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坯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904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坯齿轮箱,该齿轮箱包括输入轴、主动伞齿轮、被动伞齿轮、输出轴和箱体;其中:输入轴和主动伞齿轮相连,主动伞齿轮和被动伞齿轮啮合,被动伞齿轮和输出轴相连,输入轴、主动伞齿轮、被动伞齿轮和输出轴设置于箱体内,输入轴和输出轴垂直,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分别设有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给效率提高,原先三次进给,现在可通过一次进给完成;砂轮的输出转速提高后,板材坯料修正后的表面粗糙度比原皮带轮传动装置约提高一倍;可对齿轮箱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督;齿轮箱结构紧凑,修整坯料的规格增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修坯齿轮箱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对板材坯料进行修整的齿轮箱,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修坯齿轮箱。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冶金行业中对板材坯料需要进行以去除表面氧化层或毛刺,常用的修整设备是以皮带轮为传动件。但是如果用皮带轮传动,实际磨削效率低,磨削进给量小,进给量不易控制,带来的结果是板材的最终尺寸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修坯齿轮箱,通过齿轮箱的增速,提高输出转速和磨削效率。技术方案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输入轴、主动伞齿轮、被动伞齿轮、输出轴和箱体;其中输入轴和主动伞齿轮相连,主动伞齿轮和被动伞齿轮啮合,被动伞齿轮和输出轴相连,输入轴、主动伞齿轮、被动伞齿轮和输出轴分别设置于箱体内,输入轴和输出轴垂直,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分别设有轴承。所述输入轴上设有输入衬套、输入透盖、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一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位于输入轴的顶端,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位于输入轴的底端,输入透盖位于输入轴的顶端,输入衬套包覆在圆锥滚子轴承上。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上分别设有钼热电阻,可以对齿轮箱温度进行监控。所述输出轴上设有输出衬套、输出闷盖、防尘盖、迷宫盖、第二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第二圆柱滚子轴承位于输出轴的顶端,角接触轴承位于输出轴的底端,输出闷盖位于输出轴的底端,输出衬套包覆在角接触轴承上,防尘盖和迷宫盖位于输出轴的顶端,防尘盖包覆在迷宫盖上。所述第二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轴承上分别设有钼热电阻,可以对齿轮箱温度进行监控。有益效果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进给效率提高, 原先三次进给,现在可通过一次进给完成;砂轮的输出转速提高后,板材坯料修正后的表面粗糙度比原皮带轮传动装置约提高一倍;可对齿轮箱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督;齿轮箱结构紧凑,修整坯料的规格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输入轴1、主动伞齿轮2、被动伞齿轮3、输出轴4和箱体 5 ;其中输入轴1和主动伞齿轮2相连,主动伞齿轮2和被动伞齿轮3啮合,被动伞齿轮3 和输出轴4相连,输入轴1、主动伞齿轮2、被动伞齿轮3和输出轴4分别设置于箱体5内, 输入轴1和输出轴4垂直,输入轴1和输出轴4上分别设有轴承,砂轮片安装在输出轴4上对板材工件进行磨削。输入轴1上设有输入衬套6、输入透盖7、圆锥滚子轴承8和第一圆柱滚子轴承9 ; 圆锥滚子轴承8位于输入轴1的顶端,第一圆柱滚子轴承9位于输入轴1的底端,输入透盖 7位于输入轴1的顶端,输入衬套6包覆在圆锥滚子轴承8上。圆锥滚子轴承8可有效承载主动伞齿轮2的轴向力,第一圆柱滚子轴承9游隙小,可有效降低输入轴1及主动伞齿轮2 的径向跳动,提高伞齿轮的啮合效果。圆锥滚子轴承8和第一圆柱滚子轴承9上分别设有钼热电阻10,可以对齿轮箱温度进行监控。输出轴4上设有输出衬套11、输出闷盖12、防尘盖13、迷宫盖14、第二圆柱滚子轴承15和角接触轴承16 ;第二圆柱滚子轴承15位于输出轴4的顶端,角接触轴承16位于输出轴4的底端,输出闷盖12位于输出轴4的底端,输出衬套11包覆在角接触轴承16上,防尘盖13和迷宫盖14位于输出轴4的顶端,防尘盖13包覆在迷宫盖14上,第二圆柱滚子轴承15和角接触轴承16能使输出轴4获得较高的极限转速和较低的径向跳动。同时第二圆柱滚子可以使齿轮箱输出承载较高的径向力,提高磨削的进给量。第二圆柱滚子轴承15和角接触轴承16上分别设有钼热电阻10,可以对齿轮箱温度进行监控。为了获得更高的加工规格,齿轮箱的设计紧凑,采用齿轮泵强制回油,齿轮箱的回油位置设计在工作时的最低位置,使箱体5内不积油,可有效防止高转速齿轮搅油,齿轮箱使用温度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修坯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主动伞齿轮O)、被动伞齿轮(3)、输出轴(4)和箱体(5);其中输入轴(1)和主动伞齿轮( 相连,主动伞齿轮( 和被动伞齿轮C3)啮合,被动伞齿轮C3)和输出轴(4)相连,输入轴(1)、主动伞齿轮O)、被动伞齿轮(3)和输出轴(4)分别设置于箱体(5)内,输入轴(1)和输出轴(4)垂直,输入轴(1)和输出轴(4)上分别设有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坯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上设有输入衬套 (6)、输入透盖(7)、圆锥滚子轴承(8)和第一圆柱滚子轴承(9);圆锥滚子轴承(8)位于输入轴(1)的顶端,第一圆柱滚子轴承(9)位于输入轴(1)的底端,输入透盖(7)位于输入轴 (1)的顶端,输入衬套(6)包覆在圆锥滚子轴承(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坯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滚子轴承(8)和第一圆柱滚子轴承(9)上分别设有钼热电阻(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坯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上设有输出衬套(11)、输出闷盖(12)、防尘盖(13)、迷宫盖(14)、第二圆柱滚子轴承(15)和角接触轴承 (16);第二圆柱滚子轴承(15)位于输出轴(4)的顶端,角接触轴承(16)位于输出轴(4)的底端,输出闷盖(1 位于输出轴(4)的底端,输出衬套(11)包覆在角接触轴承(16)上,防尘盖(13)和迷宫盖(14)位于输出轴⑷的顶端,防尘盖(13)包覆在迷宫盖(1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坯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滚子轴承(1 和角接触轴承(16)上分别设有钼热电阻(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坯齿轮箱,该齿轮箱包括输入轴、主动伞齿轮、被动伞齿轮、输出轴和箱体;其中输入轴和主动伞齿轮相连,主动伞齿轮和被动伞齿轮啮合,被动伞齿轮和输出轴相连,输入轴、主动伞齿轮、被动伞齿轮和输出轴设置于箱体内,输入轴和输出轴垂直,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分别设有轴承。本技术进给效率提高,原先三次进给,现在可通过一次进给完成;砂轮的输出转速提高后,板材坯料修正后的表面粗糙度比原皮带轮传动装置约提高一倍;可对齿轮箱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督;齿轮箱结构紧凑,修整坯料的规格增加。文档编号F16H1/14GK202251680SQ20112033744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孙茂青, 杨孟云, 章宇顺, 聂启春, 韦志杰 申请人:南京金鑫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志杰孙茂青聂启春杨孟云章宇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鑫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