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45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均匀地搅拌处理物而形成均一粒度的粒状物,在罐2中可转动地设置高速转轴5和低速转轴6,在罐2内的底部设下搅拌部件7,上方设上搅拌部件9,下搅拌部件7连在低速转轴6上,上搅拌部件9连在高速转轴5上。下搅拌部件7有多根搅拌桨叶8,其前端有向上起的突起8a。上搅拌部件9有多根搅拌桨叶10,分上下多段设置,其转动方向的前侧以特定角度向上或向下倾斜。下搅拌部件7将罐2内的处理物25和粘合剂26提升并汇集在内侧,上搅拌部件9对其施加剪切力和离心力,进行搅拌、造粒、粉碎,形成合适粒度的粒状物。(*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造粒机,特别是涉及在搅拌罐内用搅拌浆叶对处理物和粘合剂一起进行搅拌、造粒、粉碎以形成所需粒度的粒状物的搅拌造粒机。通常的搅拌造粒机是在罐内加入粉状处理物和适量的粘合剂进行搅拌、造粒、粉碎,使处理物形成适宜粒度的粒状物。在这样的搅拌造粒机中,罐内设有上下一组能旋转的搅拌浆叶,搅拌浆叶对处理物和粘合剂施加剪切力和离心力并进行搅拌、造粒及破碎,形成所需粒度的粒状物。而且,上下一组的搅拌浆叶安装在同一旋转轴上,由于以同一转速在同一方向转动,因而对罐中心附近和内壁面附近产生的剪切力、离心力不同,在罐的中心部会出现处理物的滞留,或在罐的内壁面出现处理物的粘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处理物整体的均匀搅拌,不能形成均一粒度的粒状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建议将罐内上下一组能转动的搅拌浆叶设计成,不同的搅拌浆叶连结在转向不同的转轴上,下侧的搅拌浆叶以低速转动,而上侧的搅拌浆叶以高速转动。在这样的搅拌造粒机中,罐内的处理物被低速转动的下侧搅拌浆叶提升流动而聚集在内侧,而且,搅拌浆叶转向前方部分的处理物形成一大堆。因此,由于形成堆的处理物被高速转动的上侧搅拌构件施以向下流动的剪切力,在罐内加入粘合剂一起进行搅拌造粒、粉碎时,形成了所希望粒度的粒状物。但是,由于下侧搅拌浆叶朝罐底部分的面积大,搅拌处理物时阻力变大,粘附在罐底的处理物的数量增加,电能消耗也变大了。另外,由于搅拌浆叶的形状使处理物的上升力变小,难以实现处理物整体的均匀搅拌,不能形成粒度均匀的粒状物。特公昭59-21649公开了防止罐底和内壁面粘附处理物的搅拌造粒机。该搅拌造粒机在罐的底面侧设有搅拌浆叶,在搅拌浆叶上方的罐内设有破碎浆叶,搅拌浆和破碎浆装在不同的转轴上,从而可以不同方向转动。在这种搅拌造粒机中,罐内投入的处理物由于搅拌浆叶的低速转动而向上提升,并聚集在搅拌浆前端突出部内侧,在搅拌浆转向前方部分形成一堆处理物。这样形成的成堆处理物,由于施加高速破碎浆叶转动所产生的剪切力而被粉碎,与在罐内投入的粘合剂一起搅拌造粒、进行粉碎而成为所需粒度的粒状物。然而,在上述那样的搅拌造粒机中,由于搅拌浆驱动源的旋转中心与搅拌浆的两端大致成一直线位置,因而转动时负荷非常大,随着处理物在罐底面侧的粘附,处理物向上的提升力变小。因此,即使破碎浆叶高速转动也不能使处理物全体得到均匀的搅拌,不能形成粒度均匀的粒状物。另外,在大型罐中投入处理物和粘合剂的情况下,罐的拆装需要不少时间,搅拌浆的修理、更换等非常维修也日常麻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前的不足,提供可用小的驱动力搅拌,同时可防止处理物在罐底面和内壁面的粘附,使处理物全体得到均匀的搅拌而成为均匀粒度的粘状物,而且即使用大型罐也容易维修的搅拌造粒机。为了解决以前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对机内投入的处理物及粘合剂进行搅拌、造粒和粉碎以制造所需大小的粒状物的搅拌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可装处理物和粘合剂的罐;在罐底面中央设有可在相反方向转动的低速旋转部件和高速旋转部件;在上述罐底面侧的上述低速旋转部件上连有使罐内的处理物及粘合剂向上提升并向内侧汇集的下搅拌部件,在上述下搅拌部件的上方位置的上述高速旋转部件上连有使上述处理物和粘合剂提升及下降并对处理物施加剪切力和离心力的上搅拌部件,由上述下搅拌部件和上搅拌部件形成所需大小的粒状物。而且,上述下搅拌部件由至少2根搅拌浆叶构成,各搅拌浆叶的一端与上述低速旋转部件相连结,更进一步该端位于由上述低速旋转部件的中心与下搅拌部件另一端所成的连线的转向后方。再者,上述下搅拌部件的另一端部沿罐的内壁向上翘起。上述的上搅拌部件由至少2根搅拌浆叶分设在至少上下2段,上段的浆叶在转向的前侧向上倾斜,下段的浆叶在转向的前侧向下倾斜。另外,前述罐内还设有内部冷却/加热用夹套、投入粘合剂用的进料喷咀和排放内部气体用的通气过滤器。再者,上述罐的上部为截头圆锥筒状,下部为碗状,两部分可以分开,罐附近设有分开上下罐用的拆开手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对机内投入的处理物和粘合剂进行搅拌、造粒、粉碎以制造所需大小的粒状物的搅拌造粒机,其特征是,具有可装纳处理物及粘合剂并由截头圆锥筒状的上罐和可与上罐分开的碗状下罐构成的罐,在罐的附近设有用来装卸上罐和下罐的装卸手段,在罐的底面中央位置设有可在相互相反方向转动的低速旋转部件及高速旋转部件,在上述罐底面侧位置的上述低速旋转部件上连结有使处理物及粘合剂提升并向内侧汇集的下搅拌部件,在上述下搅拌部件的上方位置和上述高速旋转部件上连续有使处理物及粘合剂提升及下降并对处理物施加剪切力和离心力的上搅拌部件,由上述下搅拌部件及上搅拌部件形成所需大小的粒状物。而且,上述下搅拌部件由至少2根搅拌浆叶形成,各搅拌浆叶的一端连结在上述低速旋转部件上,且该端位于由上述低速旋转部件的中心与下搅拌部件另一端形成的连线的旋转方向的后方位置。再者,上述下搅拌部件的另一端沿罐的内壁向上翘起。另外,上述上搅拌部件由至少2根搅拌浆叶构成并至少分上下2段设置,上段浆叶在转向的前侧向上倾斜,下段的浆叶在转向的前侧向下倾斜。上述罐还设有内部冷却/加热用夹套、投入粘合剂用的进料喷咀和排出内部气体用的通气过滤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对机内投入的处理物及粘合剂进行搅拌、造粒及粉碎以制造所需大小的粒状物的搅拌造粒机,其特征是,具有可以容纳处理物及粘合剂并由截头圆锥筒状上罐和可与上罐分开的碗状下罐形成的罐,在该罐的附近设有用来装卸上罐和下罐的装卸手段,在上述罐的底面中央设有相互可以相反方向转动的低速旋转部件和高速旋转部件,上述罐的底面位置设有至少由2根搅拌浆叶形成的下搅拌部件,各搅拌浆叶的一端与上述低速旋转部件相连结,且该端位于由上述低速旋转部件的中心与下搅拌部件的另一端形成的连线在旋转方向的后方位置,下搅拌部件使上述罐内的处理物及粘合剂提升并向内侧汇集,在上述下搅拌部件的上方位置的上述高速旋转部件上连有至少由2根搅拌浆叶形成并至少分上下2段设置的上搅拌部件,其中上段浆叶在转向的前侧向上倾斜,下段浆叶在转向的前侧向下倾斜,使得上述处理物及粘合剂下降及提升并受到剪切力及离心力的作用。用上述下搅拌部件及上搅拌部件形成所需大小的粒状物。而且,上述下搅拌部件的另一端沿罐的内壁向上翘起。另外,上述罐还设有内部冷却/加热用夹套、投入粘合剂用的进料喷咀和排出内部气体用的通气过滤器。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措施,使位于罐内的处理物由下搅拌部件提升并汇集在内侧,在下搅拌部件转向的前方形成一堆处理物。这样形成的处理物堆由上搅拌部件下压或提升而施加剪切力和离心力,与投入罐内的粘合剂一起被搅拌、造粒和破碎,形成所需粒度的粘状物。在这种过程中,罐内壁粘附的处理物被下搅拌部件各搅拌浆叶另一端的突出部所破坏,从而防止了处理物在罐内壁上的粘附。 下面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搅拌造粒机的第一个实施例。图1是表示整体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设备的上搅拌部件和下搅拌部件的位置关系图;图3是表示图1设备的下搅拌部件与罐底面的关系的剖视图。该实施例所示的搅拌造粒机具有由上部敞开的碗状下罐4和用螺栓安装在该下罐4的上端开口处的截头圆筒状的上罐3构成的罐2,上述下罐4的底面中央插有与罐2轴线一致的可转动的带有高速旋转部件的高速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对投入机内的处理物及粘合剂进行搅拌、造粒、粉碎来制造所需大小的粒状物的搅拌造粒机,其特征是,具有可装纳处理物和粘合剂的罐,在罐的底面中央设有可在相反方向转动的低速旋转部件和高速旋转部件,在位于上述罐的底面侧的上述低速旋转部件上连 结有可使罐内的处理物及粘合剂提升并向内侧汇集的下搅拌部件,在位于上述下搅拌部件上方的上述高速旋转部件上连结有可使上述处理物及粘合剂下降或提升并对处理物施加剪切力和离心力的上搅拌部件,由上述下搅拌部件和上搅拌部件形成所需大小的粒状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刚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矿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