗氧剂0.1~1%、其他助剂0~3%;所述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适量发泡剂剂在复合材料体系中,使得所制得的产品具有更好的外观。2、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产品在保证复合材料外观的同时,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基本不受影响。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改善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件的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及其制备工艺,可用于汽车内饰,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和加工

技术介绍
聚丙烯因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物理、力学、化学性能,同时质轻、价廉,因而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件。由于聚丙烯本身光泽度较高,其舒适性及审美性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聚丙烯包覆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外观及舒适性,而在一些中高档车型中普遍应用。专利号为CN10135294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用微发泡聚丙烯-无纺布复合板材,其通过添加柠檬酸系发泡剂,经发泡挤出制得微发泡聚丙烯板材,再与无纺布复合制成复合板材,但其韧性较差、且成本较高。专利号为CN10172268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发泡复合板材,其先将聚丙烯与增韧剂造粒后,再同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和填料发泡挤出制得板材,最后与无纺布热压复合制得复合板。专利号为CN101835829A的中国专利在发泡粒子填充到模具中利用水蒸汽进行加热成形而获得了模具内发泡成形体,成形体变形小、尺寸稳定性良好、且表面性优异,但其未涉及到复合包覆的应用。通过注射机注射成型制备PVC包覆聚丙烯塑料件已有应用,但其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只是将PVC人造革置于模具型腔内固定就直接注塑,此时PP材料的后收缩很容易造成制品表面缩痕,以及鼓包、起泡等缺陷,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由聚丙烯复合材料98 99. 5wt%与发泡剂 0. 5 2wt%混合均勻后,由注塑机将其与PVC在模腔内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聚丙烯56 98%、无机填料0 25%、增韧剂POE 0 15%、抗氧剂0. 1 1%、其他助剂0 3% ;所述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分子式 C2H4N4O2,分子量为 116。本专利技术所适用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体系中所述的聚丙烯为熔体流动速率(测试条件230°C X2. 16kg)在5 60g/10min 之间的均聚聚丙烯或嵌段共聚丙烯;所述的无机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或它们的组合物,其粒径范围均为1 10微米;所述的增韧剂POE为线形乙烯-辛烯共聚物,密度为 0. 88 0. 90g/cm3,熔融指数为0. 5 15g/10min (测试条件190°C X 2. 16kg);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主抗氧剂可以选用受阻酚或硫酯类抗氧剂,如3114、1010和 DSTP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辅抗氧剂可以选用亚磷酸盐或酯类抗氧剂,如618、168等;所述的其他添加剂为颜色色粉或色母粒。上述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所述(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将聚丙烯、无机填料、增韧剂、抗氧剂或其他添加剂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3 5分钟;(2)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190 200°C,二区200 210°C,三区210 220°C,四区205 215°C ;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 2分钟,压力为12 18MPa,制得聚丙烯复合材料;(3)先将PVC人造革表皮置于模具型腔固定,聚丙烯复合材料与发泡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经由注塑机注塑,制得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件,其工艺为温度为200 230°C,压力为20 60MPa,速度为30 60。为了改善PVC包覆聚丙烯塑料件的外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聚丙烯材料的基础配方中加入偶氮二甲酰胺作为发泡剂,这种发泡剂可以提高材料尺寸稳定性,降低注塑过程中聚丙烯对PVC人造革包覆层的破坏,增强PVC包覆层与聚丙烯的结合力,从而有效地改善PVC包覆聚丙烯塑料件的外观,提高制品的表面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使用适量发泡剂剂在复合材料体系中,使得所制得的产品具有更好的外观。2、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产品在保证复合材料外观的同时,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基本不受影响。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改善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件的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实施例及对比例复合材料配方中,所用的聚丙烯为上海石化生产的共聚聚丙烯,商品牌号为M2600R。无机填料为1250目滑石粉,平均粒径为10微米。所用的增韧剂POE 为美国Dupont公司产的线形乙烯-辛烯共聚物,商品牌号Engage 8180,密度为0. 863g/ cm3,熔体流动速率为0.5g/10min。所用的主抗氧剂为英国ICE公司产的DSTP,商品牌号为Negonox DSTP,化学名称为硫代二丙酸十八酯,以及BASF公司产的3114,商品牌号为 Irganox 3114,化学名称为3,5- 二叔丁基_4_羟基苄基磷酸二乙酯。辅抗氧剂为BASF公司产的168,商品牌号为Irgafos 168,化学名称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所用的发泡剂为上海圣宇化工公司的偶氮二甲酰胺,淡黄色结晶粉末,分子量为116,分解温度195°C 200°C。树脂和各种添加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 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190 200°C,二区200 210°C,三区210 220°C,四区205 215°C ;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 2分钟,压力为12 18MPa。性能评价方式及实行标准将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粒子材料,在90 100°C的鼓风烘箱中干燥2 3小时,然后再将干燥好的粒子材料与发泡剂混合后,在注射成型机上进行注射成型测试样条。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件通过先将PVC表皮置于模具型腔固定,由注塑机注塑,制得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产成品。密度测试按ISO 1183-1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10*10*4mm ;拉伸性能测试按ISO 527-2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170*10*4mm,拉伸速度为 50mm/min ;弯曲性能测试按ISO 178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80*10*4mm,弯曲速度为2mm/ min,跨距为64mm,弯曲模量按切线方向进行;简支梁冲击强度测试按ISO 179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80*6*4mm,缺口深度为试样厚度的三分之一;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所得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弯曲模量的数值进行评判。表1实施例1-7及对比例1-7材料配方表(重量% )权利要求1.一种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其特征在于由聚丙烯复合材料98 99. 5wt%与发泡剂0. 5 2wt%混合均勻后,由注塑机将其与PVC在模腔内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聚丙烯56 98%、无机填料 0 25%、增韧剂POE 0 15%、抗氧剂0. 1 1%、其他助剂0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泡塑料,其特征在于在230°C, 2. 16kg的测试条件下,所述的聚丙烯为熔体流动速率在5 60g/10min之间的均聚聚丙烯或嵌段共聚丙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包覆聚丙烯微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兴宾张鹰张祥福周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