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印先专利>正文

分行条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2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行条播机,排种轴上安装有排种轮和排种轮套,改变排种轮在排种轴上的安装位置,排种轮间增减相应的排种轮套,即可改变行距,满足水稻、小麦等多种作物的播种要求。施非液肥的排肥装置与排种装置的形状结构相似,即这种形状结构系统可用于播种和施肥。而且形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比做窝眼容易,可开发成近似粒播机,便于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对申请日是2001年3月16日申请的申请号是01107252.0的多功能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具领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的栽秧机只用于水稻栽秧,抛秧机只用于水稻抛秧,本人专利技术的人力自动栽秧机(专利号:ZL 93110948.5),也只用于水稻栽秧。但是,由于人力自动栽秧机把分秧栽秧机构设置在秧箱下面,采取底切分推栽,这就又能移栽旱地作物。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把水稻栽秧、旱作栽秧、假植、播种、浅耕灭草、肥料集中深施等多种机具完成的作业结合起来,成为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以上这些性能,是当前的栽秧机和抛秧机所没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人力自动栽秧机的基础上,把多种机具完成的农活结合在联合作业的一个机具上,通过这种结合,扩大机具的作业范围,延长机具的作业时间,提高机具利用率,减少机具在土地上的作业次数,并把新的增产技术结合起来,达到一机多用,节约时间,节约劳力,节约成本,增加生产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对人力自动栽秧机的栽秧机构、送秧机构、秧箱、秧船进行了改进,地轮改成浅耕灭草地轮或浅耕灭草机械,并在秧船前面安装了开沟机城,在拖板后面安装了覆土机械,在机架前柱上安装了肥料箱及施肥系统,在机架后柱和横板或拖板上安装了种子箱和播种系统,从而把多种机具完战的农活结合在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上,达到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继承了栽秧、假植延长作物在大田里的生长期,提高复种,抗灾增产;和栽秧、播种成行,有利通风透光的传统。秧船船舷升高后能防止栽秧时泥水对秧船内机件的污染,保护四杆机构;栽秧手柄与摇杆的接触处安装了方形螺母后,分秧刀的运行轨迹更符合分秧栽秧要求,提高了分秧栽秧质量;移箱圆柱凸轮改进后能满足不同行距和假植的要求;分行条播系统,容易改变行距,满足水稻、小麦等多种作物的要求,而且形状结构简单,比做窝眼容易,可开发成近似粒播机;增加开沟覆土机具后可移栽、播种旱地作物;地轮改成浅耕灭草地轮或浅耕灭草机具,秧船底板上安装了耙齿,可减少耕作,节约耕作整地开支,降低成本,因而与其它栽秧、播种机具比较有显著的优越性。能一次完成多种农活,扩大了栽秧、播种机的作业范围,延长了机具的作业时间,提高了机具的利用率,做到-->了一机多用。由于本专利技术把人力栽秧机与机动栽秧机的结构统一起来,因而可做成多种型号多种尺寸大小不同的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具,以满足人力,畜力,机动,电动和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的要求,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创造了条件。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撤去栽秧机机架和种子箱与播种系统后,安装有圆盘耙、开沟犁、覆土板、镇压轮的底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能调整行距的移箱圆柱凸轮展开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增加动力后的齿轮箱之一。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施肥机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推把或拉把。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地轮上装有旋耕刀片。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秧船底板上安装有耙齿和用有齿板的拉杆与棘轮啮合,拉动送秧爪排的侧视图。以上8幅图内,其中:1.方形螺母;2.摇杆;3.固定杆;4.栽秧手柄;5.前后柱连接铁;6.拖板;7.种子箱;8.横板;9.排种舌;10.栽秧深浅调节板;11.排种轴;12.排种轮套;13.覆土板;14.排种轮;15.54.33.52.51.66.53.71.67.61.链轮;16.机架后柱;17.后柱下横梁;18.栽秧手梁;19.秧箱下横梁;20.送秧爪排;21.接秧板;22.分秧刀;23.推把或拉把;231.连接板;232.螺栓孔;233.螺栓;234.拉绳;24.36.57.62.65.链条;25.分秧器;26.用秧量调节板;27.压秧钢丝;28.拦秧钢丝;29.拦秧钢丝穿入孔;30.秧箱上横梁;31.手摇曲柄架;32.手摇曲柄座;34.手摇曲柄;35.套筒;37.371.372.弹簧;38.拉杆夹或摇杆;39.拉杆;391.棘轮;392.棘轮轴;393.高齿齿轮;40.拨杆或有几个齿的高齿齿轮;41.移箱销子;42.移箱销子座;43.秧箱侧板;44.秧箱前横梁;45.秧箱底板;46.秧箱前立板;47.秧箱防磨板或秧箱横梁;48.横梁(前后柱上部均有);49.压秧箱滚轮;50.机架上滚轮;55.圆柱凸轮;551.螺钉;552.换向板;553.螺钉孔;554.换向螺钉或换向螺栓;56.被动链轮轴或被动齿轮轴;58.肥料箱;59.排肥舌;60.排肥轮;601.排肥轮套;602.排肥轴;63.撑杆;64.输肥管;641.输液肥管;642.弯管;68.地轮升降螺杆;69.螺母;70.支杆;72.地轮叶片;73.浅耕灭草地轮;74.浅耕灭草地轮轴(也是旋耕刀轴、圆盘耙轴);75.开沟犁;76.机架脚铁;-->77.机架前柱;78.曲轴即栽秧手曲轴;79.秧船;80.秧船下脚铁;81.连杆;82.圆盘耙片或星形耙片;83.90.螺母;84.间管85.螺栓;86.螺栓孔;87.镇压轮轴座;88.镇压轮轴;89.垫轮或垫圈;91.镇压轮;92.传动轴;93.传动齿轮;94.齿轮箱;95.变速齿轮轴;96.98.变速齿轮组;97.地轮变速齿轮轴;99.旋耕刀片;100.耙架横梁;101.耙齿。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见图1-图8),把人力自动栽秧机秧箱下面的曲柄(曲轴)摇杆机构的固定杆3,一端固定在秧箱下面机架前柱77上,另一端固定在秧箱下面机架后柱16上,固定杆3上安装有曲轴78和摇杆2,曲轴78和摇杆2由连杆81连接,连杆81上连接着栽秧手柄4,栽秧手柄4与连杆81的连接点升高,从而使栽秧手柄离地平面的距离增加,使秧船79的船舷可上升到离地面10厘米以上,以防止栽秧时泥水对栽秧机机件的污染;栽秧手柄4与摇杆2的接触处安装有方形螺母1,能使分秧刀(也称栽秧爪)22的运行轨迹更符合栽秧要求;栽秧手柄4上有栽秧手梁18,有分秧刀22接秧板21的栽秧手,在栽秧手梁18上的行距可调;曲轴78上的链轮66与被动链轮轴56上的链轮51由链条57相连。安装在被动链轮轴56上的移箱圆柱凸轮55,圆柱凸轮55上安装有换向板552,或换向螺钉或换向螺栓554,换向板552用两个螺钉551固定在圆柱凸轮55上,换向螺钉或换向螺栓554用螺母将它固定在圆柱凸轮55上,换向板552、或换向螺钉或换向螺栓554的安装有封闭和打开移箱圆柱凸轮的凸轮槽的两种形式,因而能改变栽秧行距,满足不同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行条播机,由机架、开沟机具、覆土机具、种子箱和播种系统、地轮组成,其特征在于:种子箱[7]底部有排种轴[11],它的两端伸出种子箱,排种轴[11]上有排种轮[14]和排种轮套[12],改变排种轮[14]在排种轴[11]上的安装位置,排种轮间增减相应的排种轮套[12],即可改变行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行条播机,由机架、开沟机具、覆土机具、种子箱和播种系统、
地轮组成,其特征在于:种子箱[7]底部有排种轴[11],它的两端伸出种子箱,
排种轴[11]上有排种轮[14]和排种轮套[12],改变排种轮[14]在排种轴
[11]上的安装位置,排种轮间增减相应的排种轮套[12],即可改变行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行条播机,其特征在于排种舌[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印先
申请(专利权)人:李印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