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方法、细胞培养方法、搅拌装置及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0737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对粘接到培养容器的内表面而培养的细胞,测定培养容器和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及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以及根据培养容器和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及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决定对培养容器中的细胞进行的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而搅拌处理培养容器中的细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时使用的搅拌方法、细胞培养方法、搅拌装置及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更换培养容器内部的培养基的作业、将培养的细胞播种到新的培养基的作业。这种作业考虑到该作业的繁杂性、抑制污染等的发生,大多由熟练的作业人员通过手动作业来进行。最近,进行使用再生医疗用的干细胞的培养,但因通过手动作业进行该细胞的培养,所以细胞培养的效率较差。近来提供了一种通过自动执行上述作业以提高细胞培养的效率的细胞培养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4-0161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使用这种细胞培养装置培养细胞时,很明显,细胞和粘接该细胞的培养容器的底面等内表面(以下称为粘接面)的粘接强度、细胞和粘接面的粘接强度及各细胞间的粘接强度的关系,对细胞的培养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根据培养的细胞和培养时使用的培养容器的组合的不同,在培养的过程中产生增殖的细胞的密度不均。这种不均的产生成为导致无法有效增殖培养的细胞的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防止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细胞的密度不均而能够有效培养细胞的搅拌方法、细胞培养方法、搅拌装置及细胞培养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对粘接到培养容器的内表面而培养的细胞,测定上述培养容器和上述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及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和根据上述培养容器和上述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及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决定对上述培养容器中的细胞进行的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而搅拌处理上述培养容器中的细胞。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细胞培养方法的特征在于,进行以下步骤向上述培养容器播种上述细胞的播种步骤;和对在上述培养容器内培养的上述细胞通过上述搅拌方法进行搅拌的步骤。并且,测定上述培养容器和上述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及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的步骤由以下步骤构成向上述培养容器播种上述细胞、且上述细胞固定到上述培养容器时,以预定的加速度移动上述培养容器后使其停止,从而测定上述培养容器和上述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和在上述培养容器中培养了上述细胞后,以预定的加速度移动上述培养容器后使其停止,从而测定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搅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搅拌单元,对粘接到培养容器的内表面而培养的细胞执行搅拌处理;搅拌处理内容决定部,根据上述细胞和上述培养容器的内表面的剥离难易度、与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的大小关系,决定上述搅拌单元中的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和控制部,根据由上述搅拌处理内容决定部决定的上述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驱动控制上述搅拌单元。并且,具有输入部,输入上述培养容器的种类及上述细胞的种类,上述搅拌处理内容决定部根据由上述输入部输入的上述培养容器的种类及上述细胞的种类来推测上述大小关系,并决定上述搅拌单元中的搅拌处理的内容。并且,进一步设置存储部,根据上述培养容器的种类和上述细胞的种类,存储与上述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建立了对应的搅拌处理信息,上述搅拌处理内容决定部在由上述输入部输入了上述培养容器的种类及上述细胞的种类时,通过参照上述搅拌处理信息,决定上述搅拌单元中的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并且优选具有培养容器移动单元,向上述培养容器施加加速度;观察部,观察上述培养容器中的细胞的动作;和解析部,通过解析上述观察部对上述细胞的观察结果,求出上述大小关系。并且优选,上述大小关系作为上述细胞和上述培养容器的内表面的粘接强度、与上述细胞之间的粘接强度的大小关系求出。并且优选,上述大小关系作为施加了上述加速度时的粘接到上述培养容器的细胞从上述培养容器剥离时的移动距离、与在上述细胞之间粘接的细胞的上述细胞之间剥离时的移动距离的大小关系求出。此外优选,上述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包括上述搅拌处理的有无;执行上述搅拌处理时施加到上述培养容器的加速度;及施加上述加速度的次数。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细胞培养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搅拌装置的任意一种;和恒温室,其内部具有上述搅拌装置,并将环境保持在培养上述细胞的状态。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搅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搅拌单元,对粘接到培养容器的内表面而培养的细胞执行搅拌处理;输入部,输入上述培养容器的种类及上述细胞的种类;存储部,根据由上述输入部输入的上述培养容器的种类及上述细胞的种类的组合,存储根据已经求出的上述培养容器和上述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及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而决定的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和控制部,基于从上述存储部根据上述培养容器的种类及上述细胞的种类读出的上述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驱动控制上述搅拌单元。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细胞培养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搅拌装置;和恒温室,其内部具有上述搅拌装置,并将环境保持在培养上述细胞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止发生细胞的密度不均,可使所培养的细胞得到有效培养。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细胞培养装置的概要的正面图。图2是表示打开了外门的细胞培养装置的概要的正面图。图3是表示恒温室内部的构成的概要图。图4是表示搅拌装置的构成的概要图。图5是表示细胞培养装置的电气构成的功能框图。图6是表示观察计划的生成及登录流程的流程图。图7是使用测定模式表示观察计划的生成及登录流程的流程图。图8 (a)是表示即将以加速度α移动观察单元的载物台之前的培养容器的状态的图,图8(b)是表示使以加速度α移动的载物台停止后的培养容器的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停止以加速度α移动的载物台时的、浮游细胞及与粘接面点粘接的粘接细胞的运动的图。图10是表示停止以加速度α移动的载物台时的、浮游细胞及与其他粘接细胞结合的粘接细胞的运动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详细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装置的构成。此外,以下所示的细胞培养装置是一例,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细胞培养装置的构成。如图1至图3所示,细胞培养装置10具有培养微生物、细胞等试料的第1筐体11 ;和收容控制单元13的第2筐体12。 在细胞培养装置10的组装状态下,第1筐体11配置在第2筐体12的上部。第1筐体11具有内部被隔热材料覆盖的恒温室15。该恒温室15通过形成在第1 筐体11正面的正面开口 16而与外部连络。第1筐体11的正面开口 16被内门17和2个外门18a、18b封闭。在该内门17及外门18a、18b的背面侧的周缘部设置衬垫等,在关闭各门时恒温室15的内部被气密保持。S卩,在仅内门17关闭时、以及不仅内门17而且2个外门18a、18b分别被关闭时,能够防止从细胞培养装置10的外部向恒温室15的内部流入热、 从恒温室15的内部向细胞培养装置10的外部流出热。此外,恒温室15的内部通过省略了图示的温度调整装置、喷雾装置等管理为预先确定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寸乂 O上述外门18a、18b中,在外门18b上设置搬入用门22。该搬入用门22在将收容了培养容器34的载体25搬入到载体设置台26、或搬出载体设置台沈上设置的载体25时打开。打开该搬入用门22时,通过开口 23露出设置在内门17上的小门对。内门17及小门 24由玻璃或透明的合成树脂形成,使得在打开了外门18a、18b的情况下其内部的环境条件也不急剧变化。通过打开设置在该内门17上的小门M,可将收容了培养容器31的载体25 搬入到载体设置台26、或搬出设置在载体设置台沈上的载体25。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9.03 JP 2009-2037451.一种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对粘接到培养容器的内表面而培养的细胞,测定上述培养容器和上述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及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和根据上述培养容器和上述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及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决定对上述培养容器中的细胞进行的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而搅拌处理上述培养容器中的细胞。2.一种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以下步骤 向上述培养容器播种上述细胞的播种步骤;和对在上述培养容器内培养的上述细胞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方法进行搅拌的步马聚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上述培养容器和上述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及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的步骤由以下步骤构成向上述培养容器播种上述细胞、且上述细胞固定到上述培养容器时,以预定的加速度移动上述培养容器后使其停止,从而测定上述培养容器和上述细胞的剥离难易度;和在上述培养容器中培养了上述细胞后,以预定的加速度移动上述培养容器后使其停止,从而测定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4.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搅拌单元,对粘接到培养容器的内表面而培养的细胞执行搅拌处理; 搅拌处理内容决定部,根据上述细胞和上述培养容器的内表面的剥离难易度、与上述细胞之间的剥离难易度的大小关系,决定上述搅拌单元中的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和控制部,根据由上述搅拌处理内容决定部决定的上述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驱动控制上述搅拌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部,输入上述培养容器的种类及上述细胞的种类,上述搅拌处理内容决定部根据由上述输入部输入的上述培养容器的种类及上述细胞的种类来推测上述大小关系,并决定上述搅拌单元中的搅拌处理的内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置存储部,根据上述培养容器的种类和上述细胞的种类,存储与上述搅拌处理的处理内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田泰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