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顶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29666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4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其包括有至少一个主千斤顶、至少两个第一垫块及多个第二垫块,所述主千斤顶及所述第一垫块均置于建筑物底部的基础上、且所述主千斤顶的两侧分别置有一个第一垫块,其中,所述第一垫块的长度可调节,多个所述第二垫块固定于所述主千斤顶与建筑物之间、及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建筑物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主千斤顶与所述第一垫块交换承载建筑物的重量,来在建筑物与所述主千斤顶或所述第一垫块之间设置第二垫块,确保该建筑物顶升系统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工期短、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顶升
,尤其是指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技术背景现有的建筑物整体顶升装置包括托盘梁、手动千斤顶或电动千斤顶、垫块、垫板; 该顶升装置是通过根据每台千斤顶上部结构荷载情况及最大顶升量来设置每次顶升行程及垫块的数量。其中,垫块一般为钢、钢筋砼或纤维钢筋砼复合材料,在垫块中设预埋件以方便垫块的连接,而垫块的连接方式为栓连接或焊接。该顶升装置需在每次千斤顶达到最大行程时在垫块与托盘梁之间的间隙塞一定数量的垫板,当垫板达到垫块的模型高度后取出垫板置换为垫块;当垫块的数量超二个后,又需要将相邻的垫块迅速焊接或栓接,以达到稳定性要求;当垫块超一定高度后还要在垫块四周设钢筋或型钢以防止整体失稳。该顶升装置具有如下不足①随着建筑物被顶升的高度越高,垫块、垫板的数量随之越多,但是,多个垫块或多个垫板很难在一条垂线上,存在严重的整体失稳隐患,危及整个工程的安全。②在连接垫块时,需要在顶升现场进行焊接和栓接,现场的操作时间长,不利油压千斤顶的使用,如有千斤顶泄油现象,那整个顶升结构非常危险。③在托盘梁下方净空达到1. 3 1. 5时需搭建脚手架等操作平台,既增加了费用, 也不利于施工操作。同时也使现场环境更复杂易出现不可预见的工程安全问题。④普通的手动或电动千斤顶在长时间顶升受荷以及现场的灰尘较多的情况下,千斤顶易会不断有漏油现象,千斤顶的漏油会造成顶升力严重不足或失效,给顶升工作带来极大安全问题。⑤当垫块的模数较大,就需要较多的垫块,而垫块是每次顶升间隙在2 3mm就放入一块,不断地重复放置,对顶升垫块的总垂直度的控制增加了难度。⑥每次千斤顶顶升后,需要现场迅速放置垫块、垫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其安全性高、顶升工期短、费用低。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其包括有至少一个主千斤顶、至少两个第一垫块及多个第二垫块,所述主千斤顶及所述第一垫块均置于建筑物底部的基础上、且所述主千斤顶的两侧分别置有一个第一垫块,其中,所述第一垫块的长度可调节,多个所述第二垫块固定于所述主千斤顶与建筑物之间、及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建筑物之间。开始进行顶升时,先采用所述主千斤顶进行顶升;当所述主千斤顶将建筑物顶起一定行程后,所述主千斤顶停止顶升,将所述第一垫块固定于所述建筑物及基础之间;之后,再启动所述主千斤顶进行顶升,当所述主千斤顶将建筑物顶起一定行程后,在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建筑物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垫块,所述主千斤顶回油,在所述主千斤顶与所述建筑物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垫块;重复上述步骤,将建筑物顶升至需要高度。通过所述主千斤顶与所述第一垫块交换承载建筑物的重量,来在建筑物与所述主千斤顶或所述第一垫块之间设置第二垫块,确保该建筑物顶升系统的安全性。优选的是,所述主千斤顶为自锁式油压千斤顶,当所述主千斤顶到达预定行程之后,所述主千斤顶内能够自回油。当所述主千斤顶将建筑物被顶起一定行程后,所述主千斤顶自锁,进一步提高该建筑物顶升系统的安全性;同时,采用能够自动回油的所述主千斤顶,避免所述主千斤顶损坏,而引发漏油现象的发生。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垫块为螺纹千斤顶。优选的是,在建筑物柱的下方设有自锁转换平台,所述自锁转换平台包围于所述柱的外周,且相邻两个所述自锁转换平台通过型钢连接。优选的是,包括有自锁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围于所述柱的外周,其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所述连接机构的包围于所述自锁机构的外周,其内壁为与所述自锁机构相配合倾斜的内壁。其中,所述自锁机构为通过浇筑形成的钢筋砼,所述连接机构采用型钢建成。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垫块的两端均设有法兰盘,螺栓穿过所述法兰盘将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垫块连接、使所述第二垫块与建筑物底部固定;所述第一垫块的底部均设有法兰盘,螺栓穿过所述法兰盘使所述第一垫块与基础固定。本专利技术建筑物顶升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采用自锁转换平台可以可靠地把建筑物荷载进行转换,且顶升完成后也方便拆除,不会对原建筑物的结构有损伤;同时,在建造所述自锁转换平台时,通过型钢把每个所述自锁转换平台连接起来,加强了所述自锁转换平台的整体性,对建筑物在整体顶升时,防止建筑物出现应力过大重分布极为有利。②所述主千斤顶采用大吨位、大位移、自回油、自锁的油压千斤顶,在每进行一次顶升后,所述主千斤顶能够自回油,让行程复位,操作方便、快捷,且每次顶升后所述主千斤顶都能够进行自锁,油压不会长时间受力,防止了因主千斤顶漏油出现的安全问题,所述主千斤顶自锁后也可以方便第二垫块的安全拆除,大大提高了本建筑物顶升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再担心因主千斤顶的安全问题引发的建筑物顶升系统以及建筑物的安全。③所述第一垫块的长度可调节、与所述第二垫块的法兰盘固定方式的设置,使在顶升时仅需为工具式规范操作,普通工人亦能简单熟练掌握,所述第二垫块整体垂直度极易满足,不用担心第二垫块整体失稳,防止了建筑物顶升系统整体失稳的现象发生,进一步增强了该建筑物顶升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④直接采用所述第二垫块,不需要先放置钢板,施工工期、造价都可以有较大的节省,与同类工程相比可以节省工期和造价均可节省近30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建筑物顶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建筑物顶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在完成接柱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建筑物顶升系统,其包括有至少一个主千斤顶1、至少两个第一垫块2及多个第二垫块3,所述主千斤顶1及所述第一垫块2均置于建筑物底部的基础4 上、且所述主千斤顶1的两侧分别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垫块2,多个所述第二垫块3固定于所述主千斤顶1与建筑物之间、及所述第一垫块2与所述建筑物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垫块2 的长度可调节,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块2为螺纹千斤顶。开始进行顶升时,先通过所述主千斤顶1进行顶升;当所述主千斤顶1将建筑物顶起一定行程(一般即为所述主千斤顶1每次顶起的最大行程)后,所述主千斤顶1停止顶升,将所述螺纹千斤顶2固定于所述建筑物及基础之间,使所述螺纹千斤顶2固定于所述主千斤顶1的两侧,并拧紧所述螺纹千斤顶2的螺纹,所述主千斤顶1回油;之后,再重新启动所述主千斤顶1进行顶升,当所述主千斤顶1将建筑物顶起一定行程后,在所述第一垫块2 与所述建筑物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垫块3,所述主千斤顶1回油,在所述主千斤顶1与所述建筑物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垫块2 ;重复上述步骤,将建筑物顶升至需要高度(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建筑物顶升系统通过所述主千斤顶1与所述第一垫块2交换承载建筑物的重量,来在建筑物与所述主千斤顶1或所述第一垫块2之间设置第二垫块3,确保该建筑物顶升系统的安全性。在所述主千斤顶1建筑物顶升至一定行程后,所述主千斤顶1能够自锁,避免所述主千斤顶1发生回落现象,所述主千斤顶1为自锁式油压千斤顶。当所述主千斤顶1顶升至预定行程之后,所述主千斤顶1内能够自回油,使所述主千斤顶1的行程能够自动复位, 避免所述主千斤顶1的油缸被损坏而发生漏油现象。当所述主千斤顶1将建筑物被顶起一定行程后,所述主千斤顶1自锁,进一步提高该建筑物顶升系统的安全性。建筑物柱5的下方设有自锁转换平台6,所述自锁转换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伟平蒋利民李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鲁班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