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文理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卸的分体式集装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974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卸的分体式集装包,包括两分体而对称设置的三角形袋体、两对称设置在袋体两侧边的倒三角形袋壁、两主吊绳和一起吊装置总成;所述每个三角形袋体的两个底角上各设置有一连接带圈,每个三角形袋体的顶角上设置有捆紧自锁装置;所述每个倒三角形袋壁的顶角上设置有脱卸装置总成,每个脱卸装置总成连接两袋体同侧的连接带圈;所述脱卸装置总成上设置有可带动脱卸装置总成动作的脱卸绳,脱卸绳的另一头可与起吊装置总成上的副吊钩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额定数量的小袋物资集中打包,在起吊过程中实现自锁紧捆扎,在运输终端实现集装包的自卸分体打开,其对降低物资损耗、提高物资装卸效率、减轻工作强度,具有明显的效果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包,特别是一种可自卸的分体式集装包
技术介绍
小袋包装货物的总流量在物流中占很大的比例,在目前,大量的粒状、粉状物资, 如水泥、化肥、粮食、塑料原料等,采用小袋包装是惯例,目前国家虽然组织散装办公室,推行散货集装转运,但这种散货大包装的方式也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不能达到全面推广,就目前而言,小袋包装的局面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目前的小袋物资货物的转运方式还很落后,在物资运输中的出库、中转和进库等各个环节当中,基本上都采用原始的人力用手工以小袋为单位配合一定的机械进行搬运,这不仅要耗用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下,也容易造成物资包装的破损和物资的损失。同时,这种大批量的小包货物手动搬运是物流行业内最辛苦的工种,尤其是船运货物的装卸,包装的破损量较大,而对于那些粉状货物,在搬运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工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在高温期间,因考虑到吊机的运转,工人一般在烈日下进行作业,也没有降温除尘措施,工人的作业环境非常恶劣,经常会因高温而发生中暑现象,也会因粉尘发生皮肤过敏,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超负荷的劳动严重地影响了工人们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自卸的分体式集装包,其可实现额定数量的小袋物资集中打包,并在起吊过程中实现自锁紧捆扎,在使用中配合专用起吊装置总成和起吊机等机械进行作业,在运输的各个转运环节当中无需拆开,在运输的终端能实现集装包的自卸分体打开,其对降低物资损耗、提高物资装卸效率、减轻工作强度,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卸的分体式集装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分体而对称设置的三角形袋体、 两对称设置在袋体两侧边的倒三角形袋壁、两主吊绳和一起吊装置总成;所述每个三角形袋体的两个底角上各设置有一连接带圈,每个三角形袋体的顶角上设置有捆紧自锁装置; 所述每个倒三角形袋壁的顶角上设置有脱卸装置总成,每个脱卸装置总成连接两袋体同侧的连接带圈;所述脱卸装置总成上设置有可带动脱卸装置总成动作的脱卸绳,脱卸绳的另一头可与起吊装置总成上的副吊钩连接;每个倒三角形袋壁的两个底角上各设置有一捆扎纽扣;所述每个主吊绳的一头设置有两捆扎纽瓣,两捆扎纽瓣分别与两袋壁同侧的一个捆扎纽扣卡合连接;每个主吊绳的另一头则穿过捆紧自锁装置后与所述起吊装置总成的芯棒连接;所述脱卸绳在集装包捆扎后的长度长于主吊绳的长度。上述捆紧自锁装置包括弧形体和滚筒;所述弧形体尾部与袋体顶角固连,弧形体头部为一圆弧面;所述滚筒的两侧边通过摇臂与弧形体的中部铰接,滚筒在其绕铰接点相对弧形体合拢时与弧形体头部的圆弧面分离,滚筒在其绕铰接点相对弧形体打开时与弧形体圆弧面紧配合。上述滚筒上间隔设置有三个环形突起,其中两侧的环形突起分别紧贴弧形体的两侧设置,中间的环形突起则卡入弧形体头部圆弧面上设置的卡槽中。上述脱卸装置总成包括一与倒三角形袋壁顶角固连的本体,所述本体外侧设置有一吊环;本体内设置有从上往下孔径依次增大的三级阶梯式的安装孔,安装孔中设置一弹性伸缩装置。上述弹性伸缩装置包括弹簧和倒“T”形拉杆,其中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中下级阶梯孔中;所述倒“T”形拉杆头部穿过弹簧并从安装孔上端伸出本体,拉杆头部伸出本体部位连接着用于定位拉杆并使弹簧装配后具有一定预压缩量的吊帽,吊帽与所述的脱卸绳连接;所述拉杆尾部的外径小于安装孔下级阶梯孔而大于中级阶梯孔,同时拉杆尾部伸出本体紧靠所述吊环设置,拉杆尾部在初始状态下低于吊环内轮廓最低部,在拉杆上拉到极限位置时高于吊环内轮廓的最低部。上述起吊装置总成的芯棒为一圆珠笔式转动机构,芯棒底部设置有一接触底盘, 接触底盘的每次上抬下放将促使芯棒在伸出和缩回两个工作状态下切换。本专利技术集装包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使用操作也非常方便,可回收进行多次重复使用。在使用时,首先把集装包的两个三角形袋体对称平铺在袋包集装机或地上,并把两袋体每侧的两个连接带圈用倒三角形袋壁的脱卸装置总成连接起来,而后在袋体上面码包,码好后把两袋壁竖起,接着用主吊绳的两个捆扎纽瓣分别与两袋壁同侧的一个捆扎纽扣卡合连接,每根主吊绳的另一头则穿过捆紧自锁装置中滚筒与弧形体的间隙后与起吊装置总成的圆珠笔式传动机构的芯棒连接。在此,当起吊装置总成在起吊机的作用下上拉时,因每个捆紧自锁装置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分别是袋体的拉力、主吊绳的反作用力及起吊装置总成带动主吊绳向上的拉力,而为使集装包实现整个上抬脱离地面进行移动,三力的合力必定在垂直朝上的方向上, 这就使得捆紧自锁装置的滚筒与弧形体合拢而相分离,滚筒可自由转动,主吊绳不断向上滑动而带动袋壁、捆紧自锁装置和袋体的顶角部位向中间靠拢,使集装包袋体和袋壁紧紧包裹住小袋物资。当集装包移到指定位置后,只需直接放下集装包即可,一旦集装包着地后,因此时起吊装置总成的拉力消失,每个捆紧自锁装置受到的作用力仅为袋体顶角部位的拉力和主吊绳的反作用力,因两作用力分别位于弧形体上铰接点的两侧且方向相反,滚筒相对弧形体处于打开的趋势,此时滚筒与弧形体相抵并锁紧主吊绳,使主吊绳无法回缩,实现了集装包自动锁紧捆扎。而后继续下放起吊装置总成,直到起吊装置总成的圆珠笔式传动机构的芯棒下的底盘碰触集装包并下压一定的距离,促使底盘上抬,接着再次上拉起吊装置总成,使底盘下放,在此,底盘的上抬下放动作将带动芯棒由伸出状态向回缩状态切换,芯棒将整个回缩下弹,其与主吊绳的连接就会被解除,实现主吊绳的自动脱离。在此,在集装包的整个转运当中,集装包始终处于打包状态,同时也只有主吊绳与起吊装置总成的圆珠笔式传动机构的芯棒连接,而当到达转运终端需要拆包时,则同时需把脱卸绳连接起吊装置总成的副吊钩,在此,因主吊绳的长度小于脱卸绳,当起吊装置总成拉动主吊绳上抬时,脱卸绳依然处于松弛状态而没有动作,只有当起吊装置总成的芯棒与主吊绳脱离后,随着起吊装置总成的继续上抬,脱卸绳将逐渐张紧,其带动倒三角形袋壁底部的脱卸装置总成动作,使两袋体的连接带圈脱离,即使两袋体和两袋壁均分离,而后随着起吊装置总成的继续上抬,脱卸绳在副吊钩的作用下将继续上抬,而脱卸绳的上抬带动与脱卸装置总成固连的袋壁一起上抬,而袋壁同时又通过主吊绳的连接作用,拉动分离后的袋体,此时捆紧自锁装置受到的作用力为袋壁的拉力和袋体的反作用力,因两作用力分别位于弧形体上铰接点的两侧且方向相反,滚筒相对弧形体处于打开的趋势,此时滚筒与弧形体相抵并锁紧主吊绳,使主吊绳锁紧而无法移动,这样就使主吊绳与捆紧自锁装置连为一体,进而带动袋体一起随袋壁上抬,该过程直到把袋体从小袋包下面全部拉出,实现整个集装包的自动拆包。本专利技术捆扎好的集装包,在出库、中转各个运输环节均不需要打开,只有在终端进库的时候才进行自动拆包,即物资在发货源头全部按一定数量集中打包,运至需方回收集装包进行重复利用,在转运途中的各个环节都保持捆紧状态,该运转方式可有效避免小袋物资的包装发生破损,不会造成物资的浪费,而对于水泥之类的物质,也不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避免对业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以上集装转运方式,可以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变我国物流业落后的面貌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因本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文理
申请(专利权)人:盛文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