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8328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23:48
一种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属于农业收获机械技术领域。该机主机架的前侧下部安装挖掘输送装置,挖掘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安置在主机架前侧的升运器下部衔接,升运器的上端与安置在主机架顶面的清选机构的输入端衔接,清选机构输出端的分拣平台后端与装袋机构的落料过渡仓衔接;挖掘输送装置环绕有输送杆条升运链,输送杆条升运链的高端装有动力装置驱动的杆条顶压辊,杆条顶压辊的上方装有弹性杆条机构,弹性杆条机构延伸出压持在输杆条升运链输出端的弹性曲型杆条,杆条顶压辊的下方装有通过外圆周向均布的轴向延伸凹槽与杆条顶压辊啮合的槽型去秧辊。本发明专利技术秧茎从中挣脱的机率极小,只能从薯块上被拉脱,因此显著提高了去秧茎的摘净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甘薯、马铃薯等薯类挖掘、起薯、去杂、分拣、装袋等联合收获作业,亦可用于洋葱联合收获的薯类联合收获装置,尤其是一种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属于农业收获机械

技术介绍
甘薯、马铃薯等薯类具有高垄种植、秧蔓茂盛、产量高、生长深、皮薄肉嫩的特点,其种植垄高一般在25cm以上,薯块生长深度可达25-30cm左右,结薯范围宽可达30cm左右。据申请人了解,现有技术的薯类作物收获机械典型结构为申请号200910139566.1的中国专利所公开,实践表明,操作使用中此类机械普遍面临以下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才能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程度,以及收获质量和效率:1)由于薯类秧蔓生长茂盛、交错缠绕、不易分开,机械收获后顶端会连接着残留的大约5-15cm长度的主茎(俗称拐头)。这些残秧断茎及拐头不仅会缠绕机具后端回转作业件,还会给后续的淀粉加工质量或品种选别、薯块鲜食包装带来极大不便;长期以来,一直需要依靠人工徒手将主茎掰断与薯块分离,非常麻烦。2)由于薯类块根生长于土下,在土壤稍偏粘的地方,薯块表面黏有不少泥土,作业过程需采取土块去除(包括薯块上不断掉落土块的去除)措施,现有技术缺乏妥善解决该操作问题的可靠机构。3)薯类作物皮薄肉嫩产量高,收获后需要高效装袋,并避免碰撞破损,才能高质量完成及时收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去残秧难题,提出一种能可靠实现薯块与其顶端主茎的拉断分离,并将混杂在薯块中的断秧、断茎去除的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妥善解决土块去除问题的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袋快捷的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为了达到上述首要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包括支撑在行走底盘(5)上的主机架(6),所述主机架的前侧下部装有朝前伸出安装挖掘铲(2-1)的挖掘输送装置(2),所述挖掘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安置在主机架前侧的升运器(4)下部衔接,所述升运器的上端与安置在主机架顶面的清选机构(10)的输入端衔接,所述清选机构输出端的分拣平台(11)后端与装袋机构(13)的落料过渡仓衔接;所述挖掘输送装置环绕有输送杆条升运链(2-9),所述输送杆条升运链的高端装有动力装置驱动的杆条顶压辊(2-5),所述杆条顶压辊的上方装有弹性杆条机构(2-12),所述弹性杆条机构延伸出压持在输杆条升运链输出端的弹性曲型杆条(2-10),所述杆条顶压辊的下方装有通过外圆周向均布的轴向延伸凹槽与所述杆条顶压辊啮合的槽型去秧辊(2-4)。作业时,输送杆条升运链将来自挖掘输送装置的带秧薯块之类的作物输送到杆条顶压辊后,在弹性曲型杆条的压持导引作用下,将产生进入杆条顶压辊与槽型去秧辊之间的趋势,由于薯块之类的较大作物无法进入杆条顶压辊与槽型去秧辊之间,而秧茎则被杆条顶压辊与槽型去秧辊啮合夹持送进,随之而产生拉拽作用,与块体分离,从而达到去残秧的目的,去秧茎之后的薯块将落到下级输送机构进入后续工序。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去秧辊与杆条顶压辊旋向相反,每旋转一定角度,杆条就落入去秧辊的凹槽中,实现面与面接触的啮合,使进入其间的秧茎处于凹凸变型的压紧状态,因此明显增大了摩擦拉拽力,使秧茎从中挣脱的机率极小,只能从薯块上被拉脱,因此显著提高了去秧茎的摘净率。为了达到进一步的目的,所述清选机构包括一组间隔支撑在机架侧板(10-4)的螺旋辊(10-1),所述螺旋辊上具有螺旋凸筋,相邻螺旋辊的螺旋凸筋旋向相反,且相邻螺旋辊之间支撑有直径小于螺旋辊的圆杆(10-2),所述螺旋辊和圆杆分别通过动力传递机构(10-3)与旋转动力源衔接,所述螺旋辊和圆杆的旋转方向相反。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辊和圆杆安装在升运器的落料端和分拣平台的前端,以不同直径实现了高-低-高-低波浪型的间隔配置,作业时可以使薯块等表面光滑的物体通行,而土块等不规则形状的杂物则会在螺旋辊和圆杆之间的间隙漏下,从而实现所需的清选效果。为了达到更进一步的目的,所述装袋机构包括落料过渡仓(3-4)以及位于落料过渡仓下方的墩袋升降平台(3-13);所述落料过渡仓的底部具有中间由人字形导板分隔的左、右接料口,所述人字形导板的最高点铰支可以左、右翻转分别阻隔左、右接料口的翻板(3-6);所述左、右接料口分别装有压袋机构(3-5),所述压袋机构包含具有上、下两极限位置的垂向手柄(3-5-11),所述手柄的下端铰支在落料过渡仓一侧对应接料口中上方,所述手柄的中部两侧分别与左、右拉索(3-5-2、3-5-3)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右拉索的下端分别与左、右U型压袋指杆(3-5-4、3-5-5)位于落料过渡仓同侧分别呈对称“7”字形的左、右主弯杆(3-5-13、3-5-15)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右主弯杆的弯折处铰支在手柄下方;所述左、右主弯杆的下端分别通过左、右水平杆延伸到落料过渡仓另一侧后与对应的左、右副弯杆下端连接,所述左、右副弯杆分别呈与左、右主弯杆形状相同的对称“7”字形,且弯折处铰支在与主弯杆铰支相对的位置;所述左、右副弯杆的上端分别与左、右短连杆(3-10)的下端铰接,所述左、右短连杆的上端同时与左、右长连杆(3-9)的上端铰接,所述左、右长连杆的下端分别与左、右封板(3-7、3-8)的中部铰接,所述左封板的左端和右封板的右端分别铰支在接料口的左、右两侧;当所述手柄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所述左、右U型压袋指杆的左、右水平杆处于松张状态,所述左、右封板处于封闭接料口的对合位置;当所述手柄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左、右U型压袋指杆的左、右水平杆处于夹紧状态,所述左、右封板处于打开接料口的开启位置。由于落料过渡仓的两个接料口可以通过翻板切换接料,而两个接料口所配的压袋机构均可通过操控曲型手柄在方便地控制出料口闭合和开启的同时,松张或压紧袋口,因此可以实现快捷换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挖掘输送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的弹性杆条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杆条顶压辊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槽型去秧辊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实施例的清选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实施例中装袋机构的落料过渡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左视图。图11为图9的右视图。图12为图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9的U型压袋指杆主弯杆一侧的机构运动简图。图14为图9的U型压袋指杆副弯杆一侧的机构运动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整机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主机架6支撑在行走底盘5,主机架6的前侧下部安装朝前伸出安装挖掘铲2-1的挖掘输送装置2。挖掘输送装置2前方通过带调节螺杆7的铰支架装有限深辊1,挖掘输送装置2的输出端通过铰装结构与安置在主机架6前侧的杆板式升运器4下部衔接,其中上方与液压缸9的活塞杆铰接,该液压缸9的缸体铰支在主机架6前侧,因此可以操控液压缸9调节挖掘输送装置2的挖掘倾角。升运器4的上端与安置在主机架6顶面的清选机构10的输入端衔接,清选机构10输出端的分拣平台11后端与装袋机构13的落料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包括支撑在行走底盘(5)上的主机架(6),所述主机架的前侧下部装有朝前伸出安装挖掘铲(2‑1)的挖掘输送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安置在主机架前侧的升运器(4)下部衔接,所述升运器的上端与安置在主机架顶面的清选机构(10)的输入端衔接,所述清选机构输出端的分拣平台(11)后端与装袋机构(13)的落料过渡仓衔接;所述挖掘输送装置环绕有输送杆条升运链(2‑9),所述输送杆条升运链的高端装有动力装置驱动的杆条顶压辊(2‑5),所述杆条顶压辊的上方装有弹性杆条机构(2‑12),所述弹性杆条机构延伸出压持在输杆条升运链输出端的弹性曲型杆条(2‑10),所述杆条顶压辊的下方装有通过外圆周向均布的轴向延伸凹槽与所述杆条顶压辊啮合的槽型去秧辊(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包括支撑在行走底盘(5)上的主机架(6),所述主机架的前侧下部装有朝前伸出安装挖掘铲(2-1)的挖掘输送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安置在主机架前侧的升运器(4)下部衔接,所述升运器的上端与安置在主机架顶面的清选机构(10)的输入端衔接,所述清选机构输出端的分拣平台(11)后端与装袋机构(13)的落料过渡仓衔接;所述挖掘输送装置环绕有输送杆条升运链(2-9),所述输送杆条升运链的高端装有动力装置驱动的杆条顶压辊(2-5),所述杆条顶压辊的上方装有弹性杆条机构(2-12),所述弹性杆条机构延伸出压持在输送杆条升运链输出端的弹性曲型杆条(2-10),所述杆条顶压辊的下方装有通过外圆周向均布的轴向延伸凹槽与所述杆条顶压辊啮合的槽型去秧辊(2-4);所述装袋机构包括落料过渡仓(3-4)以及位于落料过渡仓下方的墩袋升降平台(3-13);所述落料过渡仓的底部具有中间由人字形导板分隔的左、右接料口,所述人字形导板的最高点铰支可以左、右翻转分别阻隔左、右接料口的翻板(3-6);所述左、右接料口分别装有压袋机构(3-5),所述压袋机构包含具有上、下两极限位置的垂向手柄(3-5-11),所述手柄的下端铰支在落料过渡仓一侧对应接料口中上方,所述手柄的中部两侧分别与左拉索(3-5-2)、右拉索(3-5-3)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右拉索的下端分别与左U型压袋指杆(3-5-4)、右U型压袋指杆(3-5-5)位于落料过渡仓同侧分别呈对称“7”字形的左主弯杆(3-5-13)、右主弯杆(3-5-15)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右主弯杆的弯折处铰支在手柄下方;所述左、右主弯杆的下端分别通过左、右水平杆延伸到落料过渡仓另一侧后与对应的左、右副弯杆下端连接,所述左、右副弯杆分别呈与左、右主弯杆形状相同的对称“7”字形,且弯折处铰支在与主弯杆铰支相对的位置;所述左、右副弯杆的上端分别与左、右短连杆的下端铰接,所述左、右短连杆的上端同时与左、右长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左、右长连杆的下端分别与左封板(3-7)、右封板(3-8)的中部铰接,所述左封板的左端和右封板的右端分别铰支在接料口的左、右两侧;当所述手柄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所述左、右U型压袋指杆的左、右水平杆处于松张状态,所述左、右封板处于封闭接料口的对合位置;当所述手柄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左、右U型压袋指杆的左、右水平杆处于夹紧状态,所述左、右封板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良龙王冰王公仆胡志超田立佳计福来彭宝良张延化王建楠陈有庆王伯凯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