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四维专利>正文

离心立式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12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金属矿、非金属矿等硬脆物料干式破碎粉磨和超细磨的离心立式磨机,由机座、进风室、破磨室、分选室和排出室构成,在破磨室内设置有含有数个板块锤的叶轮式水平转盘,分选室内安装有分级叶轮,在分选室内安置有进料装置和返料装置,分级叶轮与转盘分别安装在各自专门的立式转轴上,由各自配置的动力装置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破碎比大、自磨性能好、成品粒径范围窄且可调节、能量消耗低、维修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破碎粉磨机械,特别涉及利用物料旋转运动的离心力对物料进行破碎粉磨,且无需磨介的立式破碎粉磨机械。适用于金属矿与非金属矿等硬脆物料的干式破碎粉磨。利用物料自身的离心力使物料相互碰撞磨削从而达到对物料进行破碎粉磨,是破碎粉磨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专利号为ZL94202388.9的“无锤式超微粉碎机”,专利号为ZL97211505.6的“粉碎机”,专利号为ZL97213316.X的“直立式分级粉碎机”,专利号为ZL97215401.X的“高效超细磨机”等中国技术专利都先后公开了该类破碎粉磨机的主要技术。该类破碎粉磨机的结构主要包括物料排出室、分选室、破磨室和进风室,分选室内安置有旋转的分级叶轮,叶轮的出口与位于分选室上方的排出室相通,在分选室的壳体上安置有物料进料装置。位于分选室下方的破磨室内安装有含有数个板块锤的水平式转盘,环绕转盘的破磨室壳体内壁设置有耐磨衬层,转盘外缘与耐磨衬层之间是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与分选室和进风室相通。分级叶轮和转盘安装在各自独立的立式转轴上,且由各自独立的动力装置驱动。分级叶轮与转盘的距离较近,并且由倒锥形隔离盘将两者隔离开。已有技术的这类破碎粉磨机已具有不使用钢球、钢棒等磨介而能对较坚硬物料进行破碎粉磨的优点,且结构紧凑、重量轻、占地面积小、噪声小、破碎比大、成品粒径可以从细碎到细磨进行调节。但不足之处是分选室空间过于小,没有足够的高度,物流之间干扰大,粗细物料不能有序流动,增加了能耗,降低了分级锐度,其细磨性能特别是超细磨性能差,产品粒径分布范围还较大,机体的磨损仍较大,检修更换易损件不方便等缺点。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量分配利用好、分级调节方便有效、成品粒径分布窄、运行可靠的离心立式磨机。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高离心立式磨机的自磨性能,特别是超细自磨性能。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离心立式磨机包括进风室、破磨室、分选室和排出室,位于破磨室内安装在由专门配置的动力装置驱动的立式转轴上的转盘为叶轮式转盘,盘面上安装有数个板块锤,环绕转盘的破磨室壳体内壁设置有耐磨衬层,转盘外缘与耐磨衬层之间有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与分选室和进风室相通。分选室设置有物料进料装置和返料装置,返料装置由返料通道、返料通道进口调节板和返料管构成,进料装置的进料管出口和返料装置的返料管出口位于转盘上方。在分选室内顶部安置有分级叶轮,叶轮的出口与位于分选室上方的排出室相通,叶轮安装在由专门配置的动力装置驱动的立式转轴上。针对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环绕转盘的破磨室壳体内壁设置的耐磨衬层由数块可更换的耐磨衬板构成,耐磨衬板上设计有相互毗邻用于增强物料自磨性能的坑槽。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转盘为叶轮式结构,由上盖板、下盖板和位于上下盖板之间的叶片构成,下盖板中央部位的板面上加工有通气孔,位于上盖板中央的物料入口设置有物料分选筛。耐磨衬板上的坑槽沿破磨室壳体体壁母线方向至少有两圈,分别与转盘上的板块锤和叶轮式转盘的叶道出口相对应。在破磨室内位于转盘和耐磨衬板上的坑槽下方设置有环状气流导向盘,并通过其盘口沿安置在破磨室内。转盘中央上方设置有锥形隔离盘,隔离盘固置在壳体上,其盘口含接着进料管和返料管的出口。破磨室壳体内壁面与隔离盘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的物料筛选栅栏,栅栏固置在壳体上。分级叶轮的轮盘与物料排出室法兰之间的密封为迷宫式密封,且在分选室一侧的迷宫密封起始端的叶轮盘上设置反吹叶片。破磨室壳体壁为可用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夹套式结构。用于安装转盘的轴承座为用润滑油进行润滑冷却的密封套式结构。用于安装分级叶轮的轴承座为可用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夹套式结构。本技术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技术措施,如机中易损零部件对应的壳体部位设计有检修门等。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转盘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着附图图面说明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附图1和附图2,离心立式磨机整体为立式结构,由机座19、进风室16、破磨室30、分选室7和排出室37构成,主动力电机29、进风室壳体以及与进风室相通的料渣出口管18安置在机座上,进风室壳体上设置有兼之为检修门的进风门27。破磨室30的壳体为锥筒体,下端与进风室壳体固定联接,上端与分选室7壳体固定联接。分选室壳体为圆柱筒体。分选室的上方是排出室,其出口与强负压物料收集系统相连接。在分选室的壳体上设置进料装置和返料装置,进料装置由料斗5和进料管构成,返料装置由返料通道35、返料通道进口调节板36和返料管32构成,并且在返料管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设置有兼之为返料观察门的二次进风门33。进料管的出口和返料管的出口位于转盘盘面的上方。在分选室内顶部中央设置有分级叶轮6,分级叶轮安装在其专门的立式转轴38上,而转轴又通过夹套式结构的水冷轴承座2安装在分选室与排出室的壳体上,并由安装在分选室壳体上的专门配置的可调转速的电机3通过皮带传动机构1驱动。4是冷却水进出轴承座的水管。分级叶轮出口与排出室相通,叶轮的轮盘与排出室法兰之间的密封为迷宫密封,且在分选室一侧的迷宫密封起始端的叶轮盘上设置反吹叶片,以防止分选室内的物料直接进入物料收集系统。34是分选室的检修门。位于破磨室内的叶轮式水平转盘安装在其专门的立式转轴21上,转轴又通过由循环润滑油进行润滑冷却的夹套轴承座20安装在机架上,并由主动力电机29通过皮带传动机构22驱动。17是冷却润滑油进出油管。23是轴承座的密封盖。28是皮带松紧调节机构。转盘为叶轮式结构,由上盖板25、下盖板26、位于上下盖板之间的叶片14和加强筋41构成,叶片和加强筋分别位于盖板板面的外圆板面与内圆板面,在下盖板位于加强筋之间的板面上加工有若干个通气孔42。上盖板的中央部位为物料进入转盘上下盖板间通道的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顶部设计有分选筛44的隔离罩24。43为转盘轮毂。在上盖板的上板面设置有8个可转动90°的板块锤31,通过螺栓40安装在固置于盖板上的支架39上。环绕着转盘的破磨室壳体30内壁面设置有由数块可更换的耐磨衬板13构成的耐磨衬层,耐磨衬板上设计有两圈用于增强物料自磨性能的坑槽,一圈与转盘的板块锤31相对应,一圈与上下盖板之间的物料出口相对应。耐磨衬板与转盘外缘之间为环形间隙,该间隙与分选室和进风室相通。在转盘和耐磨耐层的下方设置有环状气流导向盘15,其盘口与耐磨衬板下边缘相接,并通过其盘口安置在破磨室壳体内。在转盘盘面的正上方悬置有锥形隔离盘8,隔离盘通过悬支臂9固置在破磨室壳体上,其盘口含接着进料装置进料管和返料装置返料管的出口。在破磨室壳体内壁与锥形隔离盘8之间设置有筛分栅栏10,栅栏有两层,相互交错布置,固置在破磨室壳体壁上。破磨室壳体壁为夹套结构,夹套内充有循环冷却水,12为冷却水进出水管。为了便于维修更换破磨室内的易损零件,在破磨室壳体上设置有检修门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主电机驱动的转盘高速旋转,位于转盘上盖板上的板块锤和上下盖板之间的叶片使盘面上的气体和叶片流道间的气体随转盘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气体从转盘中央向转盘外流动,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立式磨机,包括进风室、破磨室、分选室和排出室,位于破磨室内的转盘和位于分选室内的分级叶轮分别安装在各自的立式转轴上,由各自的动力装置驱动,转盘盘面安置有数个板块锤,环绕转盘外缘的破磨室壳体其内壁设置有耐磨衬层,转盘外缘与耐磨衬层之间为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与分选室和进风室相通,分级叶轮出口与排出室相通,进料装置安置在分选室壳体上,其特征是在分选室设置有由返料通道、返料通道进口调节板和返料管构成的返料装置,进料装置的进料管出口和返料装置的返料管出口均位于转盘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四维
申请(专利权)人:朱四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