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柔软整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663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0 18:54
一种织物柔软整理机,属于织物整理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滚筒支承架、转动地设置于滚筒支承架上的具有滚筒腔的滚筒、设在机架上的与滚筒传动连接的滚筒驱动机构和设在机架上的用于对滚筒提供高温空气的热空气供给机构,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滚筒架摆动驱动机构,该滚筒架摆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蜗轮蜗杆箱和蜗杆,第一电机与蜗轮蜗杆箱传动配合,并且由蜗轮蜗杆箱连同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右端的底部的居中位置,蜗杆的末端铰接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与所述滚筒支承架的右端端部的居中部位铰接。能避免织物产生张力,保障织物纤维的柔软稠密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织物整理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织物柔软整理机
技术介绍
如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知之理,针纺织物经染色后在进入后定型之前通常需要进行柔软整理,藉以使织物纤维的柔软稠密程度得到良好稳定。关于织物柔软整理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 CN2308615Y (高温高压可真空式摇料机)、CNM12667Y (喷雾构造经改进的摇粒机)、 CN2512798Y (空气动力循环式布匹高速摇粒机)、CN2480393Y (蒸汽喷淋式织物摇粒机)、 CN102061586A (一种摇粒机)、CN102021781A (气流式摇粒机)、CN201695248U (连续式织物压烫装置及压烫整理机)和CN200940213Y (汽流式布匹柔软整理机),等等。虽然并不限于上述例举的整理机大都是针对织物的后定型而言的,但是可以借鉴于柔软整理机。如前述,对织物进行柔软整理的目的是使织物纤维的柔软稠密程度得以稳定,以保障在日后的服用(穿着)过程中充分体现抗皱和免熨烫的效果,使面料持久保持挺刮。在柔软整理过程中,如果不足以消除对织物的张力,那么前述效果便难以保障。上面例举的专利方案均存在织物处理过程中产生张力的欠缺。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所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该前提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在对织物整理过程中有助于避免织物产生张力而藉以保障织物纤维的柔软稠密效果的织物柔软整理机。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织物柔软整理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滚筒支承架、转动地设置于滚筒支承架上的具有滚筒腔的滚筒、设在机架上的与滚筒传动连接的滚筒驱动机构和设在机架上的用于对滚筒提供高温空气的热空气供给机构,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滚筒架摆动驱动机构,该滚筒架摆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蜗轮蜗杆箱和蜗杆,第一电机与蜗轮蜗杆箱传动配合,并且由蜗轮蜗杆箱连同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右端的底部的居中位置,蜗杆的末端铰接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与所述滚筒支承架的右端端部的居中部位铰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机为正反转电机。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架的右端的至少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滚筒支承架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一信号采集器和一第二信号采集器,第一、第二信号采集器彼此上下对应,所述滚筒支承架的右端的至少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 第二信号采集器之间的部位延伸有一撞头,该撞头或与第一信号采集器接触,或与第二信号采集器接触。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信号采集器和所述的第二信号采集器均为微动开关、行程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滚筒支承架的右端并且朝向所述滚筒的一侧设置有彼此间隔的一对第一导轮,该对第一导轮各自枢轴设置在第一导轮座上,而第一导轮座固定在滚筒支承架上;在滚筒支承架的左端并且同样朝向滚筒的一侧设置有彼此间隔的一对第二导轮,该对第二导轮各自枢轴设置在第二导轮座上,而第二导轮座固定在滚筒支承架上;所述的滚筒的右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导轮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一滚圈,该第一滚圈与第一导轮构成滚动副,滚筒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导轮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滚圈,该第二滚圈与第二导轮构成滚动副,并且在滚筒的左端的外壁上固设有一用于与所述滚筒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皮带轮圈;在滚筒支承架的左端构成有一门字架,在该门字架的顶横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第二导轮的位置设置有一对第三导轮,各第三导轮枢轴设置在第三导轮座上,而第三导轮座与顶横梁固定,其中所述的第二滚圈还与一对第三导轮构成滚动副。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的左端的对应位置各固定有一第一轴座,在该对第一轴座之间枢轴设置转轴,而所述的滚筒支承架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转轴的位置间隔地固设有一对支座,该对支座与转轴铰接连接。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滚筒的壁体上分布有与所述滚筒腔相通的气孔,以及,在滚筒腔的腔壁上并且沿腔壁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一组泼布导条,其中滚筒腔的左端的进布口和右端的出布口是不封闭的,所述的一组泼布导条的数量为3-12根,相邻泼布导条之间的间距相等,各泼布导条的横截面形状呈Λ字形,并且各泼布导条的横截面自进布口朝着出布口的方向逐渐缩小。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滚筒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 传动轮和传动带,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左端,并且与所述滚筒的一侧相对应,传动轮固定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头上,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传动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所述的皮圈轮圈上。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电机为正反转电机。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热空气供给机构包括箱体、 第一、第二风机和换热器,箱体固定在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的滚筒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相对应,在该箱体的下方构成有一换热器腔,第一、第二风机彼此面对面设置在箱体上,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的换热器腔内并且对应于第一、第二风机的下方,其中箱体的出风口与滚筒相对应,而换热器具有一热介质引入接口和一介质引出接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由增设的滚筒架摆动驱动机构改变对滚筒支承架的上下摆幅,以避免织物产生张力,保障织物纤维的柔软稠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左、右、上、下、左端和右端等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词语(概念)均是针对图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此不能以图示位置的变化对本技术方案构成限制。敬请参见图1,给出了框架式的并且大体上呈长方体的机架1,在该机架1的右端的一侧即前侧(图示位置状态)固定有一第一信号采集器12和一第二信号采集器13,第一、 第二信号采集器12、13彼此上、下对应,并且第一、第二信号采集器12、13在本实施例中均使用行程开关,然而并不排斥使用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者霍尔感应元件(器件),也就是说,如果将行程开关更换成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者霍尔感应元件,那么毫无疑问属于等效性替代而依然受到本技术的保护。第一、第二信号采集器 12、13均由线路与另行配备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在机架1的左端的偏下部的两侧各固定有一轴座14,即具有一对轴座14,在该对轴座14之间转动地设置有一转轴141,也就是说,转轴141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一对轴座14中的其中一个轴座14上,而转轴141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一对轴座14中的另一个轴座14上。一滚筒架摆动驱动机构2被固定在一固定板M上,该固定板M固定在机架1的右端的底部,并且位于该右端的居中位置。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滚筒架摆动驱动机构2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一电机21、蜗轮蜗杆箱22和蜗杆23,第一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柔软整理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滚筒支承架(3)、转动地设置于滚筒支承架C3)上的具有滚筒腔Gl)的滚筒G)、设在机架(1)上的与滚筒(4)传动连接的滚筒驱动机构(5)和设在机架(1)上的用于对滚筒(4)提供高温空气的热空气供给机构(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滚筒架摆动驱动机构O),该滚筒架摆动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蜗轮蜗杆箱0 和蜗杆(23),第一电机与蜗轮蜗杆箱0 传动配合,并且由蜗轮蜗杆箱0 连同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右端的底部的居中位置,蜗杆的末端铰接有一连接头031),该连接头(231)与所述滚筒支承架C3)的右端端部的居中部位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柔软整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机为正反转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柔软整理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1)的右端的至少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滚筒支承架(3)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一信号采集器(1 和一第二信号采集器(13),第一、第二信号采集器(12、1 彼此上下对应,所述滚筒支承架(3)的右端的至少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信号采集器(12、13)之间的部位延伸有一撞头(31),该撞头(31)或与第一信号采集器(1 接触,或与第二信号采集器(1 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柔软整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信号采集器(12)和所述的第二信号采集器(1 均为微动开关、行程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柔软整理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滚筒支承架(3)的右端并且朝向所述滚筒(4)的一侧设置有彼此间隔的一对第一导轮(32),该对第一导轮(32) 各自枢轴设置在第一导轮座(321)上,而第一导轮座(321)固定在滚筒支承架C3)上;在滚筒支承架(3)的左端并且同样朝向滚筒的一侧设置有彼此间隔的一对第二导轮(33), 该对第二导轮(3 各自枢轴设置在第二导轮座(331)上,而第二导轮座(331)固定在滚筒支承架C3)上;所述的滚筒(4)的右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导轮(3 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一滚圈(43),该第一滚圈与第一导轮(3 构成滚动副,滚筒(4)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导轮(33)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滚圈(44),该第二滚圈04)与第二导轮(33)构成滚动副,并且在滚筒(4)的左端的外壁上固设有一用于与所述滚筒驱动机构( 传动连接的皮带轮圈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勇许捷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