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5681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具有投射镜和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设置,支架为框形架体,支架转动连接旋转架,旋转架上安装投射镜,支架下部设有驱动支架上下方向转动的驱动电机,支架上固定连接趋光电机,趋光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旋转架花键连接,驱动旋转架左右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功能强大,传动稳定,能够完全提供汽车前照灯AFS系统中的灯光控制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车辆在弯道行车、坡道行车时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照明对交通安全有重要作用。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有效路面照明,目的不仅仅是增强人的视觉,最重要而且必须考虑的是要有明亮程度、颜色和立体感,同时还有形状和动作,以及亮度和颜色对比度。高性能前照灯以及其他后车灯,是实现“看得见和被看见” 的汽车照明的基本目标。汽车前照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煤油灯发展到白炽灯;然后发展到抛物面卤钨前照灯、自由曲面卤钨前照灯和投射系统前照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出现了以气体放电灯为光源的投影系统前照灯和自由曲面前照灯系统。汽车前照灯系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蕴含着对行车安全的不断追求。目前,在汽车前照灯的标准方面存在两种不同的标准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两者主要在近光配光上有较大的差别。欧洲标准特别注重对眩光的控制,因此在其配光上存在 15度的截止线,并且照度也比较低。而在美国,道路大多比较宽阔,因此对眩光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前照灯能够照得更远更亮就可以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进程的加快,人们迫切要求消除这两种标准之间的差别,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一种方法就是将两种标准中合理的部分综合起来形成以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协调。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包括多种功能的前照灯系统,它能根据不同的路况、天气而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这就是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即AFS系统。众所周知,作为传统前照灯,只能工作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下,但实际的道路使用状况、环境状况、气候状况等等情况非常复杂。比如岔路口多的乡间小路、弯道状况、路口转弯状况、在高速路上驾驶、在国道上驾驶、雨雾天气等。也正是这种复杂的道路环境和天气状况,使得交通安全仍然存在巨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根据路况需要调节前照灯照射方向的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具有投射镜和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设置,支架为框形架体,支架转动连接旋转架,旋转架上安装投射镜,支架下部设有驱动支架上下方向转动的驱动电机,支架上固定连接趋光电机,趋光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旋转架花键连接,驱动旋转架左右方向转动。上述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的支架下部设有滑动连接槽,滑动连接槽截面为 “C”形,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前端为球头,球头滑动设置在滑动连接槽中。上述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的趋光电机具有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与输出转轴连接。上述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的传动齿轮具有与输出转轴固定连接的伞齿、与步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杆、以及连接伞齿与蜗杆的双联齿轮。上述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的底座上设有限制伞齿最大转动角度的限位块。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结构紧凑,功能强大,传动稳定,能够完全提供汽车前照灯AFS系统中的灯光控制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车辆在弯道行车、坡道行车时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趋光电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3,本技术具有投射镜和支架1,所述支架1转动设置,支架1为框形架体,支架1转动连接旋转架2,旋转架2上安装投射镜,支架1下部设有驱动支架1上下方向转动的驱动电机3,支架1上固定连接趋光电机4,趋光电机4的输出转轴5与旋转架 2花键连接,驱动旋转架2左右方向转动,支架1下部设有滑动连接槽11,滑动连接槽11截面为“C”形,所述驱动电机3输出轴前端为球头31,球头31滑动设置在滑动连接槽11中, 趋光电机4具有底座41和设置在底座41上的步进电机42,步进电机42通过传动齿轮与输出转轴5连接,传动齿轮具有与输出转轴5固定连接的伞齿43、与步进电机42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杆44、以及连接伞齿43与蜗杆44的双联齿轮45,底座41上设有限制伞齿43最大转动角度的限位块4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具有投射镜和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1)转动设置,支架(1)为框形架体,支架(1)转动连接旋转架0),旋转架( 上安装投射镜,支架(1)下部设有驱动支架(1)上下方向转动的驱动电机(3),支架(1)上固定连接趋光电机G),趋光电机(4)的输出转轴( 与旋转架( 花键连接,驱动旋转架( 左右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下部设有滑动连接槽(11),滑动连接槽(11)截面为“C”形,所述驱动电机C3)输出轴前端为球头(31),球头(31)滑动设置在滑动连接槽(11)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趋光电机具有底座Gl)和设置在底座Gl)上的步进电机(42),步进电机0 通过传动齿轮与输出转轴(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具有与输出转轴( 固定连接的伞齿(43)、与步进电机0 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杆(44)、以及连接伞齿G3)与蜗杆04)的双联齿轮0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Gl)上设有限制伞齿(4 最大转动角度的限位块0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总成,具有投射镜和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设置,支架为框形架体,支架转动连接旋转架,旋转架上安装投射镜,支架下部设有驱动支架上下方向转动的驱动电机,支架上固定连接趋光电机,趋光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旋转架花键连接,驱动旋转架左右方向转动。本技术结构紧凑,功能强大,传动稳定,能够完全提供汽车前照灯AFS系统中的灯光控制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车辆在弯道行车、坡道行车时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文档编号B60Q1/06GK202279039SQ20112043125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刘云飞, 宋卫国, 江帅, 王爱国 申请人:大茂伟世通车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国江帅刘云飞宋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大茂伟世通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