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寿生专利>正文

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814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压着机包括主机架、送线结构、分线距结构、送端子结构和压着结构,送线结构、分线距结构、送端子结构和压着结构分别固定安装在主机架上,送线结构与分线距结构对应安装,分线距结构与送端子结构对应安装,送端子结构与压着结构对应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送线结构将排线送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在通过分线距结构将排线一根一根分开,送入压着结构内,同时,送端子结构可将端子自动送入压着结构内,通过压着结构将端子自动压着在排线上,实现排线端子自动压着,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人工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
本技术公开一种端子压着机,特别是一种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技术背景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逐渐模块化,随着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信息传输量越来越多,模块之间通常采用排线进行连接,排线在使用时,通常要在排线上压着端子,再将带端子的排线安装在接插件上。目前的排线在压着端子时,通常是采用手工进行压着,排线加工量比较大时,采用端子压着机对端子进行压着,而目前的端子压着机都只能对单根线进行端子压着,对排线进行端子压着时,也只能一次一根线的进行,不能实现排线端子自动压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排线端子进行自动压着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其可以实现自动送线、自动分线、自动送端子、自动压着等,实现排线端子自动压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压着机包括主机架、送线结构、分线距结构、送端子结构和压着结构,送线结构、分线距结构、送端子结构和压着结构分别固定安装在主机架上,送线结构与分线距结构对应安装,分线距结构与送端子结构对应安装,送端子结构与压着结构对应安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的送线结构包括送线单元、整线单元和压线单元,压线单元设置在整线单元上方,整线单元与送线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的送线单元包括送线座、第一开夹块、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第二下滑杆、滑杆固定臂、送线摆臂、上滑杆座、第一上滑杆、第二上滑杆、第二开夹滑杆、第一轴承、 第一夹线块、第一开夹固杆块、上开夹固定块、第一主滑杆、第一副滑杆、第一送线夹、第二送线夹、第二主滑杆、第二副滑杆、下开夹固定块,第二开夹固杆块、第二夹线块、第二轴承、 第一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固定块、第一左关节轴承、第一螺杆、第一右关节轴承、开夹下齿轮、开夹座、第二螺杆、开夹上齿轮、第二左关节轴承、第三螺杆、第二右关节轴承、第二固定块、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二压杆和第三右关节轴承,送线座上开有三个左右贯通的且相互平行的通孔,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和第二下滑杆分别插装在一个通孔内,下开夹固定块上对应于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和第二下滑杆左端头位置处开有三个安装孔,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和第二下滑杆的左端头分别插装在下开夹固定块上的安装孔内,下开夹固定块下方对应于第一开夹滑杆安装孔位置处开有长方形通槽,第二夹线块主体部分设置在长方形通槽内,第二夹线块主体部分上开有通孔, 第一开夹滑杆插装在第二夹线块主体部分上的通孔内,第二夹线块有部分露于下开夹固定块外侧,第二夹线块露于下开夹固定块的部分呈“凹”字形,第二轴承通过销轴安装在第二夹线块上,第二主滑杆和第二副滑杆分别插装在下开夹固定块顶部,第二送线夹安装在第二主滑杆顶部,送线座上方设置有上滑杆座,上滑杆座上开有三个左右贯通的且相互平行的通孔,第二开夹滑杆、第一上滑杆和第二上滑杆分别插装在一个通孔内,上开夹固定块上对应于第二开夹滑杆、第一上滑杆和第二上滑杆左端头位置处开有三个安装孔,第二开夹滑杆、第一上滑杆和第二上滑杆的左端头分别插装在上开夹固定块上的安装孔内,上开夹固定块上部对应于第二开夹滑杆安装孔位置处开有长方形通槽,第一夹线块主体部分设置在长方形通槽内,第一夹线块主体部分上开有通孔,第二开夹滑杆插装在第一夹线块主体部分上的通孔内,第一夹线块有部分露于上开夹固定块外侧,第一夹线块露于上开夹固定块的部分呈“凹”字形,第一轴承通过销轴安装在第一夹线块上,第一主滑杆和第一副滑杆分别插装在上开夹固定块底部,第一送线夹安装在第一主滑杆底部,滑杆固定臂对应于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第二下滑杆以及第一上滑杆、第二上滑杆、第二开夹滑杆位置处分别开有左右贯通的通孔,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第二下滑杆、第一上滑杆、第二上滑杆和第二开夹滑杆分别插装在滑杆固定臂上的通孔内,滑杆固定臂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孔,送线摆臂顶端安装在滑杆固定臂中间位置的通孔处,第一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安装在一起,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设置,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压杆的两端顶部,第三连杆与第一压杆平行设置,且第三连杆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上,第一压杆设置在第一开夹块上方,第三连杆中间位置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第一左关节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块上,第一左关节轴承上方设有第一右关节轴承,第一左关节轴承和第一右关节轴承之间通过第一螺杆连接在一起,第一右关节轴承与开夹下齿轮安装在一起, 且位于开夹下齿轮一侧,第二压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安装在一起,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平行设置,且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压杆的两端底部,第四连杆与第二压杆平行设置,且第四连杆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上,第二压杆设置在第二开夹块上方,第四连杆中间位置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第二右关节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块上,第二左关节轴承下方设有第二左关节轴承,第二左关节轴承和第二右关节轴承之间通过第三螺杆连接在一起,第二左关节轴承与开夹上齿轮安装在一起,且位于开夹上齿轮一侧,开关上齿轮另一侧安装有第三右关节轴承,第三右关节轴承上安装有第二螺杆,开夹座上方呈“凹”字形,开夹上齿轮和开夹下齿轮分别通过销轴设置在开夹座上方的“凹”字形槽内,开夹上齿轮和开夹下齿轮平行设置,且相互啮合,开夹上齿轮设置在开夹下齿轮上方。所述的压线单元包括压线滑杆、压线齿轮、压线基座、第一压线片和第二压线片, 送线座顶部开有与压线滑杆横截面形状相吻合的孔,压线滑杆插装在送线座顶部,压线基座固定安装在送线座顶部,压线基座右侧呈“凹”字形,“凹”字形部分开有前后贯穿的通孔, 压线齿轮通过销轴安装在压线基座右侧的“凹”字形部分处,压线滑杆顶部设有锯齿,压线滑杆顶部与压线齿轮相啮合,压线齿轮两端分别呈方形,第一压线片和第二压线片右端分别套装在压线齿轮两端。所述的整线单元包括整线摆臂、整线上摆臂、整线片固定块、第一整线片、第二整线片和挡杆,整线摆臂上端与整线上摆臂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整线片和第二整线片分别固定安装在整线片固定块前后两侧,整线片固定块呈“凹”字形,整线上摆臂顶部也呈“凹”字形,整线上摆臂顶部插装在整线片固定块内,送线座顶部开有两条平行设置的通槽,第一整线片和第二整线片分别设置在送线座顶部的通槽内,第一整线片和第二整线片底部中间位置处对应开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安装有固定杆。所述的分线距机构包括装配板、移线单元、推线单元、顶线单元和挡线单元,移线单元、推线单元、顶线单元和挡线单元分别与装配板安装在一起,移线单元设置在装配板左侧,顶线单元与移线单元对应安装在一起,推线单元与顶线单元对应设置,挡线单元设置在装配板右侧。所述的移线单元包括移线座、固定杆、移线中摆臂、移线外摆臂、移线轴承、移线片、移线滑轨、移线滑块和移线固定片,移线座和移线外摆臂设置在装配板外侧,移线片、移线滑轨、移线滑块和移线固定片设置在装配板上方,装配板上开设有通孔,固定杆穿插在装配板上的通孔内,固定杆穿过移线座上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着机包括主机架、送线结构、分线距结构、送端子结构和压着结构,送线结构、分线距结构、送端子结构和压着结构分别固定安装在主机架上,送线结构与分线距结构对应安装,分线距结构与送端子结构对应安装,送端子结构与压着结构对应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送线结构包括送线单元、整线单元和压线单元,压线单元设置在整线单元上方,整线单元与送线单元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送线单元包括送线座、第一开夹块、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第二下滑杆、滑杆固定臂、送线摆臂、上滑杆座、第一上滑杆、第二上滑杆、第二开夹滑杆、第一轴承、第一夹线块、第一开夹固杆块、上开夹固定块、第一主滑杆、第一副滑杆、第一送线夹、第二送线夹、第二主滑杆、第二副滑杆、下开夹固定块,第二开夹固杆块、第二夹线块、第二轴承、第一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固定块、第一左关节轴承、第一螺杆、第一右关节轴承、开夹下齿轮、开夹座、第二螺杆、开夹上齿轮、第二左关节轴承、第三螺杆、第二右关节轴承、第二固定块、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二压杆和第三右关节轴承,送线座上开有三个左右贯通的且相互平行的通孔,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和第二下滑杆分别插装在一个通孔内,下开夹固定块上对应于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和第二下滑杆左端头位置处开有三个安装孔,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和第二下滑杆的左端头分别插装在下开夹固定块上的安装孔内,下开夹固定块下方对应于第一开夹滑杆安装孔位置处开有长方形通槽,第二夹线块主体部分设置在长方形通槽内,第二夹线块主体部分上开有通孔,第一开夹滑杆插装在第二夹线块主体部分上的通孔内,第二夹线块有部分露于下开夹固定块外侧,第二夹线块露于下开夹固定块的部分呈“凹”字形,第二轴承通过销轴安装在第二夹线块上,第二主滑杆和第二副滑杆分别插装在下开夹固定块顶部,第二送线夹安装在第二主滑杆顶部,送线座上方设置有上滑杆座,上滑杆座上开有三个左右贯通的且相互平行的通孔,第二开夹滑杆、第一上滑杆和第二上滑杆分别插装在一个通孔内,上开夹固定块上对应于第二开夹滑杆、第一上滑杆和第二上滑杆左端头位置处开有三个安装孔,第二开夹滑杆、第一上滑杆和第二上滑杆的左端头分别插装在上开夹固定块上的安装孔内,上开夹固定块上部对应于第二开夹滑杆安装孔位置处开有长方形通槽,第一夹线块主体部分设置在长方形通槽内,第一夹线块主体部分上开有通孔,第二开夹滑杆插装在第一夹线块主体部分上的通孔内,第一夹线块有部分露于上开夹固定块外侧,第一夹线块露于上开夹固定块的部分呈“凹”字形,第一轴承通过销轴安装在第一夹线块上,第一主滑杆和第一副滑杆分别插装在上开夹固定块底部,第一送线夹安装在第一主滑杆底部,滑杆固定臂对应于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第二下滑杆以及第一上滑杆、第二上滑杆、第二开夹滑杆位置处分别开有左右贯通的通孔,第一开夹滑杆、第一下滑杆、第二下滑杆、第一上滑杆、第二上滑杆和第二开夹滑杆分别插装在滑杆固定臂上的通孔内,滑杆固定臂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孔,送线摆臂顶端安装在滑杆固定臂中间位置的通孔处,第一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安装在一起,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设置,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压杆的两端顶部,第三连杆与第一压杆平行设置,且第三连杆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上,第一压杆设置在第一开夹块上方,第三连杆中间位置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第一左关节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块上,第一左关节轴承上方设有第一右关节轴承,第一左关节轴承和第一右关节轴承之间通过第一螺杆连接在一起,第一右关节轴承与开夹下齿轮安装在一起,且位于开夹下齿轮一侧,第二压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安装在一起,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平行设置,且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压杆的两端底部,第四连杆与第二压杆平行设置,且第四连杆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上,第二压杆设置在第二开夹块上方,第四连杆中间位置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第二右关节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块上,第二左关节轴承下方设有第二左关节轴承,第二左关节轴承和第二右关节轴承之间通过第三螺杆连接在一起,第二左关节轴承与开夹上齿轮安装在一起,且位于开夹上齿轮一侧,开关上齿轮另一侧安装有第三右关节轴承,第三右关节轴承上安装有第二螺杆,开夹座上方呈“凹”字形,开夹上齿轮和开夹下齿轮分别通过销轴设置在开夹座上方的“凹”字形槽内,开夹上齿轮和开夹下齿轮平行设置,且相互啮合,开夹上齿轮设置在开夹下齿轮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线单元包括压线滑杆、压线齿轮、压线基座、第一压线片和第二压线片,送线座顶部开有与压线滑杆横截面形状相吻合的孔,压线滑杆插装在送线座顶部,压线基座固定安装在送线座顶部,压线基座右侧呈“凹”字形,“凹”字形部分开有前后贯穿的通孔,压线齿轮通过销轴安装在压线基座右侧的“凹”字形部分处,压线滑杆顶部设有锯齿,压线滑杆顶部与压线齿轮相啮合,压线齿轮两端分别呈方形,第一压线片和第二压线片右端分别套装在压线齿轮两端.所述的整线单元包括整线摆臂、整线上摆臂、整线片固定块、第一整线片、第二整线片和挡杆,整线摆臂上端与整线上摆臂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寿生杜昌发
申请(专利权)人:黄寿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