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再传专利>正文

脱水粉碎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45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脱水粉碎干燥机,主要包含有机座、滚筒、搅刀、马达及容筒等构件,机座上设一支撑座悬置一细网滚筒,并在筒内设具数组搅刀,使滚筒及搅刀各受一马达带动,可以各自同时旋转,具有同时脱水及搅拌粉碎的作用;且滚筒受一容筒套置,容筒上并具有入风管、入水管及在后端、底部设一排风管及排水口,藉以可将热风导入,烘干滚筒内原料,或预冲水中和,再行多次脱水搅碎及干燥作业,使原料达到所需的状态。具有体积小,一机多用,经济效益高,成本低的优点,便于自动控制,是一种经济实用的产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脱水粉碎干燥机,特别是集脱水、粉碎及干燥作用于一体的脱水粉碎干燥机。接,目前一般工业、食品原料在产制过程中或进口之际,其乃以大体积的块状形态存在,并多含有水份;而有诸多产品为使用之方便性及保持时效的问题,乃需加以制成细粒状,并脱去其水份,以令具长时间的保存效果,或作他种用途;而就现今产业界用以将原料脱水、粉碎成细粒及干燥去除水份的作业方式,乃是藉自独立的脱水机粉碎机(或为研磨、搅拌机)及干燥装置,其间并以输送装置连结,以形成完整的流程;惟,习知单机分别设置的作业方式,不仅各机的总和成本高,其间的输送装置亦具成本开销,且分段的脱水、粉碎的干燥作业耗费时间长,经济效益低,又各机采单一功能化,无法移作他用,通用价值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脱水粉碎干燥机,乃藉其三机一体的结构,令原料的脱水粉碎及干燥作业一并于机内进行完成,且具相辅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一机座横向悬设一细网状的滚筒,具其内设置数组可定角度摆动的搅刀,并令滚筒及搅刀各受一马达带动,而可各自同时旋转,藉以达致脱水及搅拌粉碎的作用,且于滚筒外以一容筒架置于机座的滑轨,而可移行套置滚筒,其筒上并具有入风管、入水管及于后端底部设一排风管与排水口,藉之可将热风导入烘干滚筒中原料,或对原料再行冲水中和,进行多次脱水搅碎及干燥作业,具有一机多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减少体积等优点。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图式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组合外观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剖视图。(二)图号部分(1)机座(11)支撑座(111)盖板 (12)滑轨(2)滚筒(21)细网(22)筒盖 (221)进料口(222)穿孔 (23)转轴(24)轴杆 (3)搅刀(31)套筒 (32)刀刃(321)肋体 (322)刀片(4)容筒(41)油压缸(42)门盖 (43)排风管(44)主入风管 (441)支管(44’)副入风管 (45)入水管(46)排水口 (47)支脚(471)滑轮 (5)(6)马达(7)电热装置(8)鼓风机(9)水泵参阅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至少包含有一机座(1)、一滚筒(2)、数组搅刀(3)、一容筒(4)及二马达(5)(6)等构件;其中机座(1),是一平台式座体,其一侧设有一支撑座(11),供滚筒(2)转轴(23)穿置枢结,且支撑座(11)上具一盖板(111),并于另侧平台上适设二道滑轨(12);滚筒(2),是一格子状骨肋的筒体,其筒体内乃覆置细网(21),其一端筒盖(22)设有一较大的进料口(221)及数穿孔(222),另端筒盖延伸一转轴(23)穿枢于机座(1)支撑座(11),并受一马达(5)带动;又,其转轴(23)内置一轴杆(24)延伸至滚筒(2)中,其杆端亦与另一马达(6)藉传动元件相连结;搅刀(3),是于一套筒(31)一侧枢结一刀刃(32),其刀刃(32)乃以一肋体(321)端部形成一铲状刀片(322),且肋体(321)与套筒(31)相枢连而可相对适当角度摆动,并藉套筒(31)套结于轴杆(24)上;容筒(4),是一端成开放的中空筒体,其另一封闭端乃设为一受油压缸(41)控制可自由启闭的门盖(42),盖上并具一排风管(43),且于容筒(4)上侧设有主、副入风管(44)(44’)与入水管(45),及于底部形成排水口(46);另于筒体底侧设有具滑轮(471)的支脚(47),乃供容筒(4)可架置于机座(1)的滑轨(12),而利滑移套置滚筒(4)并对合于支撑座(11)的盖板(111);又,主、副入风管(44)(44’)乃与一电热装置(7)及鼓风机(8)相接,且主入风管(44)延伸一支管(441)通至滚筒(2)而接设于筒盖(22)的中心穿孔(222),而入水管(45)则另接一水泵(9);马达(5)(6),是固设于机座(1)支撑座(11)旁侧,分别带动滚筒(2)及搅刀(3)正逆旋转。而藉由上述诸构件的组合,如图3所示,乃令搅刀(3)位于滚筒(2)内,滚筒(2)则受容筒(4)的包覆;当本专利技术实施作业时,乃令油压缸(41)作动开启容筒(14)的门盖(42),复由滚筒(2)的进料口(221)将原料倒于滚筒(2)中,而后关闭容筒(4)门盖(42)并预定运作时间,其一经启动,是令搅刀(3)及滚筒(2)各自受马达(5)(6)带动同时旋转,而藉由旋转的细网(21)滚筒(2)的离心力作用,使筒内原料所含的水份迳由细网(21)的网隙脱至容筒(4)内壁,复沿筒壁流至底部排水口(46)排出;同时,搅刀(3)可对结块的原料搅拌打碎,使成较小单位的个体,令其所含水份可完全脱除,达致脱水、粉碎双重相辅相成的效果;而于脱水搅拌至一定程度,欲予干燥时,乃利用容筒(4)上的主、副入风管(44)(44’)藉外接电热装置(7)及鼓风机(8)所产生的热风将其导入容筒(4)及滚筒(2)内,即可对滚筒(2)中的原料加予烘干;再者,若原料是需冲洗或稀释中和,乃可藉由容筒(4)上的入水管(45)于搅拌脱水中或脱水后,以水泵(9)将水高压导入,以进行多道的脱水、搅碎作业,及于后续再利用主、副入风管(44)(44’)施以干燥加工;更者,该入水管(45)亦可作为清洗滚筒(2)及搅刀(3)的装置,以方便不同性质的原料的再度使用。另,于作业完毕取料时,同前述亦藉油压缸(41)令容筒(4)之门盖(42)开启,复使滚筒(2)适度转移令进料口(221)位于下侧,即可方便原料的取出。又,上述滚筒(2)、搅刀(3)及容筒(4)主、副入风管(44)、(44’)与入水管(45)的结构,其脱水、搅拌粉碎及干燥、中和清洗等运作过程,是可采机电整合的技术适予自动控制,而有如目前家庭中所使用的微电脑洗衣机一般方便,对时下产业界而言,无非是一经济实用的产品。权利要求一种脱水粉碎干燥机,包括一机座、一滚筒、数组搅刀、一容筒及二马达,特征在于该机座上有一支撑座供滚筒转轴穿枢,且支撑座上设一盖板,并在机座两侧分别设具二马达及二道滑轨;该滚筒是以一格子状骨肋的筒体内覆置细网,其一端筒盖设有一进料口及数穿孔,另端则延设一转轴穿枢在机座支撑座形成一悬置状态,并受一马达连动,且该转轴内复穿枢一轴杆延伸至滚筒中,杆端亦与另一马达连动;搅刀是以一套筒枢结一刀刃,通过套筒套结在滚筒内的轴杆,其刀刃并可适度摆动;容筒是一端开放的中空筒体,其另一封闭端设一受油压缸控制启闭的门盖,盖上具一通风管,且容筒上侧设有入风管与入水管,并在底部及后端形成排水口和排风管,筒体座侧设有具滑轮的支脚,使容筒架置在机座的滑轨上以滑移套置滚筒,而使开放端对合在支撑座的盖板;数组搅刀伸置在滚筒内,滚筒及搅刀各受一马达带动,可以各自同时旋转,容筒则包覆滚筒。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脱水粉碎干燥机,主要包含有机座、滚筒、搅刀、马达及容筒等构件,机座上设一支撑座悬置一细网滚筒,并在筒内设具数组搅刀,使滚筒及搅刀各受一马达带动,可以各自同时旋转,具有同时脱水及搅拌粉碎的作用;且滚筒受一容筒套置,容筒上并具有入风管、入水管及在后端、底部设一排风管及排水口,藉以可将热风导入,烘干滚筒内原料,或预冲水中和,再行多次脱水搅碎及干燥作业,使原料达到所需的状态。具有体积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水粉碎干燥机,包括一机座、一滚筒、数组搅刀、一容筒及二马达,特征在于:该机座上有一支撑座供滚筒转轴穿枢,且支撑座上设一盖板,并在机座两侧分别设具二马达及二道滑轨;该滚筒是以一格子状骨肋的筒体内覆置细网,其一端筒盖设有一进料口及数穿孔,另端则延设一转轴穿枢在机座支撑座形成一悬置状态,并受一马达连动,且该转轴内复穿枢一轴杆延伸至滚筒中,杆端亦与另一马达连动;搅刀是以一套筒枢结一刀刃,通过套筒套结在滚筒内的轴杆,其刀刃并可适度摆动;容筒是一端开放的中空筒体,其另一封闭端设一受油压缸控制启闭的门盖,盖上具一通风管,且容筒上侧设有入风管与入水管,并在底部及后端形成排水口和排风管,筒体座侧设有具滑轮的支脚,使容筒架置在机座的滑轨上以滑移套置滚筒,而使开放端对合在支撑座的盖板;数组搅刀伸置在滚筒内,滚筒及搅刀各受一马达带动,可以各自同时旋转,容筒则包覆滚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再传
申请(专利权)人:卢再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