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3651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外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所述外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是在将单晶硅切片而获得的硅晶片表面上形成外延层,从而制造外延硅晶片的方法,所述外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对掺杂砷并使电阻率为1.0~1.7mΩcm的单晶硅进行切片而获得硅晶片,通过在850~1200℃下对该硅晶片进行热处理,使其产生凹穴,并通过对该经热处理的硅晶片进行镜面研磨,去除所述产生的凹穴,然后,在该经镜面研磨的硅晶片表面上形成外延层。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如此一来,当在掺杂有砷的低电阻硅晶片上进行外延生长时,利用简易的方法,可以防止产生堆垛层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硅晶片表面上形成外延层的。
技术介绍
在大部分制造半导体电子零件的方法中,是利用通常所说的柴氏(czochralski method,CZ)法等来制造作为原材料的单晶硅。例如,在CZ法中,将单晶晶种浸渍于熔融的硅中,然后,慢慢提拉从而培养结晶。而且,有时在将此种单晶硅进行切片而制作的硅晶片上,生长例如外延层,从而制造外延硅晶片(也称为硅外延晶片)。此处,对利用公知技术的的一个实例加以说明。单晶硅棒通常是利用柴氏(CZ)法或浮区(FZ)法等来培养。切割经培养的单晶硅棒,并施加圆形加工(外圆磨削工序)以使直径一致。接着,由此单晶硅棒切出晶片状的硅晶片(切片加工工序),并施加倒角(斜面加工工序)以去掉切出的硅晶片的周边部的角。 并且,施加机械研磨(研磨(lapping)加工工序;在此阶段中称为经研磨晶片),以去除此硅晶片表面的凹凸,增加平坦度,将表面瑕疵最小化,并通过混酸蚀刻,去除机械研磨时硅晶片的表层上所形成的研磨应变层(蚀刻工序;在此阶段中称为经蚀刻晶片)。接着,施加用于消除氧供体的供体杀手(donor killer)热处理,或在晶片的背面上,形成低电阻晶片所需的用于防止自动掺杂作用的保护膜(防掺杂物挥发用保护膜)。然后,施加镜面研磨(镜面抛光工序;在此阶段中称为经抛光晶片),并经过在此经研磨的硅晶片的表面上形成外延层的工序,来制造外延硅晶片,所述镜面研磨是,用于通过化学性并且机械性地研磨(化学性机械研磨;CMP)机械性研磨中未能除掉的表面瑕疵,而使晶片的表面成为镜面状。此种,记载于例如专利文献1中。在此种用于外延生长的硅晶片的原材料单晶硅中,针对MOSFET等某种功率元件, 为了减少转换动作的电阻成分,也开始要求掺杂有大量砷或磷的超低电阻率的单晶。尤其, 在施加高温热处理的元件工序中,强烈要求掺杂有砷的超低电阻结晶,其中,砷的热扩散影响小于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599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当在用于外延生长的硅晶片中所使用的掺杂有砷的结晶为超低电阻时,如果以公知的工序条件制造外延硅晶片,可能会在生长的外延层中将产生大量堆垛层错(SF stacking fault),从而导致元件特性劣化。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在掺杂有砷的超低电阻硅晶片上使其外延生长时,利用简易的方法,可以防止产生堆操层错。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是在将单晶硅切片而获得的硅晶片表面上形成外延层,从而制造外延硅晶片的方法,所述的特征在于,至少,对掺杂砷并使电阻率为1. 0 1. 7mΩ cm 的超低电阻单晶硅进行切片而获得硅晶片,通过在850 1200°C下对该硅晶片进行热处理,使其产生凹穴(Pit),并通过对该经热处理的硅晶片进行镜面研磨,去除所述产生的凹穴,然后,在该经镜面研磨的硅晶片表面上形成外延层。如此一来,对掺杂砷并使电阻率为1. 0 1. 7mΩ cm的单晶硅进行切片而获得硅晶片,通过在850 1200°C下对该硅晶片进行热处理,可以使硅晶片内部的凹穴移动并产生于晶片表面。而且,通过对热处理后的硅晶片进行镜面研磨,可以有效地去除产生的凹穴。 通过如此地在去除凹穴的硅晶片上形成外延层,不会因外延层形成时或形成前的高温而导致在晶片表面上产生凹穴,可以有效率且确实地防止外延层发生堆垛层错。通过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可以利用简易的方法,在掺杂有砷的超低电阻硅晶片上,形成几乎无堆垛层错的外延层,从而制造高质量的外延硅晶片。此时,在对所述经热处理硅晶片进行镜面研磨时,优选以1 ΙΟμπι的去除厚度 (去除量)来进行镜面研磨。由于通过以此种去除厚度来进行镜面研磨,不仅可以去除晶片表面产生的凹穴, 还可以去除表层产生的凹穴,因此,可以确实地防止在形成外延层时,凹穴产生于晶片表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可以利用简易的方法,在掺杂有砷的超低电阻硅晶片上,形成几乎无堆垛层错的外延层,从而制造高质量的外延硅晶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的实施方式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图2是表示用于外延层生长的晶片的电阻率与外延层上发生的堆垛层错数量的关系的图表。图3是表示在实施例1 ((b)、(C))和比较例1 ((a))中制造的外延硅晶片的堆垛层错的分布的观察图。图4是表示在实施例2和比较例2中制作的用于外延生长的硅晶片的表面上发生的凹穴的分布的观察图。图5是表示由掺杂有砷的结晶所切出的晶片的电阻率的实际情形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先前以来,在掺杂砷的硅晶片(例如,电阻率1. 8 6. OmQcm)上进行外延生长, 并不会发生大量堆垛层错。但是,随着掺杂砷的硅晶片的低电阻化,发生了在外延层上产生堆垛层错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努力研究,结果调查了用于外延生长的硅晶片的电阻率与外延层上产生的堆垛层错数量的关系。调查结果示于图2。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如图2所示,从 1. 7mΩ cm以下的基板开始,堆垛层错数量开始增加,1. 65mΩ cm以下则大幅度增加。并且, 此种超低电阻率的掺杂有砷的结晶的电阻率的下限为1. OmQcm。在图5中,表示由掺杂砷的结晶切出的晶片的电阻率实际情形。图5的纵轴表示结晶棒数量(次数)。如图5所示, 难以制作电阻率为1. OmQcm的晶片,实际上无法制作电阻率未达1. OmQcm的掺杂砷的硅曰曰/To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发现此种外延层上发生的堆垛层错,是因外延生长时或生长前的高温而导致如上所述的在硅晶片表面上产生凹穴,并由于该凹穴发生堆垛层错,导致在由掺杂有高浓度的砷且电阻率为1. 7mΩ cm以下的单晶硅所获得的硅晶片上进行外延生长时的特有问题。并且,尝试在650°C 1300°C之间,一边改变温度条件一边对此种硅晶片施加热处理,从而发现通过在850°C以上进行热处理,可以使凹穴移动至晶片表面或表面附近。 并且,如果超过1200°C,将产生滑移错位。并且发现通过之后进行镜面研磨去除凹穴,在后续外延生长时,可以使晶片表面不产生凹穴,防止堆垛层错,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以下,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实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的实施方式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的,是在将单晶硅切片而获得的硅晶片表面上形成外延层,从而制造外延硅晶片的方法,至少,对掺杂砷并使电阻率为1.0 1.7!1^(^,尤其为1.0 1.65πιΩ cm的单晶硅进行切片从而获得硅晶片,通过在850 1200°C下对此硅晶片进行热处理,使其产生凹穴,并通过对经热处理的硅晶片进行镜面研磨,去除产生的凹穴,然后,在经镜面研磨的硅晶片表面上形成外延层。如此一来,对掺杂砷并使电阻率为上述电阻率的单晶硅进行切片而获得硅晶片, 通过在850 1200°C下对该硅晶片进行热处理,可以使硅晶片内部的凹穴移动并产生于晶片表面。而且,通过对热处理后的硅晶片进行镜面研磨,可以有效地去除产生的凹穴。通过如此地在经去除凹穴的硅晶片上形成外延层,不会因外延层形成时或形成前的高温而导致在晶片表面上产生凹穴,可以有效率且确实地防止外延层因凹穴发生堆垛层错。此时,用于产生凹穴的热处理的条件,除上述温度以外,并无特别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樫野久寿黛雅典
申请(专利权)人: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