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式破碎机的全组合式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56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的全组合式转子,其特征在于:它由转轴(1)、传力板(2)、锤板(3)和锤板支承座(6)组成,传力板(2)通过胀套(4)固定在转轴(1)上,传力板(2)之间用隔套(5)隔离;锤板支承座(6)通过锲块(8)固定在传力板(2)的槽体(7)中,锤板(3)通过锲块组(9)固定在锤板支承座(6)与传力板(2)之间的槽体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破碎机的转子,特别是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的全组合式转子
技术介绍
反击式破碎机是通过转子以30~50m/s线速度对物料进行打击,并抛射到反击板产生碰撞而使物料破碎。目前,几乎所有的反击式破碎机的转子在设计上均只把其中的锤板作为可拆卸更换的易损件,而转子体采用可焊接的低炭结构钢整体焊接加工而成,在受到破坏时必须整体更换。由于大部分物料的磨蚀性都较强,破碎过程中由低炭钢焊接的转子体在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均不能承受,而提高材料性能时,其焊接性能又大大下降,影响转子体整体强度。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使得反击式破碎机的应用范围局限于中软物料的破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方便、强度好、精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反击式破碎机的全组合式转子,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由转轴(1)、传力板(2)、锤板(3)和锤板支承座(6)组成,传力板(2)通过胀套(4)固定在转轴(1)上,传力板(2)之间用隔套(5)隔离;锤板支承座(6)通过锲块(8)固定在传力板(2)的槽体(7)中,锤板(3)通过锲块组(9)固定在锤板支承座(6)与传力板(2)之间的槽体内。在锤板支承座(6)的表面设有凹槽(10),在锤板(3)的表面设有凸块(11),凸块(11)卡在支承座(6)的凹槽(10)中。本技术的所有构件均为组合式安装,在部分构件损坏时可拆卸更换,更换很方便,而且在结构材料的选择上不受任何影响,完全可以根据破碎物料的情况选择足以对抗的材料制作转子,整体强度好,同时,由于各构件可采用灵活的加工手段进行加工,最终转子的精度优于现有技术的焊接式转子,转子动平衡更有保障,有利于整机性能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右向侧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锤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锤板支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它由转轴(1)、传力板(2)、锤板(3)和锤板支承座(6)组成,传力板(2)通过胀套(4)固定在转轴(1)上,传力板(2)之间用隔套(5)隔离;锤板支承座(6)装在传力板(2)的槽体(7)中并用锲块(8)固定,锲块(8)通过螺栓固定在传力板(2)上;锤板(3)装在锤板支承座(6)与传力板(2)之间的槽体内,并用锲块组(9)固定,在锤板支承座(6)的表面设有凹槽(10),在锤板(3)的表面设有凸块(11),凸块(11)卡在支承座(6)的凹槽(10)中。本技术中的所有构件可根据物料情况进行合理选材,分别加工;锲块(8)和锲块组(9)设计时,保证其自锁性,各构件在离心力作用下保持向锲块卡紧方向运动趋势,以保证联接的可靠性,并且所有紧固螺栓均隐藏于构件内部,以减少与物料的接触机会。权利要求1.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的全组合式转子,其特征在于它由转轴(1)、传力板(2)、锤板(3)和锤板支承座(6)组成,传力板(2)通过胀套(4)固定在转轴(1)上,传力板(2)之间用隔套(5)隔离;锤板支承座(6)通过锲块(8)固定在传力板(2)的槽体(7)中,锤板(3)通过锲块组(9)固定在锤板支承座(6)与传力板(2)之间的槽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击式破碎机的全组合式转子,其特征在于在锤板支承座(6)的表面设有凹槽(10),在锤板(3)的表面设有凸块(11),凸块(11)卡在支承座(6)的凹槽(10)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的全组合式转子,它由转轴、传力板、锤板和锤板支承座组成,传力板通过胀套固定在转轴上,传力板之间用隔套隔离;锤板支承座通过锲块固定在传力板的槽体中,锤板通过锲块组固定在锤板支承座与传力板之间的槽体内。本技术的所有构件均为组合式安装,在部分构件损坏时可拆卸更换,而且在结构材料的选择上不受任何影响,完全可以根据破碎物料的情况选择足以对抗的材料制作转子,整体强度好,同时,由于各构件可采用灵活的加工手段进行加工,精度优于现有技术的焊接式转子,转子动平衡更有保障,有利于整机性能提高。文档编号B02C13/28GK2899936SQ200620200280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朱东敏, 刘劲松 申请人: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东敏刘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