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具领域。众所周知,目前的栽秧机只用于水稻栽秧,抛秧机只用于水稻抛秧,本人专利技术的人力自动栽秧机(专利号:ZL 93110948.5),也只用于水稻栽秧。但是,由于人力自动栽秧机把栽秧机构设置在秧箱下面,采取底切分推栽,这就又能进行旱地作物栽秧。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把水稻栽秧、旱作栽秧、假植、播种、浅耕灭草、肥料集中深施等多种机具完成的作业结合起来,成为多功能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以上这些性能,是当前的栽秧机所没有的,也是抛秧机所没有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把多种机具完成的作业结合在联合作业的一个机具上,扩大机具的作业范围,延长机具的作业时间,提高机具利用率,减少机具在土地上的作业次数,并把新的增产技术结合起来,达到一机多用,节约时间,节约劳力,节约成本,增加生产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对人力自动栽秧机的栽秧、送秧系统、秧箱、秧船进行了改进,地轮改成浅耕灭草地轮或浅耕灭草机械,并在秧船前面安装了开沟机械,在拖板后面安装了覆土机械,在机架前柱上安装了肥料箱和施肥系统,在机架后柱和横板或拖板上安装了种子箱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机架、秧船、秧箱、栽秧、送秧系统、浅耕灭草机械、开沟机械、覆土机械、种子箱和播种系统、肥料箱和施肥系统组成的多功能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a.秧箱下面的机架前柱[77]后柱[16]上有固定杆[3],固定杆[3]上有曲轴[ 78]和摇杆[2],曲轴[78]与摇杆[2]由连杆[81]相连,连杆[81]上面连接着栽秧手柄[4],b.秧船[79]的船舷高在10厘米以上,c.圆柱凸轮[55]上有换向板[55↓[2]],或换向螺钉或换向螺栓[55↓[4]], d.送秧爪排[20]的两端连接拉杆[39],拉杆[39]由活动夹或摇杆[38]固定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机架、秧船、秧箱、栽秧、送秧系统、浅耕灭草机械、开沟机械、覆土机械、种子箱和播种系统、肥料箱和施肥系统组成的多功能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a.秧箱下面的机架前柱[77]后柱[16]上有固定杆[3],固定杆[3]上有曲轴[78]和摇杆[2],曲轴[78]与摇杆[2]由连杆[81]相连,连杆[81]上面连接着栽秧手柄[4],b.秧船[79]的船舷高在10厘米以上,c.圆柱凸轮[55]上有换向板[552],或换向螺钉或换向螺栓[554],d.送秧爪排[20]的两端连接拉杆[39],拉杆[39]由活动夹或摇杆[38]固定于秧箱两侧板[43]的外面,拉杆[39]的另一端扳成直角,在被动链轮(或被动齿轮)轴[56]上安装有4个同样大小的拨杆[40],拨杆[40]能拨动拉杆[39]的直角头,或将拉杆[39]的直角处做成齿板,在齿板处装一棘轮轴[392],棘轮轴安装在秧箱的两侧板[43]上,在棘轮轴两端安装棘轮[391]与拉杆[39]的齿板啮合,棘轮轴上有一高齿齿轮[393],该齿轮与被动链轮轴[56]上的拨杆或有几个齿的高齿齿轮[40]啮合,e.机架前柱77后柱16的最上端有压秧箱滚轮49,f秧箱上有压秧钢丝[27],压秧钢丝的头部与分秧器[25]相连,尾部卡压在秧箱前立板[46]上,或卡压在秧箱底板[45]上,秧箱底板[45]与送秧爪排[20]接触的一端,有用秧量调节板[26],g.秧船[79]的前面有浅耕灭草地轮或浅耕灭草旋耕机或单列或双列圆盘耙,h.秧船底板下面有耙齿[101],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