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柏林专利>正文

喷雾混合乳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02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雾混合乳化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混合釜,进料罐,喷雾装置,渣油泵,热电阻测温头,三通阀门和排料管。结构特点是在喷雾装置中设有喷雾通道及导向板,喷雾通道中设有湍流通,液体流动呈湍流态,液料在湍流道中发生分子撞击与摩擦,使液料混合并颗粒更细化,液料喷出均匀细小颗粒的雾状乳化液。再由于导向板的设置,使液料又形成小范围流窜,因此混合乳化效果更佳。生成的乳液不分层,不沉淀,保存期长达二年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喷雾混合乳化器,是一种设备简单,造价低,能耗低,乳化效果好,经济实用的乳化器产品。不仅适用于燃油的乳化,也适用于食品,医药等生产领域制取乳化液。(*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介质相互混合的喷雾混合乳化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不同液相的两种液体介质在一定外力强制作用下混合,可形成一种均匀状态混合液。该混合液在静置状态下可保持一定存放周期,通常情况下,混合液的存放周期除了与加入的乳化剂有关外,还与乳化过程采用的设备有着密切关系。现有的各种乳化器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传统的可为机械搅拌式,喷射式,超声振动式,磁力式等,都难以使混合液达到理想的乳化效果。较新型的离心高速切削式乳化器也因设备复杂,造价贵,高能耗,效率低,难以在中小企业中广泛推广应用。近年来,由于全球性的石油资源短缺,促使各国对新能源的研究开发越来越重视。尤其对燃油乳化的研究,以达到燃油改性,节能和环保等目的,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资金尝试制造一种设备简单,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的乳化机,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喷雾混合乳化器,它是一种设备简单,造价低,能耗低,乳化效果好,经济实用的乳化器产品,不仅适用于燃油的乳化,也适用于食品,医药及其它工业中应用。本技术喷雾混合乳化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混合釜,进料罐,喷雾装置,渣油泵,热电阻测温头,三通阀门和排料管。所述进料罐下部的加料管安装在混合釜的上盖上,并伸入混合釜内。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喷雾通道及导向板。喷雾通道包括依次相通的喷嘴入口,湍流道,混合腔与喷嘴出口。喷嘴入口呈漏斗形,湍流道的直径是1.2-3mm,混合腔壁的二侧各设有一液流导口。导向板垂直向设置在喷雾通道上,并位于液流导口和喷嘴出口之间,导向板上布满小孔,小孔的孔径为1-3mm,导向板上的开孔率为60-80%。也可以在混合釜的下方设置一过滤网。所述渣油泵置于三通阀门和混合釜底部出料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排料管与三通阀门相连。所述热电阻测温头固定设置于混合釜内,并通过导线穿过混合釜的上盖与温度指示仪相连。本技术提供的喷雾混合乳化器的结构特点是在喷雾装置中设有喷雾通道及导向板,喷雾通道中设有湍流道,液流的雷诺数Re(液体流动时的惯性力和内摩擦力之比称为雷诺数)大于3000,因此液流呈湍流流动,液料在湍流道中发生分子撞击与摩擦,使液料混合并颗粒更细化,液料出湍流道向混合腔喷出均匀细小颗粒的雾状乳化液。再由于导向板的设置,从而使混合腔壁内外产生压力差,使液料又通过液流导口形成小范围流窜,使混合乳化效果更佳。生产的混合乳液,不分层,不沉淀,保存期可长达二年以上。在整个循环喷雾混合乳化过程中反应温度会自动逐渐升高,不须再另外用加热装置,节省能源。因此本技术是一种设备简单,造价低,能耗低,乳化效果好,经济实用的乳化器产品,本技术不仅适用于燃油的乳化,也适用于食品、医药等生产领域制取乳化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喷雾混合乳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喷雾装置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图2中导向板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设计的喷雾混合乳化器,其结构如图1-图3所示,主要包括混合釜3,进料罐6,喷雾装置5,渣油泵1,热电阻测温头2,三通阀门7和排料管4。所述进料罐6下部的加料管9安装在混合釜3的上盖上,并伸入混合釜3内。所述喷雾装置5包括喷雾通道19及导向板15。喷雾通道19包括依次相通的喷嘴入口10,湍流道11,混合腔12与喷嘴出口13。喷嘴入口10呈漏斗形,湍流道11的直径是1.2-3mm。混合腔12壁的二侧各设有一液流导口14。导向板15垂直向设置在喷雾通道19上,并位于液流导口14和喷嘴出口13之间,导向板15上布满小孔16,小孔16的孔径为1-3mm,导向板15上的开孔率为60-80%。也可以在混合釜3的下方设置一过滤网20,以除去杂质。所述渣油泵1置于三通阀门7和混合釜3底部出料口18之间的连接管道8上,渣油泵1用于输送循环喷雾混合乳化的液料,渣油泵1的优点是即使液料中有些小渣子,也不影响泵的运转。排料管4与三通阀门7相连。所述热电阻测温头2固定设置于混合釜3内,并通过导线穿过混合釜3的上盖与温度指示仪17相连,以显示混合液料在循环混合喷雾乳化过程中温度上升的情况。本技术设计的喷雾混合乳化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原料液例如燃料油和乳化剂等通过进料罐6及其加料管9进入混合釜3内,将三通阀门7与喷嘴入口10的通道打开,而关闭与排料管4的通道,启动渣油泵1,通过过滤网20由混合釜3底部出料口18流出的混合液料经渣油泵1,管道8及三通阀门7进入喷雾装置5的喷嘴入口10,进入湍流道11,液体流动呈湍流态,因此液流在湍流道11中发生分子撞击与摩擦,使液料混合并颗粒更细化,液料出湍流道11向混合腔12喷出均匀细小颗粒的雾状乳化液。并由喷嘴出口13高速冲出,部分液料反相穿过导向板15上的小孔16进入混合腔12壁外,从而使混合腔12壁的内外产生压力差,使液料又通过液流导口14形成小范围流窜,使混合乳化效果更好。这样使混合液料通过混合釜3底部出料口18,渣油泵1与喷雾装置5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在反复循环喷雾混合乳化过程中,混合釜3内的温度逐渐上升,通过热电阻测温头2测定,在温度指示仪17上显示出温度的情况,当混合的料液完成混合乳化后,将三通阀门7与喷嘴入口10的通通关闭,而打开与排料管4的通道,混合后形成的燃油乳化液从排料管4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喷雾混合乳化器,其特征在于该乳化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混合釜(3),进料罐(6),喷雾装置(5),渣油泵(1),热电阻测温头(2),三通阀门(7)和排料管(4),所述进料罐(6)下部的加料管(9)安装在混合釜(3)的上盖上,并伸入混合釜(3)内;所述喷雾装置(5)包括喷雾通道(19)及导向板(15),喷雾通道(19)包括依次相通的喷嘴入口(10),湍流道(11),混合腔(12)与喷嘴出口(13),喷嘴入口(10)呈漏斗形,湍流道(11)的直径是1.2-3mm,混合腔(12)壁的两侧各设有一液流导口(14),导向板(15)垂直向设置在喷雾通道(19)上,并位于液流导口(14)和喷嘴出口(13)之间,导向板(15)上布满小孔(16);所述渣油泵(1)置于三通阀门(7)和混合釜(3)底部出料口(18)之间的连接管道(8)上,排料管(4)与三通阀门(7)相连;所述热电阻测温头(2)固定设置于混合釜(3)内,并通过导线穿过混合釜(3)的上盖与温度指示仪(17)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混合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5)上布满的小孔(16)的孔径为1-3mm,导向板(5)上的开孔率为60-8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混合乳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混合釜(3)的下方设置一过滤网(20)。专利摘要一种喷雾混合乳化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混合釜,进料罐,喷雾装置,渣油泵,热电阻测温头,三通阀门和排料管。结构特点是在喷雾装置中设有喷雾通道及导向板,喷雾通道中设有湍流通,液体流动呈湍流态,液料在湍流道中发生分子撞击与摩擦,使液料混合并颗粒更细化,液料喷出均匀细小颗粒的雾状乳化液。再由于导向板的设置,使液料又形成小范围流窜,因此混合乳化效果更佳。生成的乳液不分层,不沉淀,保存期长达二年以上。本技术喷雾混合乳化器,是一种设备简单,造价低,能耗低,乳化效果好,经济实用的乳化器产品。不仅适用于燃油的乳化,也适用于食品,医药等生产领域制取乳化液。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雾混合乳化器,其特征在于该乳化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混合釜(3),进料罐(6),喷雾装置(5),渣油泵(1),热电阻测温头(2),三通阀门(7)和排料管(4),所述进料罐(6)下部的加料管(9)安装在混合釜(3)的上盖上,并伸入混合釜(3)内;所述喷雾装置(5)包括喷雾通道(19)及导向板(15),喷雾通道(19)包括依次相通的喷嘴入口(10),湍流道(11),混合腔(12)与喷嘴出口(13),喷嘴入口(10)呈漏斗形,湍流道(11)的直径是1.2-3mm,混合腔(12)壁的两侧各设有一液流导口(14),导向板(15)垂直向设置在喷雾通道(19)上,并位于液流导口(14)和喷嘴出口(13)之间,导向板(15)上布满小孔(16);所述渣油泵(1)置于三通阀门(7)和混合釜(3)底部出料口(18)之间的连接管道(8)上,排料管(4)与三通阀门(7)相连;所述热电阻测温头(2)固定设置于混合釜(3)内,并通过导线穿过混合釜(3)的上盖与温度指示仪(1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柏林陈钧陈丕烈
申请(专利权)人:金柏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